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唯送死以當大事。
意思就是說世上沒什麼比治喪更重要的事情,尤其在農村地區,喪葬禮儀風光與否,直接關係到子孫的賢孝名聲。
葬禮要辦得風光體麵,就少不了一名合格的“金錢執事”。
所謂“金錢執事”,就是負責在出殯路上拋撒紙錢冥幣開路的人,這紙錢謂之“買路錢”,以此驅散攔路的孤魂野鬼,送亡人棺柩順利入土為安。
我叫吳子凡,我的爺爺吳慶豐,就是老家十裏八鄉有名的金錢執事。
爺爺十六歲起開始吃這碗飯,練就了一手“漫天飛雨灑金錢”的絕技,拋出的紙錢高飛數丈,如蝶舞飛花,賞心悅目,不少外地人家治喪,都專程來請爺爺前去幫忙送靈。
但金錢執事也有規矩禁忌,謂之“三不送”。
一不送生前忤逆不孝,死後風光大葬;
二不送官司纏身,牢獄而死;
三不送胎死腹中,一屍兩命。
隻因為這三類死者怨念深重,出殯路上難免有許多周折,一旦接下這種活兒,容易撞“棺煞”,對金錢執事自身極為不利。
小時候我一直不懂這話的含義,直到某一次爺爺破例並因引起一係列詭異之事,我才真正明白這其中的利害。
在我十歲那年的暑假裏,某天下午村長葛二伯拎著煙酒糖食來我家找爺爺。
扯了幾句家常話,葛二伯開始說正事:“吳老叔,有個事兒得勞煩您幫忙,我就有個同學,就是隔壁村的羅寶才,他們家老太爺病故,托我請您過去當執事。”
“隔壁村老羅家?!”爺爺聽到這裏眉頭一皺,立馬拒絕:“這忙我可幫不了,你還是讓他們另請別人吧!”
為什麼爺爺會一口回絕呢?原來爺爺對隔壁村老羅家的情況有所了解,他家兒子羅寶才包工程發了財,在城裏娶了媳婦安了家,卻把年邁的老爹一個人扔在家裏,連生病臥床都沒人照顧。
老人生前不盡贍養的義務,如今老人過世了卻來風光大辦,這是典型的“生前不盡孝,死後胡亂叫”,給這樣的人家幫忙,犯了三大禁忌的第一條。
葛二伯見爺爺拒人於千裏之外,賠笑道:“老叔,您老何必跟錢過不去呢?羅家這次給的酬勞可不少哩!”
他這一番話可算是點到了爺爺的軟肋,那年我爸媽到城裏做小買賣,生意剛起步沒掙到什麼錢,經濟頗為拮據。
我留在老家和爺爺生活,學雜費、夥食費等等各方麵開銷全落在爺爺身上,日子過得緊巴巴。
爺爺低頭抽煙沉默了很久,最後一拍大腿:“為了我這寶貝孫子,這次就破一回例!”
幾天後的一大清早,羅家老太爺出殯的日子,羅寶才特意派車子來接爺爺,爺爺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家,便帶著我一起前往。
要說這羅家確實是財大氣粗,靈棚搭起足有大半個足球場大小,又是腰鼓隊、又是禮樂團,十六抬的龍頭杠描金畫彩,禮花鞭炮不絕於耳。
知道的是辦喪事,不知道的還以為鄉鎮搞聯歡會。
上午八點整,到了起靈時間,按規矩爺爺一把紙錢撒出大門口,孝子摔碎泥盆,杠夫們便要抬棺出戶,然後到靈棚裏綁紮龍杠出殯。
可是爺爺這邊錢紙撒出去,孝子羅寶才手裏的泥盆重重摔到地上,“哐當哐當”轉了幾個圈,居然沒有碎裂!
民間有種說法,亡靈有未了之事或是心懷執念,才會出現泥盆落地不碎的情況,羅寶才心裏發虛,怔怔看著地上的泥盆不知道該怎麼辦。
“愣著幹什麼,快給給你爹磕頭賠罪,重新摔過!”爺爺見狀趕緊低聲提醒羅寶才。
然後爺爺又朝門外撒出一把紙錢,高喊:“亡魂莫戀舊時宅,陰陽殊途兩世人,摔盆,起靈咯!”
羅寶才滿頭大汗磕完頭爬起來,撿起泥盆重新摔下去,這一次泥盆順利摔成一地碎片。
鼓樂聲中,十多名杠夫一齊用力,將厚重的棺材抬出羅家堂屋,紮上龍杠,棺頂放上陰魂雞,鞭炮一響,送葬隊伍浩浩蕩蕩開始出發了。
羅家喪禮力求辦得風光,所以特意安排了“巡路殯”。
“巡路殯”是我們當地一種叫法,普通出殯隻求最快最安穩將棺柩送達墓地,而巡路殯是仿照舊社會官員出巡,一般要繞死者生前居住的村子一周,讓亡魂最後風風光光故地重遊。
這時送葬隊伍走到一處十字路口,爺爺高喊:“岔路崎嶇慢行慢走,孤魂野鬼莫擋前程!”
爺爺揚手將一摞紙錢投向半空,紙錢即將下落時又陡然炸開,如亂雪飄飛,引來路旁圍觀的村民們紛紛叫好。
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路口一陣狂風刮來,綁紮在龍杠上的麻繩突然無故崩斷,棺材頓時跌落在地上!
送葬隊伍停下,所有人亂成一鍋粥,誰都知道棺材不到墳塚就落地,這是喪葬禮法中的大忌!
爺爺臉色沉重,回過頭來走到棺材邊,抬手在棺材上拍打:“羅家老爺子,人死如燈滅,您有什麼怨氣也該消了,子孫有錯,做老人的要包含!”
羅寶才也趕緊帶著妻子跪倒在路旁,哭天抹淚地賠罪。
當時我正跟在爺爺身後,似乎看到棺材微微晃動了一下,緊接著一股青黑之氣從棺材底下湧出來,朝棺材頭方向盤旋而來。
“出煞了!大夥注意躲避,別被衝到了!”
爺爺顯然也發現異常,身子旁邊一閃,順帶著把羅寶才夫妻從棺材前頭拉開。
事發突然,爺爺顯然忘了我跟在他屁股後頭,他拉著羅寶才夫妻躲開,而我卻依舊懵懵懂懂站在原地,正對著棺材頭發愣。
當時我腦子裏還在想:“爺爺常說‘棺材煞’,莫非這黑氣就是‘棺材煞’麼?”
不等我回過神,黑氣如靈蛇般飛快地遊弋而來,瞬間鑽進了我的身體裏!
我隻感覺頭暈目眩,身體一軟跌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