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非常期待王藝能夠給他帶來好的消息,緩解一下此時的壓抑氣氛。
“將軍,我們騎兵部隊的情況還算可以,有問題的武器裝備已經在維修廠維修中,估計明後天就會投入戰鬥。”
“不過......
說到這裏,王藝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劉辯在明白不過了,王藝肯定是遇到了解決不了的麻煩了,否則不會這麼吞吞吐吐的。
“說吧。”
劉辯鼓勵道。
“我們所剩的草料資源不足了,所剩下的支撐不了多少時日了。”
王藝說完根本不敢直視劉辯的眼睛,因為剛才自己的一句話肯定讓劉辯的心情跌落到了穀底。
不過劉辯卻坦然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這幾天騎兵部隊都在連軸轉。
每天所消耗的草料肯定是巨大的,這種情況劉辯的內心已經提前做好了心裏準備。
劉辯看著地圖細微的想了想,然後下定決心說道:“命令近衛部隊讓他們前往長沙郡,那裏有良田千畝。”
劉辯的態度很堅定,仿佛忘了路上還有西涼騎兵的威脅。
劉辯已經沒有後路可退了,這是唯一的辦法,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劉辯寧可這支部隊全軍覆沒,也要帶回一些草料回來。
“遵命!”
王藝也知道這個辦法十分危險,可是就目前來看,這是補充草料最快的辦法了。
問完王凡、王藝之後,就應該到白起了,白起也是心領神會。
很自覺的站了起來彙報道:“王爺,我部兩千三百八十二人已經全部進入到了陣地。
“所有的武器裝備也已經一字排開了,就等董卓軍來了。”
聞言,劉辯長舒了一口氣,這是目前為止,他聽到的最滿意的答複。
這也不足為奇,白起最擅長的防守戰,修築陣地也是他的拿手本事。
“對了將軍,我們還在陣地內建立了戰防堡壘,這些堡壘是由混凝土澆築而成的,西涼騎兵肯本無可奈何。”
白起補充說道。
“好!有了這些堡壘,可以減輕我們部隊的傷亡。”
劉辯聽了白起的話,心裏多了幾分自信,費了半天口舌,所有人都抿了一口茶水。
接著,會議進行到了第二階段。
劉辯的部隊也需要發展,否則是無法支撐這麼多人日常消耗的。
“後勤部長,你說說看看吧。”
正常來說軍事會議,除了軍事主官之外,其他人是沒有權利參加的。
可是如今卻不同了,部隊必須需要發展,後勤部的地位更是重中之重。
聞言,後勤部長坦率說道:“王爺,自從我們實施工分製度之後。
“在我們管轄的郡縣瞬間就出現了幾十個交易市場,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在那裏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些百姓的熱情也是有史以來最為高漲的,他們爭先恐後的工作。
“都想獲得更多的工分,所有的建築修建、兵器製造都在高速的運轉著,各種軍需品、糧食也在緊鑼密鼓生產製造中。”
聽到這個消息,劉辯有些眉開眼笑了。
看來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他本以為百姓們會因為工作崗位的原因大打出手。
可是他卻錯了,大家的素質在這次戰鬥中得到了提高。
他們漸漸地不在開始內部鬥爭,而是選擇團結合作,同仇敵愾。
“那麼是否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嗎?”
劉辯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有利必有弊。
後勤部長隻說了好的方麵,而沒有說壞的方麵。
後勤部長在大家的凝視下,繼續說道:“我們郡縣內所能提供的崗位還是太少了。
“除了修築城牆、加工商品之外,就沒有辦法能夠為這些百姓提供新的崗位了。
“沒有崗位這些勞動者就無法獲得工分,沒有工分他們就獲得不到糧食。
“我擔心這樣下去,還是會引發新一輪的暴亂,這個問題有待解決。”
劉辯也是人,他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考慮的特別全麵。
麵對這種情況,他思量再三也想不到什麼好的對策。
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白起,他估計白起心中或許能夠有一些好的對策幫助自己。
“白起啊!你有什麼好的對策嗎?”
劉辯麵露苦色的看著白起。
白起短暫思索後說道:“首先,我們還是要為這些百姓提供最基本的口糧,能夠保證他們生存下去。
“其次我認為可以在這些百姓中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組成民兵隊伍。
“一來減輕工作崗位上的壓力,二來他們可以維護治安。”
果不其然,白起心中有良策,說完之後也讓眾人拍手稱快。
“就按照白起所說的那麼做,要盡快落實。”
劉辯也是沒有多想,直接同意了這個方案。
這次戰鬥劉辯隻有六層把握能夠獲勝,畢竟相比較上次而言。
底下的士兵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他們狠狠地砸在了底下。
所以劉辯這次絕不允許部隊在重蹈覆轍,無論如何也要抽調兵力守住製高點,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王藝,如果你在抽調兵力守住製高點的話,那麼你防區上的兵力還夠嗎?”
劉辯也是突然想到那裏正是王藝管轄下的防區,王藝所部在前幾天的防禦戰中損失慘重。
自己有沒有給王藝補充一兵一卒,他肯定也是壓力山大啊。
劉辯看了看王藝,臉上是說不出的滋味。
王藝強忍著淚水說道:“王爺,你盡管放心好了,我們能夠守得住。”
王藝還是拍了拍胸脯保證道,可是劉辯還是從王藝的臉上看出了傷心、無奈的表情。
於是提高了音調說道:“你就別硬撐了,你手裏到底還有多少人馬?”
麵對著劉辯的苦苦逼問,王藝隻好歎了歎氣,苦笑說道:“還有一千五百多人吧。”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震驚不已。
王藝是全軍的主力部隊,滿編狀態下三千多人,沒想到一戰下來竟然傷亡過半。
不過最難過的還是劉辯,哪支部隊都是他麾下的,陣亡的不管是哪個部的士兵終歸還是他手下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