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4章

  說完,大家恍然大悟,想一想也的確如周倉所說的那樣。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我們要在防守中找準機會發起進攻,這也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通過兩次和敵軍將領交戰後,周倉已經摸清了他們的進攻套路。

  一般校尉的體力是非常好的,所以從頭到尾,他們都是一直處於攻擊的狀態。

  要想和它們硬碰硬的話,簡直就是在癡心妄想,唯有抵擋住他們的進攻。

  在防禦中尋找它們攻擊的漏洞,從而擇機擊殺它們。

  周倉要求戰士們做到兩點,快和狠。

  和敵人交手,必須要快,絕不許拖泥帶水。

  打完之後迅速轉為防禦狀態,不能引拳,否則就讓敵人知道你要再次出拳了。

  就會讓它們有所準備,你想要再次進攻可就難了。

  狠就是要求出拳要集中渾身之力,將身體的爆發力集中到了一個點上。

  力從地起,淩空出拳是交戰禁忌,所以周倉不建議大家在和敵人交手的過程中使用飛拳、飛踢等招式。

  另外,周倉也告誡大家在和敵人打鬥的過程中,要保存餘力。

  不要猛追猛打,因為一旦對方是騎兵就有無限體力加層,而常人的體力隨著打鬥時間越來越長會嚴重透支。

  明知不敵卻還舍身相拚,最後也隻會落得慘敗的局麵。

  和敵人貼身而戰也是險招,輕易千萬不要這麼做。

  劉辯自從征戰以來,從未嘗受過失敗的滋味,所以在排兵布陣方麵,他一直是主張以攻防結合。

  不過這一次,劉辯卻改變了以往的戰略,采用防守在防守的戰鬥模式,因為這次他所麵對的敵軍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他們注定將會給予防衛軍沉重的打擊,為此,劉辯在虎牢關內部部署了五道防線,每條防線長達三公裏。

  製火器、投石車、重弩等一些輕重武器全部部署在了裏麵。

  這次劉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為這股敵軍的規模很大。

  而且皆為西涼騎兵,劉辯深知董卓手下的這支西涼騎兵地處漢、羌邊界。

  民風剽悍,孩童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自古隴右精騎縱橫天下。

  戰國時期,嬴政傭兵精騎,易掃平六國,唐太宗得之,便虎視天下。

  還未開戰,劉辯就親自趕往陣地勘察一番,看看士兵們挖掘的防禦工事是否符合要求。

  劉辯絕不允許自己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除非自己是傻瓜,劉辯在衛兵的陪同之下,來到了防禦陣地。

  放眼望去,陣地上的士兵們忙的是熱火朝天,有的人在搬運著沙袋。

  有的人拿著鋤頭挖著壕溝,也有的人駕駛著推土車在運輸著泥土。

  劉辯一下車,一處處三角型防禦陣地就映入眼簾。

  這種防禦模式適合城內作戰,可以彌補某一方向上的火力劣勢,同時攻擊三個方向上的敵人。

  劉辯招呼幾個士兵,讓他們在一處的空曠的地方鋪開了防禦地圖。

  劉辯用鉛筆標注了一些新的位置:“這幾個地方一定要加強兵力和火力部署。

  “上次敵軍衝入城中,就是這個位置被攻陷了,才導致我們全線潰敗。”

  有了上次的前車之鑒後,劉辯不敢在疏忽大意了。

  接著,劉辯有叫來了幾名校尉,讓他們吩咐下去,以各伍、什、曲、營為作戰單位。

  守住自己的位置,建立好自己的防禦陣地,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

  這個時候白起、周倉等一些主要將領同乘一車前來,他們一下車,就注意到了不遠處的位置圍著好多人。

  其中一個人的身影讓他們格外眼熟,走近一看,心頭一驚,沒想到劉辯竟然親自勘察防線。

  所有人不敢有半點耽擱,全都一路小跑的朝著劉辯所在的位置跑去。

  當他們走近的時候,劉辯還未注意到他們,依舊蹲在原地繪聲繪色的說著。

  直到劉辯的身旁的副將給劉辯使了一個眼色之後,他才緩緩起身,召見了白起等人。

  他們幾人來到了位於前線的中軍大營,副將未他們幾個人泡了幾杯茶水,擺放在他們的麵前。

  這個中軍大營很是簡陋,除了幾張行軍床、一張木桌、幾把椅子之外,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東西了。

  諸將把目光集中製在了劉辯身上,等待他發號施令。

  劉辯看著大家滿懷期待的眼神,說出了第一句話:“諸位,十八路諸侯已聚集虎牢關,戰鬥即將打響。

  “在座的各位要同仇敵愾,一同麵對,爭取在打個大勝仗。”

  接著,劉辯又點起了負責霹靂車的校尉問道:“你們霹靂車部隊準備如何了?可否遇到什麼困難。”

  王凡很是自覺的站了起來,想了一會彙報道:“回王爺,霹靂車部隊已全員進入到陣地,隨時聽候調遣。

  “唯一的困難就是我們的火彈已經所剩無幾了,按照全速射,最多也隻不過可以在進行十輪齊射。”

  彙報完畢之後,王凡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其實劉辯內心比王凡還要著急,他深知霹靂戰車部隊的重要性,他們是火力打擊的中堅力量。

  如果沒有火彈的話,那麼那些投石車和廢鐵就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不過劉辯也是束手無策,他旗下的的軍工廠雖然完備,可是規模很小。

  用來生產火彈的生產線更是少到隻有一條,更無奈的是,製造炮彈的材料也是少之又少。

  最好的情況下,每天也隻不過是生產一百枚火彈,對於一個龐大的霹靂車、五百門重炮來說。

  平均五門炮才分得上一門火彈。

  劉辯歎了一口氣說道:“既然火彈不足,那就隻好開源節流了。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允許炮兵隨意“開炮”,也不允許齊速射,違令者,軍法從事。”

  王凡早就劉辯會這麼說,畢竟現在情況人盡皆知,換做是誰,也都想不到什麼好的辦法。

  為此,王凡也隻能接受命令。

  隨後,劉辯叫到了王藝問道:“王藝,你們的情況怎麼樣?說來聽聽。”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