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大西北。
巴士車駛過茫茫戈壁,突然車上的人騷動起來。
朝詩扒著車窗向外看,隻見寸草不生的紅砂土地上,出現了一個個機械體,它們樣子粗笨可笑,徘徊在紅色地麵上,走來走去,有的在挖掘著地麵,有的仿佛在思考,每做一個動作,都要認真的想一想,看上去傻傻的。
這些機器數量非常之多,有各種形態,在戈壁上星星點點,仿佛是草原上的牧羊。
“這些是什麼呀?”巴士上一個年輕人問。
“它們都是火星自主機器人的原型。”國家航天局(C-NSA)的老師回答說,“未來在火星上,我們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機器人去完成,這類機器人需要自己思考、自主行動、長時間持續工作、耐久,在大西北戈壁這個類似火星的地麵上,最適合用來實驗這些機器了。你們看到的,有很多個型號、不同設計思路的原型機。”
“這些機器,好笨啊!”一個叫姚豔的女孩嘲笑道,並和身邊的男生打笑著。
航天局的老師笑道:“地球到火星的通訊時間一個來回要20-40分鐘,所以,人類操控機器人工作是不可行的,它們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在研發早期,它們是笨了些。”
一小時後,這輛巴士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年輕人們紛紛下了車。他們都二十幾歲,正麵臨畢業,他們經過四到七年辛勤的學習,有著知識、幹勁,和敢於提出前所未有新創想的能力。
他們是來參與一個C-NSA的實驗項目的——“C國怎樣進軍火星”。大家也或多或少心知肚明,這個活動也是變相的麵試,有的人能在這場活動中敲定未來的工作。
當所有年輕人在階梯教室就坐後,走上台來的是C-NSA火星項目的總負責人,李偉。
“歡迎大家。當各位同學坐在這間教室裏的時候,A國的火星探索已經超過我們六十年了。是的,我們落後很多,落後分成幾方麵,
“第一是探索的落後。1970年代,A國的探測器就實現了登陸火星,眼下火星上空飛行著二三十枚A國的衛星,他們對火星每寸土地的了解都遠超我們。
“第二是火箭技術上的落後,與土星5號相比,我們發向月球的火箭至少還需要優化和性能提高15.7%才能達到土星5的水平,但那還僅僅隻是上個世紀A國達到的水準。由於A國切斷了與C國在太空方向的合作,現在他們的技術實力對於我們是一個黑箱。
“第三是資金方麵的差距,A國民間加上官方總共在火星探索方麵的資金投入已經達到萬億的級別,A國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遠景目標,將在火星殖民一百萬人。”
教室裏一片安靜。
李偉在講台上來回走動,“火星不僅僅隻是人類為了好奇,它也是尖端技術、軍工、綜合國力的體現,當年僅僅因為火星車傳回的影像,就在全球再度確立了A國強大的國家形像,也掀起了全民對於航天和太空的熱情,連科幻電影都再次變得大賣。
“而我們,就這樣坐在原地等待嗎?我們起步雖然晚,但我們沒有征服星程大海的勇氣嗎?我們缺乏智慧嗎?缺乏實幹的能力嗎?”
學生們齊齊的回答:“我們有!”
李偉幹脆利落:“那我們就不廢話,行動起來!”
“C國進軍火星對抗賽”就這樣開始了。
在座的幾十名優秀年輕人都是各大學選拔後冒出的尖子,他們將分成四個小組,各自提出一個有前瞻性和開創性,並且在未來真正可能實現的進軍火星計劃。之所以要在年輕人中間舉辦這樣的競賽活動,說明了C國的航天人寄托希望在新生代的勇氣與智慧上。
每個群體中都有那種特別外向和善於社交的人。在第一天的活動中,朝詩就時不時被一陣陣笑聲打擾到,那笑聲總是那個叫姚豔的女孩發出的,總是能看到她積極參與所有話題,姚豔一邊說著話,有意無意的眼睛瞟著高個兒來自國防大學的男生。
如果全場有一個耀眼的明星,無疑大家都會想到趙極,他已經就火星和外太空探索發表過幾篇很有價值的文章,並在設計火星車和機器人方麵獲得過全國大獎。一到分配小組的時候,姚豔就跳到趙極身邊,拉著他的袖子,一定要和他分到一組。
朝詩分在了三組,他們也有一個同樣厲害的組長,叫譚輝,大家打趣說,這場較量就是趙極和譚輝的巔峰對決。
每個組都有三天時間設計方案,這三天裏,大家在各自的教室裏長期的討論著,分工、查資料、計算,為了製作方案徹夜趕工。如果走到公區,你能聽到人們在非常激烈的爭論著不同的意見。
無論在哪都能看到姚豔,她總是賣弄著她漂亮的長發,似乎無處不在,跟每一個組的人積極聊天。
有一次,朝詩去公區給三組的夥伴們取咖啡,姚豔湊過來,打聽三組的進度。
“她在一組的作用,難道是負責情報收集嗎?”朝詩心裏想道,但還是耐心的敷衍了幾句。
三天後,所有學生再一次聚到階梯教室裏,每個組將彙報自己的框架構想,由C-NSA專家進行評估與指導。
交鋒一開始就火力四濺。一組和三組提出了截然不同的主張和方向。
趙極提出他擅長的火星載人方案,他提出,要直接在A國最擅長的領域進行超越,要通過加大投入的方式彌補現有不足,他提出的載人火箭、火星營地方案,能比A國人更早實現100萬人長期居住,方案本身有相當紮實的功底。
“但是,這意味著巨量的資金投入,需要發射比A國更多的火箭。”C-NSA的專家點評說。
“國家應該重視這種戰略級的重大項目,應該撥更多的錢,我認為這個付出是必須的。”趙極正麵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