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向南走的時候家裏的瓜子就沒拿完,再加上這兩天又曬出來的,家裏瓜子是真不少。
家裏接到信兒說縣城裏一天半五百斤就賣了一半多,其他人不說,張秀珍高興壞了。
也不是別的原因,她滿腦子都想著施向南發的那筆工資現在全都賺回來了。
這次特意又多借了一個牛車,施開陽和施向東父子倆裝了兩板車把瓜子送到大路上等客車來。
施向南提前跟趙麗麗夫妻倆說好了,客車到那裏都不用施開陽父子倆招呼就停了。
黃師傅下車幫忙,三個人沒耽誤幾分鐘就把瓜子全裝到來車頂給送到縣城裏來。
看到是大哥送貨過來,施向南就猶豫著自己是不是能回去。
她不太確定自己離開後,大哥能不能支起縣城裏這一攤子事兒。
最後還是覺得攤子才剛剛鋪開,她走不開。
現在正是起步的關鍵時刻。
前兩天她和林琴孫海三個人小打小鬧,朱大姐這樣的人都認識她了。
接下來是五個人在縣城裏賣瓜子,名聲肯定傳得更快。
按照施向南的計劃,她是要做香瓜子源頭批發商的。
名氣一打出去,不管是縣城本地的小商販、還是市裏、甚至是省城裏的人聽到風聲想來找她批發,她都沒有拒絕、把錢往外推的道理。
隻留大哥在縣城她一個人回去肯定不行。
可是她不回去解決瓜子產量的問題,到時候別人拿著錢來她無貨可供,這就成笑話了。
無人可用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可現實擺在這裏,她目前還啥都沒有,在縣城還借住在高中同學家裏呢。
沒有拿出足夠的實力,人才憑什麼來她這裏?
朱大姐雖然看好施向南的瓜子,但同時也是打心眼裏覺得,原來在縣裏食品廠采購部工作的周玉芳來給她幹活有點屈才了。
更不要說更高學曆、或者是更有本事的人。
施向南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拿定了主意。
再等一天。
給市場一點時間,也讓她拿到足夠打動家鄉人的底氣。
到時候讓大哥在這兒幫忙看一天,她回家開個緊急會議後立刻再來縣城裏。
施向南把她的大致計劃跟施向東一說,他也緊張起來。
看到妹子拿出鋼筆和本子,施向東也拿出老婆給他準備的一模一樣的本子和筆開始在上麵寄東西。
兩人這一天都沒出去賣瓜子,就守在林琴家的一樓等著五個人回來取瓜子。
間隔的時間、每次取貨的數量,以及交回來的錢,全都做好了詳細記錄。
這天施向南上午麵試、中午迎來了送貨來的大哥施向東。
下午周玉芳五人才正式開始賣瓜子。
這五個人最少也在縣城住了五年以上,縣城不大,雖然除了周玉芳之外的四個人都是家庭主婦,但對自己住了幾年、十幾年的地方,也稱得上是了如指掌。
賣起東西來如魚得水。
去得比較近的兩個人幾乎隔兩個小時就要回來取一趟貨。
今天日頭很毒,再加上施向南要麵試、還要接貨,不再出去賣瓜子。
林琴想了想也沒去了,她就在家裏坐著休息、看施向南安排工作。
但孫海昨天拿到了工資,今天又起了個大早興衝衝繼續去賣瓜子了。
加上新招來的五個人一共六個。
到晚上六點半,施向南統計的時候,她們一共賣出去了四百多斤瓜子。
比上會時賣得最多的一天還要多。
統計出數字來,施向東嚇了一大跳。
要知道這才半天時間啊!
要是賣一個全天不得八九百斤、甚至上千斤?
一個月呢?一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