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楚啊,你來神農架兩個多月了,每天都為木魚鎮的文化旅遊建設操碎了心。我啊,都看在眼裏。這次擺宴,一是謝謝你的辛勤工作;二是想要你感受一下我老家獨特的飲食文化;三是大家一起聚聚聯絡一下感情。”馮主任舉杯,衝著楚夢瑤敬酒。
楚夢瑤趕緊舉起自己的茶杯,將杯口往下移,比馮主任的杯口低了一厘米左右。
千萬別小看這個細節,這代表恭敬。自己的杯口,可不能比領導的杯口高。
馮主任一口飲盡小杯裏的酒水,豪邁地說道:“我幹了,你隨意。”
“那我也幹了。”楚夢瑤手裏的是一口杯,也就是剛好一口的茶水量。她喝幹淨之後,還將酒杯倒扣,表示一滴茶水都沒浪費。反正茶喝多了,不過就是待會上廁所頻繁一些,最多晚上睡不著覺,真沒什麼。
馮主任看了她的舉動,會心一笑道:“小楚啊,我受你的啟發,想出了‘川鄂古鹽道生命冒險旅程’這條特殊的旅遊線路。你覺得怎麼樣?”
“根據曆史記載,神農架林區的確是有古鹽道的。如果以古鹽道文化為基礎,發展旅遊的話,我看是可行的。”楚夢瑤點頭道。
通過大九湖可以進入四川大寧,還可以通往更遠的河南和陝西。川鄂古鹽道,隻要有人敢悄悄翻過川鄂邊界的橫梁山、五等埡子、四方台,就能進入另一個天地。
“那些挑鹽的背夫,從神農架四麵八方彙聚到大九湖,他們放下幾百斤重的鹽包,山腳的大車店呆上一夜。或者在高高的山上,唱一曲辛酸的《背鹽調》:‘......背鹽的清早把路上,走什麼三道溝九道梁。菜子埡啊田家山,背簍打杵腳碼子響。長岩屋裏烤幹糧,大九湖裏好荒涼。太平山上打一望,一望望到家門上......’”馮主任引吭高歌,手上也不閑著,拿起筷子敲著空碗打節拍。
何家父子麵目如常地看著馮主任表演,楚夢瑤由於是第一次見馮主任如此失態,一時間竟不知所措。
重樓輕輕地拍了拍楚夢瑤的後背,輕聲耳語道:“習慣就好。馮主任是性情中人。”
楚夢瑤無可奈何地笑了笑,除了適應,她還能怎麼辦?她莫名其妙被馮主任請來吃飯,聽對方講了一通當地的特色飲食文化,現在還要聽對方唱歌......
“我這個古鹽道線路呢,準備以大九湖為起點,分三路延伸。第一條呢,是向北的線路。從小九湖和黃柏阡到東溪。在東溪還可以分為兩路,一路往房縣的九道梁的方向,經八裏坡、二荒坪、樊家埡上龕、騾馬店、麻線坪、黑虎廟埡、大坪、宣家坪、獅子岩和上當河;另一路則向東,到板倉坪、舉人坪、三道街、馬鹿池、彎腰樹,再到木埡子高坪。對了,其實在木埡子也是一個岔口,一路經九裏十三彎,出趕集溝,官封口,於上龕橋接上龕到房縣城的路;另一條路到塔坪。”馮主任唱完了《背鹽調》,繼續說道。
“第二條路啊,是往東方向的。經坪阡到大界嶺。在大界嶺還是有分岔的,一路繼續往東,穿越神農頂,再於鴨 子口分路;另一條路往北於紅花朵再到鬆柏。至於第三條路嘛,直接從神農架進入四川,翻越橫梁山、五等埡和四方台就能進入四川的地界了。大家看怎麼樣啊?”
楚夢瑤一邊聽,一邊拿手機調出神農架和周邊的地圖。她認真研究了一番後,回答道:“馮主任的主意好是好,不過這些路都十分難走啊,需要有一定的戶外徒步經驗。”
說實話,最關鍵還是這些地方沒什麼風景名勝,不知道有多少普通遊客願意冒險走一遭。不過,這些話她沒有說出口,不是不敢,而是不想在這種場合掃了大家的興致。
“這些事情你都不用擔心,我準備明年五一組織好友們實地探訪一下。”馮主任胸有成竹地說道。
那行吧,反正領導高興就好。楚夢瑤不自覺地聳肩想道。
馮主任像是沒有看見楚夢瑤的小動作,對大家說道:“吃完飯,我帶大家去新華鎮好好逛一逛。”
“那敢情好啊,我記得陳宋慎先生著述的《湖北省珍稀古大奇名木資源調查研究》中記載新華鎮吳家灣裏有一棵好幾百年樹齡的古樟樹,它右對麵還有一棵接近千年樹齡的古老楸樹。”何教授難得接口道,他之前一直埋頭吃菜,沒有多言。
馮主任恍惚了一陣,似乎總算回憶起來了,於是說道:“從新華鎮到神農架高鐵站,的確之前有一個吳家灣。我沒記錯的話,這吳家灣還是新華鎮農業學大寨建立起來的樣板梯田。”
楚夢瑤聽了,豎起耳朵,原來這地方還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啊。“學大寨”的初衷是為促進農田基本建設、發展農業生產而開展的運動。當時毛澤 東主席提出的口號,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切。“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
“不過啊,自從新華鎮建設神農架高鐵項目,吳家灣已經不存在了。原來的地方重新取名叫‘聚龍灣’,裏麵小區的房屋建築都是統一規劃布局,一套模式,學大寨的梯田沒有了,那些古樹也危在旦夕,現在那兒是一個很大的建設工地。何教授要是有興趣,我這就帶你們去看看。”馮主任拍板道。
他抬頭問對麵的年輕人道:“小楚、重大夫和小顧啊,你們有想去的地方嗎?”
“新華龍潭。”
“龍口。”
“貓兒觀。”
三人不約而同地回答道。
“喲,真是趕巧兒了。新華龍潭、龍口到貓兒觀就是一個大峽穀,不過峽穀河道的兩岸,可不好開車去啊,道路不寬敞哦。”馮主任提醒道,“我們就隻能在龍潭埡的坪地看看。”
“沒問題。”這三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何鑫古怪地掃了三人一眼,嗤笑道:“你們倒是默契。”
“那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顧陸看向重樓,樂嗬嗬地笑道。
“就是,就是。”楚夢瑤附和道。
就是個毛線啊,傻瓜。何鑫冷笑,在心裏腹誹道。
由於人多,馮主任借了一輛麵包車,載著重樓和顧陸在前麵開路。
楚夢瑤和何教授一起,上了何鑫的車。
新華鎮的龍潭埡,相傳是由於遇到了千年不遇的大洪水,導致周圍山岩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湖水幹了之後,露出來這麼個不大的坪地。
如今新華鎮龍潭一組以財神廟為界限,建起來高鐵站。這下麵屬於龍口管轄範圍,吳家灣是自然形成的一個灣口。
“這地勢啊,當地人稱為‘龍走蛟’。在古代,這裏可是風水寶地。”何教授點評道。
到了地方,大家下車隨意走動,觀賞周圍的景色。
“我一直覺得啊,新華鎮的旅遊在這些大山上,在這些林間小道上,還在農家的大方桌飲食文化上。”馮主任感歎道,“神農架要是已經有了高鐵這樣便捷的交通工具,還要繼續定位投資諸如燕天、神農頂和板壁岩這樣的大型旅遊景點,那就不僅僅是對自然森林生態環境有負麵的影響,更主要的是根本留不住客人長期住下去,對周圍的農村居民產生不了經濟收益。”
楚夢瑤頷首讚同道:“要是外麵的客人坐高鐵來到新華鎮,下車十分鐘就能走到一家飽含鄉間野趣的特色民宿,吃上神農架獨有的野生稻碾出的糙米飯、冷水魚和跑跑豬......光是想象起來就讓人食指大動啊!中老年遊客在這裏長期住下,休養生息,對環境沒什麼破壞,反而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
“除了我之前說的神農架川鄂古鹽道生命冒險旅程的線路外,我覺得新華鎮境內還能連接陽日鎮,開發唐紮營到騾馬店和財神廟至橫河的線路。‘雙龍跨越太陽頂’的戶外旅行線路,大家覺得怎麼樣?就是‘龍潭—常家岩—雲池埡—太陽頂—道洞埡—後溝峽—馬鹿場—桃花坪—龍口’,我把這條線路簡稱‘雙龍穿越線’,沿途打造特色的鄉村民宿。我要讓世人知道,除了神農架的木魚鎮,唐紮營聯通高白岩村,咱們新華鎮也能給中老年群體提供度夏避暑和養生休閑的好地方。”說起這些的馮主任,滿眼發光,神采飛揚。
田園牧歌式的山村生活,早就已經是生活在大城市鋼筋水泥建築裏的人們心目中向往的桃花源。這從李子柒的視頻播放量可見一斑,而且不分國籍和人種,沒有文化隔閡。
楚夢瑤盯著馮主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這位頂頭上司在老家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與在木魚鎮辦公室裏表現出的形象,不太一樣。
他在老家肆意奔放,說的話天馬行空,甚至有些異想天開;而在單位裏,他明顯走的是謹言慎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