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近一看,玉真公主道心出現裂痕。她被王維的外表驚豔到,“世上真有如此絕色男子?”
“沒騙你吧。大唐第一美男。已驗證。”萬安貼在玉真公主耳邊說。
一曲《蒹葭》過後,唐明堂豁然起身,第一個鼓掌。驚呼:“歎為觀止!”
這四個字分量很足,音樂方麵唐明皇就是天花板式的存在,比如詩在李杜。
從王維接過唐明皇的琴那一刻起,他注定是今夜長安城裏最亮的新星。
第二曲高山流水更是將燈會推向高潮。
第三首,古曲《白雪》更是不得了,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彈奏時空中真的紛紛飄雪,等他彈完雪也跟著停了。
“大唐第一樂師,你承認嗎?”萬安再次調皮地擠兌玉真公主。
唐明皇激動得握住王維的手,“大師,您會彈《大召》嗎?”
王維搖頭:“臣不敢演奏。”
“我懂,我懂!請上座。”唐明皇直接將王維拉到自己那桌,讓他和姚崇做鄰居。
而玉真公主就坐在王維對麵。
王維瞥見玉真公主也是震驚,“世間竟有如此脫世絕塵的女子。”他看得有些癡。
玉真公主見狀垂頭竊喜。心底小鹿亂撞。
燈會最後一項賽詩,張九齡的題目是:“以本心為意作詩一首,五七言不限。限時半個時辰。”
李潭笑瘋了,張九齡果然不走尋常路,燈會賽詩,選手肯定都準備和燈會有關的材料。
他直接來了個立意題,而且和燈會無關,卻很合乎此時的氣氛。這下完全要看選手個人水平了。
唐明皇聽到題目就知道張九齡確堪大用。不禁讚歎,“李潭啊李潭,你到底還能給我多少驚喜?”
考題一出,選手們怨聲載道,國子監的選手直接說這題目不合理,和此次燈會毫無關係。
張九齡笑而不語。
題目已出,那就寫吧。
比賽結束時,共收到詩作三十二篇。
唐明皇苦笑,“看來我們幾個老家夥得加班。”
工作量並沒有那麼大,隻打分,不點評。
五人很快就審完,高分,高得嚇人,低分,低的可憐。
分揀,合並一係列工作做完,唐明皇拿著滿分詩作大聲吟誦。
賦得清如玉壺冰
作者:王維
未共銷丹日,還同照綺疏。
抱明中不隱,含淨外疑虛。
氣似庭霜積,光言砌月餘。
曉淩飛鵲鏡,宵映聚螢書。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五位大佬給出五個滿分,不需要任何解釋。
唐明皇激動啊,這首詩顯然在讚美他。尤其是最後兩句,直接明了,隱喻聖人。
玉真公主也花心怒放,她認為這首詩是王維寫給她的。尤其是最後兩句,簡單,粗暴,一目了然。
唐明皇久久不能平靜,他見玉真公主呆呆地看著王維。他大手一揮,當眾下旨。
“王維接旨。河東王維,青年才俊,玉真公主,賢良淑德,實乃天賜良緣,朕封卿為駙馬,擇日成婚。”
王維整個人都傻了。跪在地上一動不動。
高力士拍著王維的肩膀,“駙馬爺,還不快謝恩。”
王維這才明白發生了什麼,“臣,臣已有妻室,恕難從命。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砰,玉真公主道心碎裂。當眾被拒婚......
有妻室這是問題嗎?是問題嗎?
“臣若答應這門婚事,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試問如此之人怎配做駙馬?”王維繼續袒露心聲。
“你一時間無法接受,朕不怪你,給你兩天時間考慮。”唐明皇忍住怒火抿嘴說道。
王維不假思索,“玉真公主,天之嬌女,臣乃一介草莽,實不敢作非分之想。請聖人收回成命。”
玉真心神俱裂,哭著跑開......
王維見她離去的身影也是黯然神傷。
唐明皇來火了,“慶王,滾過來,你教的?”
“你就是改不了愛衝動的毛病。沒事亂點什麼鴛鴦譜,就算有這個心,也得慢慢來。”
“你真以為你是一國之君,所有人都得無條件服從你的安排嗎?你的這種思維不改遲早會吃大虧。”
“這是你的一貫作風,你幹壞事我背鍋。”
“可憐的王維,今年沒中狀元,不會是因為這件事吧。我的天,原來我才是那個罪魁禍首......”
“和你李三郎在一起,準沒好事。又無緣無故背了口鍋。”
唐明皇不想再聽李潭吐槽。他還是堅持原來期限,“兩天,要麼做駙馬,要麼當囚犯。你自己選。”
“高力士,送客!”
“李三郎,看把你能的......”
誰能想到原本喜氣洋洋的燈會竟然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輸了比賽的太子卻意外成了贏家,王維給慶王製造這麼大麻煩,這次他還不完蛋。
李瑛覺得應該幫王維一把。於是立刻派人去王維老家,他準備把王維的妻子騙到長安。
屆時王維不管怎麼選他這輩都完了。做駙馬就要當眾休妻,那麼後半生就得活在別人的謾罵中,不做駙馬,就會當場被抓,這樣的話他的後半生隻能監獄裏度過。
回去的路上,李林甫苦口婆心地勸說王維答應這門婚事,“你這麼有才華,聖人又看中你,還有玉真公主國色天香,我不信你妻子比她還漂亮......”
他想不通世上怎麼會有王維這種人,榮華富貴,香車美人送到麵前都不知道伸手去接。
那可是玉真公主,聖人的最疼愛的妹妹......
李林甫和唐明皇一樣,將問題歸結到李潭身上。
所謂物以類聚......他倆一個德行。
李潭和李林甫截然相反,他不聽道歉,“對不起,是我疏忽了,你和玉真公主的故事我忘了......不對,我沒想到李三郎他突然抽風。都是我的錯......”
王維道:“天意難測。我等凡人豈可預知未來。”
聽到這話,李潭眼前一亮,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知道。你和玉真公主......
“事情因我而起,李三郎那邊。我去勸他放棄。但......玉真公主是無辜的。你當眾拒婚。她該多傷心,過些天你和她把話說清楚。”李潭不好直接劇透。
史書記載王維和玉真公主的故事從開元八年正式開始,然後的是是非非伴隨一生,直到一前一後雙雙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