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隆市郊區的一處建築工地上,紅旗招展、機器轟鳴,中 國工人正在緊張作業。
在一周前,因為征地問題,和當地雨季影響,項目被眾人認為“進度緩慢”。
後來,李天成才了解,在印尼投資項目,征地是令人頭痛的事。征地為什麼會這麼難?土地究竟在誰手中?擁有土地的農民為什麼會越來越窮?許多村民因為受到金錢的誘惑而選擇出售土地。土地的流轉帶來了巨大的增值,可是在這樣的增長中,村民社會卻被結構性的邊緣化。
李天成隨項目組來到一個名叫巴紐阿西村的村莊,村裏有17戶居民沒有土地,隻能在村裏清真寺的公共土地上蓋起簡陋的茅屋棲身。
巴紐阿西的村長伊雅特•桑查雅說,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陸續有外來的資本家來這裏購買土地。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在巴紐阿西村,外來資本至少掌握了數千公頃的土地。有大約100位富人在這裏購買了土地,從幾十公頃到上百公頃不等。目前僅有兩人在買地後進行了後續開發,主要用於建造高爾夫球場、工廠、棕櫚種植園。與此同時,卻有數千公頃的土地被外來資本大肆收購,閑置不用。
針對雅萬高鐵項目“停滯不前”的情況,印尼盧湖德部長對李天成說:“這並不是因為融資問題引起的,問題出在我們自己,我們將會在一個月內完成對該工程進度的檢討和評估。”
雅萬高鐵項目是中 國高鐵全係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是新時代中印尼發展戰略對接和務實合作的旗艦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工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李天成所在的中鐵三局萬高鐵項目部,組織開展“大幹60天,四保一建一創”勞動競賽活動,激發全體參建人員積極向上、奮勇爭先的激情和昂揚鬥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分析項目麵臨的工程建設環境與形勢,在總結前期經驗、梳理項目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幫助、服務、指導”為主的管理思路,調整組織架構模式,增加現場資源投入,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四化支撐為手段,架子隊建設為基礎,狠抓現場管理,確保安全質量全麵受控,現場進度滿足工期要求,為2021年底竣工目標的實現打下結實基礎。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雅萬高鐵建好了一定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很好的示範作用,所以我們要把雅萬高鐵高質量地建成,將來還要高質量地運營維護它。我們要有一個目標,100年後雅萬高鐵還在運營。”張偉說。
為了高標準完成雅萬高鐵項目,中方施工人員對於工程質量的把控幾近苛刻。作為雅萬高鐵中方施工單位之一,中鐵四局承擔了雅萬高鐵項目唯一供高鐵車輛停放維修的動車所——德卡魯爾動車所建設任務。由於動車所所處位置爪哇島多火山和地震,火山灰遇水形成的淤泥層深達25至30米,如果不解決這一問題,動車所即便如期竣工,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遭遇不均勻沉降而變成危建。
現場的施工人員還麵臨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是中方施工技術人員憑著中 國技術和中 國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 國奇跡。雅萬高鐵動車場鋪軌項目的焊軌生產線完全采用中 國技術和標準,實現了全智能化的管理係統,代表了中 國高鐵技術的先進水平,使得施工成本降低一半。
雅萬高鐵一分部總工程師梁國臣介紹說,雅萬高鐵10號隧道外部協調環境最複雜,下穿現有的民用鐵路,不能中斷現有鐵路運營。中方施工人員采用洞頂雙層大管棚下穿鐵路路基、樁基縱橫梁加固軌道的方式,確保了在施工期間民用鐵路的安全運行。
在3號隧道,為了確保安全,加快施工進度,中方也使用了一些世界先進的施工技術,如自行式仰拱移動棧橋,這種設備具有適於變跨,方便運輸,快速拚裝等特點,加快了施工速度。
淩晨的暴雨和驚雷再次向萬隆發出警告,雨季尚未結束,洪 災可能再次出現。巨大的炸雷聲幾乎將萬隆市家家戶戶從睡夢中驚醒,接連不斷的雷聲持續了約10分鐘左右,緊接著落下密集的雨點。
劉向南說:“這麼大的雷聲還是頭一次聽到,真讓人感到害怕。”
爪哇島中區、南區等地區均降下雷陣雨,萬隆市周邊茂物等地也再次出現較大範圍降雨。
雨後,萬隆市初步得到緩解的澇情又再度嚴峻。積在城區的嚴重內澇逐漸退去,這個幾乎被褐紅色洪水窒息的萬隆市終於“浮出水麵”,主要道路車水馬龍,昭示著城市脈搏再度跳動。
雅加達的雨勢比萬隆地區的還要凶猛,淤洪 災無論從時間、規模、破壞力來說,均刷新最近10年來的紀錄。雅加達東區馬來由村連接中心區的主要立交橋路口被水淹至成年人膝蓋處,大量經過此處的摩托車一族麵對沒過排氣管的積水進退維穀,幾輛底盤並不低的SUV在積水中央拋錨。
當地媒體報道,雅加達馬來由村整個社區內,居民們仍忙著清理街道和家中的淤泥,並將值錢衣物一件件拿出來翻曬。就在數天前,由於靠近“臭名昭著”的芝裏翁河,馬來由村還是一片褐色汪 洋。月初的連續大雨,使河流上遊茂物衝下來的洪水裹夾著泥沙、樹枝、垃圾瞬間擺脫河道的束縛,將河邊的貧民區吞食。
“這裏就好像是戰爭過後的廢墟,”一名當地居民若有所思地感歎。
靠近海岸的雅加達北區由於地勢低窪,加之幾條泛濫河流從這裏流入大海,成為雅加達近四分之三受災城區中情況最嚴重的地區。
印尼國家災害管理局證實,在大雅加達地區和臨近的位於爪哇島南部的勒巴克地區已有43人因這場災害而喪命。其中,一名8歲男孩在山體滑坡中喪生,一名16歲少年遭電線電擊而亡,大部分人死於溺水或體溫過低。泥濘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垃圾,被擠壓變形的車輛相互疊放著,水線標記已高至建築物的二樓。救援人員使用充氣船疏散被困在家中的居民,目標直指大雅加達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雅加達西區的災民幕爾妮說:“在救濟點排隊僅得到一盤飯,還得同時5人分食。”她說,雖然可以自己出錢購買生活必需品,但已實行定量限製。
而一名哺育僅數月大幼兒的婦女領取救濟品時,一次也僅拿到兩袋方便麵、一小包奶粉和一瓶礦泉水。麵對雅加達的嚴重內澇,麵對流離失所的20餘萬災民,雅加達華人社團組織不分大小,各盡所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參與賑災,而他們中不少人因洪水損失慘重。
印尼國民福利基金會將裝滿兩卡車的生活品直接開進雅加達北區的“汪 洋”賑災。印尼華裔總會與印尼華族聯合賑災中心組織30人的醫療小組連續數天前往重災區實施義診並分發救濟品和藥品,得到災民的衷心感謝。
在華人聚集的椰風新村和順德爾地區,積水最深處一度達到4米,連片的低層住宅群和商鋪被淹,大量當地居民攜家拖口逃離家園,很多家庭困難的民眾投靠親戚或避至學校、體育場等臨時收 容所。
不知從什麼時候,當地的一些媒體和民眾中散播著,這次嚴重洪澇災害是因為高鐵項目施工管理問題,成堆的渣土被傾倒在路邊,堵塞了排水渠,從而導致洪水泛濫。還導致洪水阻斷了雅加達與芝甘北市之間主要的收費公路。項目的管理缺乏對安保、環境、健康和安全的關注。
去年冬天雅加達市郊的貝卡西發生洪澇,當時副市長查約諾就曾歸咎於高鐵項目。在同樣遭遇洪 災的西萬隆市,官員們也將矛頭指向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