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送走了楊阿婆等人,這時,鐘大成和江偉峰等人正挨家挨戶地到老鄉家收購廢舊木材呢。
他們先是來到了王金海家中,一聽這群老戰士們說要打一張桌子,王金海馬上指著自己院子裏那張長桌說:“你們要長桌,把這個搬過去得了。”
“我們怎麼能要你的桌子呢,再說了,你這張桌子也不夠長啊。”江偉峰說。
“啊?還不夠長啊,你們來了多少個人啊?”王金海問。
“二十多人呢,所以要打一張更長一點的桌子。”鐘大成說。
“要不,你把這張長桌拿走,我再給你們找些木材,你們給他加一半桌麵,不就行了?”王金海說。
“不行不行,這桌子我們是絕不能帶走的。”江偉峰說。
“為什麼啊?我留著又沒用,我一個人,用不了!”王金海說。
“那你家怎麼有那麼長一張桌子啊?”江偉峰問道,他又打量了一下王金海家,隻見他家的院子非常寬敞,房子雖然隻有兩層樓,但房間也非常多。
“哎,以前家裏人多,我們也是個大家庭,可是後來親人一個個都去世了,剩下我一個人。”王金海有些傷感地說。
“你老伴呢,孩子呢?”鐘大成問道。
“我,不怕說出來丟人,我這輩子,就沒結過婚。”王金海有些不好意思說道。
“啊?這是為什麼啊?這村裏村外,就沒有一個你看得上的?”鐘大成問道。
“不是我看不看得上,是別人看不到看得上我,你看我這。”說著王金海向前走了幾步,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他是個瘸子。
“對了,你們總要吃飯的吧,你看我這院子挺大的,又有桌子,說實話我廚藝還是不錯的,我平時可以幫你們做飯,我不收錢。”王金海說,他對老戰士們來到村裏做扶貧非常感激,因為作為全村最窮的人家之一,他知道這群老戰士一定會給他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吃飯的問題我們都安排好啦,就在張大爺家的廚房做飯,我們也是有很多優秀廚師的哦。”鐘大成笑道。
“王老弟,我看你一個人吃飯也麻煩,要不你以後到我們那裏,跟我們一起吃得了。”江偉峰說道。
“那怎麼行呢,我一個人吃得很簡單的,就,就不麻煩你們了,對了,你們不是要木板嗎,我這裏有幾張廢舊的床,你們可以吧床板帶走,去打桌子。”王金海說著,把鐘大成等人帶到了倉房裏,指著那幾些被拆散開來的床板說道。
“那太好了,王老弟,多少錢,我們把這些木板都要了,多的可以再打些其他的家具。”江偉峰說。
“要什麼錢啊,拿去拿去,都拿去。”王金海說。
“這錢,必須要!”鐘大成不可置疑地說。
鐘大成和江偉峰等人從王金海家中出來,江偉峰說道:“我看這王金海不僅要解決貧困問題,更要解決婚姻問題啊。”
“對對對,剛才忘了問題多大年紀了,看上去該有五十來歲了吧。”鐘大成說。
“這個問題回去要好好研究研究。”江偉峰說。
說著,一些老戰士把木板搬了回去,鐘大成和江偉峰來到了王金海隔壁家,隻見這家人也隻有一個人,那便是周嫂。
大家和周嫂早已經很熟了,便也從她家中買了一些木材版。
隻走了幾戶人家,鐘大成和江偉峰他們便帶回來了足夠多的木板材,農村人有藏舊家具的習慣,雖然有些家具已經用不了的,但人們還是不願意扔掉,而是堆在倉房裏,所以沒花多少功夫,老戰士們便收集夠了足夠打造一個長桌和其他一些家具的木材。
“給錢了沒有?”鄧長河問鐘大成道。
“給了給了,你看,這是收據,我等著要你給我報銷呢。”鐘大成將買舊家具的收據給鄧長河看,雖然當時他們提出要向鄉親們購買這些舊家具的時候,鄉親們並不想收錢,但在大家的“軟磨硬泡”之下,最後鄉親們還是把錢給收下來了。
“收據給老王,給我幹什麼,快,這晚飯也在做了,我們看看能不能在晚飯做好之前,把這個大長桌給做好。”鄧長河說。
“你放心,有我在,很快就能弄好。”工程兵老李拍胸脯說。
說著,老戰士們都暫時放下各自手頭的工作,爭分奪秒地拆起舊家具來,等板材都拆了下來,便又拿工具,分頭鋸了起來。
這些工具,有些是從市裏帶來的,有些也是從村裏的木匠家中借來的,想著以後可能會時常用到這些工具,鄧長河與王誌毅商量著,擬定了一個所需工具的名單,第二天就到鎮上去采購。
“采購的事就交給我了,”馬躍說著,把采購單子交給馬小明:“明天,你就和張師傅到鎮上采購。”
“好的。”馬小明接過采購單,答應到。
那一邊,廚房裏正在熱火朝天地準備著晚餐,因為午餐老戰士們吃的都是簡單的幹糧,所以這頓晚飯就要做得稍微豐盛一些,但其實所謂的豐盛,並不是說要有大魚大肉,而是量足。
本來大家還想做一頓全素宴的,但因為買下了楊阿婆等人送來的雞鴨,便臨時加菜,分別燉了一鍋雞湯和一鍋老鴨湯。也正是因為要燉湯,所以晚餐的準備時間稍微長了一些,這也正好給大家製作長桌贏得了一些時間。
等木材都按照老李的畫在腦海中的設計圖紙鋸好了之後,便開始安裝了,這安裝的過程倒是簡單,大家拿著錘子釘子,乒乒乓乓敲了一陣子,很快,一張長六米的長桌便做好了,之所以隻做了六米長,是因為客廳的長度也隻有七米半,一張長桌,剛好把整個客廳給一分為二。
“每邊能做十二個,加上首尾兩端,這張桌子啊,至少能坐二十六個人。”老李說。
“再擠一擠,坐他三十個人也沒問題啊!”鄧長河說。
“隊長,你怕不是想讓全村人都坐進來哦。”鐘大成說,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那可不行,要是想開村民大會,隻能到村頭那片空地裏去。”王誌毅說。
這時,鐘大成急吼吼地從門外衝了進來,喊到:“魚,有魚,今晚有魚吃了。”
眾人向鐘大成看去,隻見他手中提著一個小水桶向大家走來,水桶裏裝著兩條一斤多重的草魚。
“你這魚哪來的?”鄧長河問道。
“跟老鄉買的,”鐘大成說:“剛才我出門想去找點柴火,見一個老鄉拿著個水桶向我們這走來,我上前一問,他說這是他剛在河裏釣到的魚,想拿來給咱們嘗嘗。”
“所以你就要了?”王誌毅問。
“我隻要了兩條,而且已經給錢了,你就放心吧,我不會亂拿鄉親東西的。”鐘大成說。
“既然這樣,今晚我們就再加個菜,啤酒魚,大家覺得怎麼樣?”鄧長河說。
“好!”聽到鄧長河要做啤酒魚,大家都開心地跳起來。
“可是,我們沒有啤酒啊。”鐘大成說。
“老馬,把你的啤酒貢獻出來吧?”鄧長河對馬躍笑道。
“我的啤酒?”馬躍奇怪道。
這時,馬小明上前說道:“叔,是我帶了啤酒,在車上呢,我這就去拿。”
馬小明說著向那輛商務車跑去,原來,剛才鄧長河就看到他獨自一個人在和啤酒了。
馬小明拿著一袋啤酒回來了,鄧長河親自下廚,為大家做了一道當地特色的啤酒魚,這也是他為數不多會做的菜,隻要是漓江水養大的魚,做起啤酒魚來,那叫一個鮮美。
“哎哎哎,你們都站在這幹什麼,飯菜都做好啦,快幫忙端去啊!”這時,馬霞端那鍋剛出爐的老鴨湯走了進來,眾人問道老鴨湯的香味,都紛紛向廚房奔去。
不一會兒,眾人便從廚房裏把今晚上的飯菜給端到了長桌上,大家都紛紛洗手,準備坐下來品嘗這一道道美食。
“等等,”鄧長河說道:“我們不能吃獨食啊,老王啊,你把月婷叫過來吧,楊阿婆也叫過來,還有,讓月婷把村裏那幾個輩分最高,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都叫過來一起吃吧。”
“好的。”王誌毅說著便給王月婷打去了電話,讓她把楊阿婆和村裏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也一起叫了過來。
大家又等了一會兒,終於等來了王月婷、楊阿婆等人,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了這一頓晚宴。
這是老戰士們正式入駐望月組後的這第一頓飯,雖然老戰士們婉拒了鄉親們為他們準備的接風宴,但當老人家們帶來自家釀的美酒的時候,這一次老戰士們沒有再拒絕。
“敵人來了有獵槍,朋友來了有美酒,老朋友們,這一杯酒,你們是一定要喝的!”村裏最年長,也是最德高望重,今年已經92歲的楊大爺拿起一個酒杯,顫顫巍巍地說道。
“您說得好,楊大爺,”鄧長河拿起了酒杯,說道“雖然我們在來之前便定下規矩,除非重大的節日或特殊的時刻,是決不能喝酒的,喝多了酒,會誤事啊!但是今晚,正是個特殊的日子啊,是我們這些從老百姓中走出去,現在又走回到老百姓群中來的人民子弟兵回家的日子,來,讓我們都拿起酒杯,一起喝下這杯帶著鄉親們深情厚誼的米酒!”
眾人也紛紛拿起酒杯,接連喊道:“幹了!”便一飲而盡。
王月婷在院子裏掛起了幾盞她親手製作的紅色燈籠,一下子讓人覺得有了節日的氣氛,方原拿起相機,來到了院子裏,豎起了了三腳架,朝著眾人喊道:“大家注意了,我們都看向鏡頭。”
眾人都看向鏡頭,有人舉起了酒杯,有人豎起了大拇指,方原按下延遲快門,迅速跑回到人群中。
今晚懸掛在夜空的月亮,格外地圓,分外地亮,讓站在山頂的人們,心中湧起無限的溫暖和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