“半斤麵能七張餅,加上蔥花、醬菜、雞蛋、人工、柴火,七七八八的,這一張餅成本不過一兩五的雜糧麵。”杜修明合計著道:“那一個煎餅果子,換二兩雜糧麵,可賺半兩。”
“賣十個就能賺半斤,一百個就是五斤雜糧麵。”劉五與一眾佃戶也在倒著手指算賬,算清楚了,紛紛笑道:“一個煎餅攤,一個人忙活就夠了,一天賣一百個,能賺五斤雜糧麵,這是好生意啊!”
“不不不,咱們冬瓜屯不可能全出去擺攤。湯河口擺攤,擺兩個就夠了。擺兩個攤賣二百個,十個攤也隻能賣二百個。”劉五在一旁笑道:“少東家,咱們可以先擺一個攤兒試試。”
杜修明心裏在想,杜安邊一個人就能吃三個,隻要這出大的意外,一天下來,賣個二三百應該不成問題。一天賺十五斤雜糧麵,一戶人家能分一斤,想靠這個過冬,怕是遠遠不夠。
但並不是全部人都去攤煎餅,剩下的人還能去砍柴、打短工賺錢,這麼一算,倒也核算。無論如何,都得試一試再說,杜修明點頭道:“大家速速去準備,明天一起去湯河口趕集,試試煎餅果子的效果。”
眾佃戶聚在一起,繼續研究煎餅果子,直到剩下的農婦,也都能做出來一套合格的,將那些準備的材料都用完了,這才紛紛散了。
次日清晨,冬瓜屯老老少少齊上陣,帶著鍋碗瓢盆直奔湯河口。這次過來擺攤賣煎餅果子是一回事,大部分的人是要趁著這次趕大集,將家裏的一些土貨賣掉換錢。
湯河口是個碼頭,冬瓜屯的那些男人,還能在碼頭上找到卸貨的零活兒,包兩頓帶葷的飯,還能賺一點零花錢。
昌平是京師門戶,客商往來不息,十分繁華。懷柔縣又是昌平的屬縣,也是十分熱鬧。而湯河口在懷柔縣,是數二的集鎮,平日裏車馬舟船都在這裏停歇,到了趕大集的日子,便會人頭濟濟。眼下雖鬧了旱災,可湯河口四周的田地,卻逃過一劫,故湯河口繁華依舊。
冬瓜屯的百姓來得很早,趕集還未開始,來得早的商販,早已在這裏占地擺攤了。冬瓜屯的百姓挑了個地方擺下攤,留下十幾個人,跟杜修明照顧攤子。生火的生火,揉麵的揉麵,不到半個時辰,冬瓜屯的小攤上的熱氣織成了霧,映著眾佃戶期盼。
杜安邊跟著來的時候,便一直在打盹,這會兒醒了,招了招手道:“修明,這湯河口裏,有一位老朋友,許久沒見了,我找他喝酒去。到申時我再回來。”
杜修明自無不可,看著集市上的人越來越多,便開始吩咐大家去各處吆喝,招攬生意。隻可惜這些佃戶,十分木訥,吆喝來,吆喝去無非就是那麼幾句話。
路過的人一看,這五大三粗,這麼死氣沉沉的招攬他們過去,這誰還敢過去?放在別的地方,這陣勢都是要搶錢的。吆喝了半天,一個願意來吃煎餅果子的人都沒有。
杜修明一看這樣下去,可不得了,便將人叫了回來,道:“咳咳,做生意的要是都像你們這麼吆喝,賠光褲子都不多。”
劉五帶著幾個佃戶,撓撓頭不好意思道:“少東家,俺們都是本本分分老老實實的莊稼人,哪會做生意啊。少東家,你們那兒賣煎餅果子的,都是怎麼吆喝的,你教教我們吧。”
杜修明點點頭道:“首先,身體放鬆,別這麼傻站著,瀟灑一點,鬆垮一點。笑起來,別板著臉,接著,跟著我來念。”
說著,杜修明擺了一個街頭中二青年的姿勢,兩個手做了個八的樣子,身體一上一下的抖起來:“呦呦,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
劉五與一眾佃戶,身體別扭極了,學著杜修明的一跳一跳,齊聲念叨:“藥藥,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
杜修明皺著眉道,怎麼看著像一群大猩猩學人呢?忍住了要笑,杜修明又道:“不要念得那麼猶豫,念得果斷一點,學我的啊,藥藥,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
“呦呦,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
“對嘍,跟著我繼續念。”杜修明接著教起來:“一個煎餅一兩麵,趁熱吃了似神仙。藥藥,切克鬧!”
“一個煎餅一兩麵,趁熱吃了似神仙,藥藥,切克鬧!”
“艾薇巴蒂赫爾威夠,跟我一起來一套。動次打次動次打次,我說煎餅你說要,煎餅,要!煎餅,要!”
“......煎餅,要!煎餅,要!”
湯河口集市上,人群紛紛往這邊看來。杜修明帶著冬瓜屯的這些五大三粗的佃戶,在路邊上藥藥切克鬧,看起來聽起來都格外新鮮。大家湊過來,想看看到底是什麼。
冬瓜屯的煎餅果子攤麵前,過路的人不再大老遠地繞著走,逐漸有許多人過來了。況且這些佃戶,本不熟悉杜修明這種動作,做起動作來,頗有一種狗熊頂球的滑稽感。
人群看著杜修明和一眾佃戶的“舞蹈”,不時被其中一個動作引發爆笑。但同時,也有人紛紛問道:“這煎餅果子,到底是什麼,他們唱的那是趁熱吃了賽神仙,真這麼好吃?”
“可能是藥?你沒聽他唱嗎,藥藥,切克鬧,這意思就是,這藥切開了吃,克鬧克鬧,克就是治病的意思。”有人在一旁混亂瞎解釋,道:“還有那動次打次,就是說這藥,治跌打損傷的!”
“治跌打損傷的啊?那沒意思。”
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杜修明趁熱打鐵,抱拳拱手,環顧一周笑道:“各位,在下從江南帶過來一種小吃,叫煎餅果子。在江南,上到督撫大官,下到百姓都喜歡吃。剛才那位朋友說得對,這煎餅果子確實能治病。但大家知道能治什麼病嗎?”
“治什麼病?”
“治餓病!”杜修明笑著道,圍觀者發出一陣笑聲,杜修明緊接著道:“這煎餅果子,放雞蛋、抹豬油,你想想吧,這可都是好東西。吃兩個,半天不餓。”
杜修明說的這是買賣家的話,大家都懂,但既然他這麼說了,於是有人問到:“你將這煎餅果子誇得如此好,那這一個煎餅果子,到底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