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開陽一家子都沒動,因為知道老人接下來還有話說。
果然她又說道:“叫你大哥二哥去,往年上會那幾天村裏人也不幹活都去上會,叫他倆給你賣。你姑姑娘家賣東西,十裏八鄉都去上會,有熟人欺負你臉皮薄叫你白送咋個弄?會上人多,要是有二流子欺負你咋搞?”
施開陽兩口子看臉色明顯也這麼想。
施向南幹脆地答應下來:“嗯,去賣瓜子前我會和大哥二哥商量好。”
她還順勢開起玩笑:“我這才剛剛開始,還一分錢沒賺,就有了兩個手下啦。”
唐青娥看了一眼兩個已經成人的孫子:“那是你親兄弟,不幫你幫誰?”
張秀珍連忙說:“媽說得對。”
施向東兩個,加上大嫂錢秋雁也跟著表態。
唐青娥幹瘦的麵容上總算出現了一絲笑影子,她點點頭:“你們都大了、懂事了。”說著就起身要走,張秀珍留她再坐一會兒她也不聽。
施向南把她送出院子,她才回頭低聲對她說:“南南,恁些人都考不上大學哪,高中生已經很好了,走哪兒也都吃香!回頭要是個體戶做不成也別怕,我給你城裏姨奶帶信兒讓她幫著留意給你找份工。”
施向南趕緊點頭:“我知道的,奶奶,前幾天是我鑽牛角尖了,昨兒我就想明白了。”
“嗯,那我回去了。你也回去吧,就幾步路,不用送。”
施向南目送奶奶走遠,一轉頭就看到三個人六隻眼睛齊刷刷地盯著她。
“大哥你們幹嘛?”
施向西開口道:“這瓜子兒吃著不臟手我知道,真不上火啊?”
雖然是他動手煮出來的,但他也不知道這個,隻知道用那一大堆香料煮出來的瓜子兒很香。
“當然,我騙你們幹嘛?”
施向東兩口子就略帶興奮地對視了一眼:“那這生意還真能做!”
“小妹,上會那天我跟你嫂子也去幫你賣啊?”
錢秋雁還扯著施向東的褲子示意他太直接,施向南就點頭:“大哥你們願意幫忙最好,我也不白讓你們幫忙,給發工資的。”
施向西追問:“那我呢?我能去賣不?”
他倒不是惦記工資不工資,而是想去會上湊熱鬧。
悶在廚房裏流汗有啥意思,去會上親手把瓜子兒遞給別人從人家那兒接錢才有參與感。
施向南還是一口答應:“行啊!”
施向西的腦子還是轉得快,看她這樣子就大致猜到了她的想法:“小妹你是不是不打算在一個地方賣?”
分幾個地方賣,自然需要的人就多一點。
不然拿個稱扛一布袋瓜子一個人就能把所有活兒都幹了,哪用得了那麼多人?
施向南朝二哥數起大拇指:“對。上會的時候,戲台那裏一天到晚都有人,肯定要有個瓜子攤兒在那守著。也有一些年輕人不愛看戲就想在街上溜達的,咱們也不能放過。”
施向西立刻說道:“往年上會三岔口那兒賣東西的攤子多,來來往往的人也多,去那兒賣瓜子能行。”
錢秋雁心細:“一般愛看戲的還是上歲數的人多些,怕是舍不得花錢,賣瓜子兒還是要盯著滿街閑逛的年輕人。”
她邊想邊說:“到那天也可以安排個人拎著瓜子跟著人群在街上來回跑著賣,除了戲台和三岔口,哪兒人多就去哪兒。”
施向南被他們的熱情給驚到了——這些細節她當然已經想到了。
她從十幾年後重生回來,領教過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後來自己開店也用過。
羊灘鎮就那麼大點,上會就三天時間,不管是從錢還是從證明自己的角度,每一天都不容有失。
可是不管是二哥還是大嫂都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啊!
能想到這些太出乎意料了。
她沒法不去想,如果前世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一家人的命運是不是也會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
出於對香瓜子的信心,再加上農閑,這天晚上過後,施家全家不由自主地就開始緊著煮瓜子的事。
水缸裏的水不會少於一半,都是施開陽和施向東去村尾的井裏一擔一擔挑回來。
施家的瓜子快要煮完時,唐青娥就把她那兒存的向日葵都給送過來了,然後是二叔家的、三叔家的,都是唐青娥出麵去要過來的。
當然,施家窪地處偏僻,家家戶戶條件都不怎麼樣,何況這都是自己最親的人。
施向南沒想占他們便宜,收下瓜子時一一稱過重量,單位精確到兩,全都記在了她的筆記本上。
然後更加賣力地幹活。
他們兄妹倆在廚房裏悶頭煮了整整五天瓜子,老天爺也給麵子,一直都是好天氣,晾曬瓜子很順利。
施向南嘗了嘗第三次煮出來的瓜子味道,終於點了頭:“可以了。”
施向西猛地鬆了一大口氣:“可算是成了!”
這幾天他不知道試了多少種分量、香料的搭配,他覺得已經很好了,可是小妹就是要讓他再煮。
前天有兩鍋的味道全家吃過都說過好,小妹還是不滿意。
他都快沒招兒了,她可算點了頭了!
施向南一邊翻看本子上的記錄一邊說:“瓜子兒還要再收一些。”
施向西有點打磕巴:“什麼?”
他們雖然一天煮幾十鍋瓜子,但還在調味階段,肯定不可能每次煮滿一鍋,他也想省點,每次都放的不多。奶奶、二叔三叔家送過來的瓜子隻動了一點。
二叔家人多、二嬸喜歡吃瓜子,自留地裏種的也多,光他家就送來兩麻袋呢。
根本沒動多少,還要再加上奶奶和三叔家的。
還要收?
施向南搖搖頭:“前天我找一個在會上賣炒花生和包穀花的初中同學家悄悄打聽過,他們家去年在會上一天就能賣出上百斤包穀花,你覺得我們的香瓜子會比不過包穀花嗎?”
她有理有據地說:“咱們這兒炒出來的包穀花都沒什麼花兒,全是包穀粒,牙口稍微差一點的人根本咬不動。”
施向西顯然第一次聽說這個數字,一下就瞪大了眼睛:“上百斤?這兩年大家夥兒掙的肯定比前年多、也比前年舍得花。包穀花還比瓜子壓稱......”
施向南提醒道:“你想想今年三月上會的時候人是不是比去年多?”
兜裏有錢了,十裏八鄉的人也都願意去上會湊一年兩次的熱鬧,畢竟就算是過年,村裏也請不起戲班子去唱戲還連唱三天。
施向西稍微回想了一下今年三月上會時候的場景,就猛點頭:“不光人多,大家穿的明顯比以前好了。”
“咱們家現在的瓜子也就不到兩百斤,不去收點兒這些夠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