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婷走後,老戰士們便開始安營紮寨了。
在部隊裏,有一句老話,叫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如何先將作戰人員的衣食住行安排好,是上戰場的先決條件。而一個部隊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最重要的先決問題,莫過於是解決住的問題。
既然已經定下來要在這兩棟村口附近的老屋裏住下,而房間也已經收拾好了,床也已經備好了,那麼首先,便是要給隊員們分配宿舍了。
到現在為止,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的隊員是二十三人,加上方原、馬小明還有馬躍的專屬司機,總共便是二十六人。
兩棟老屋,一棟是三層樓,另外一棟是兩層樓,兩棟樓總共有八個房間可以作為宿舍,另外,還有兩個一樓大廳,兩個院子和一個廚房。
首先,鄧長河將三個女戰士分到了張大爺家頂樓的那間最大的屋子裏,那麼剩下的二十三人,便被平均分配到餘下的七個房間裏。
也就是說,每個房間最少要安排三個人,而有兩個房間則是四個人。
農村的屋子房間都做得比較大,且高,所以即使每個屋子塞下了三到四張床,也完全沒有問題,至少,比起以前部隊裏的宿舍來,並不會更擁擠。
在老戰士們來之前,王月婷就已經讓村民們把這些床給準備好了。村裏有木工師傅,而找一些木材打一張床並不是什麼難事。
之前鄧長河就專門交待過王月婷,每一張床隻要一米寬,一米九長,這樣便能盡量地節省屋子的空間,而打這些床的費用,鄧長河也早就給了王月婷,讓她用於購買木材和給木工師傅手工費。
知道了這是為老戰士們打的床,木工師傅便怎麼也不肯收手工費,好說歹說,最後才收下隻有市場半價的手工費。
此時正是盛夏時節,但山裏的天氣很是涼爽,所以這次每個老戰士都隻是帶來了一張薄薄的毛毯和枕頭,雖然床上用品簡陋了些,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完全夠用了。殊不知在部隊的歲月裏,尤其是在那些行軍打仗的時光裏,居住的條件比現在不知道要簡陋多少倍。
接著,鄧長河又根據大家的意見,給其他人一一分配了房間,最後,鄧長河把自己和王誌毅,馬躍還有江偉峰分到了一個房間裏,因為馬躍並不能在村子裏常駐,所以他們這個房間也可以說常住的也是三個人。
另外還有馬躍的司機劉師傅,暫時住在了馬小明和方原他們那屋。
分好了宿舍,接下來,便是要安排一個會議室了。
會議室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而村委的那棟老屋一樓的大廳,剛好可以拿來做一個會議室,隻是此時大廳除了三十把椅子,什麼都沒有了。
椅子是王月婷早就想到了的,這些天她隔三差五地到一些鄉親們的家裏,每家買一把椅子,總共湊集了三十把,一把一把地帶到了這裏放好。
所以現在缺的,是一張會議桌。為了能讓每個人都方便地參與會議,這就要求這張會議桌必須是一張能夠同時容納二十多甚至三十個座位的長桌。
“老鐘啊,你和老江帶幾個人,去看看鄉親們家裏有沒有閑置的木材,跟他們買一些,帶回來我們自己弄一個會議桌。”鄧長河說道。
“自己弄會議桌?老鄧,你還會木工不成?”江偉峰問道。
“我不會木工,但有人會啊。”鄧長河說。
“誰啊?我們隊裏還有這等人才?”江偉峰問道。
“老李啊,他家世代都是做木匠的,這手藝活好著呢!”鄧長河說著看向工程兵老李,笑道:“對不對啊,老李?”
“馬馬虎虎啦,不過一做一張長桌也很容易啦!”老李也笑道:“隻要有工具,什麼都能做啦。”
“那就好,我這就去,老李你跟我一起去。”說著,江偉峰便和老李帶著七八個人去了。
鄧長河與王誌毅等人留了下來,到房間裏製定相應的駐村規定,其他人也各司其職,忙碌去了。
鄧長河把方原和馬小明安排進了馬霞她們的後勤組,此時,他們正在打理廚房的事,並準備晚餐。
此時,王月婷又回來了。
“月婷,你怎麼又回來了?”鄧長河問道。
“熱情的鄉親們想要為您們準備一頓豐盛的接風宴,但我說您們一定不會同意的,他們非讓我再來問您們一遍。”王月婷苦笑道。
“月婷啊,讓老鄉給我們做飯這件事非常地不適合,因為一旦開了頭,就很難說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可我們來這裏是為了幫助老鄉,而不是接受老鄉們的幫助的。所以以後啊,千萬不要再讓老鄉們給我們做飯了,尤其是楊阿婆,我知道她是個非常熱心腸的人,所以你要好好地跟她說一說,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她們幫忙的原因。”鄧長河解釋道。不能再依靠鄉親們,尤其在生活上,一切從簡,這是這群老戰士們下鄉扶貧所秉持的首要原則。
“我明白了鄧伯伯,我會好好地跟老鄉們說的,可是我留下來幫忙總可以吧,我也是咱們扶貧隊的一員啊。”王月婷說。
“你當然是我們扶貧隊的一員,還是一員大將,不過呢,你今天實在是太辛苦了,所以你先回去回去休息休息,晚上我們還有事要和你好好商量呢。”鄧長河說。
“那好吧,那我就先回去,晚上再過來。”王月婷說著,和眾人揮手告別。
王月婷回到了楊阿婆家,楊阿婆馬上上前來問她:“月婷啊,我聽講部隊首長們又回來了?”
“是啊,阿婆,鄧伯伯和王叔叔他們帶著扶貧隊又回來了,他們這次啊,打算要在村子裏常駐了,說不幫助我們村子實現脫貧啊,就不回去了!”王月婷開始地說。
“那好啊,他們這次來了多少個人?住在哪裏啊?”楊阿婆問道。
“這一次來了二十六個人,就住在村委旁邊那棟舊樓裏,還有張爺爺家那棟樓裏,在他們來之前啊,我們就已經安排好床鋪啦。”王月婷說。
“那麼多人,他們哪裏夠住,月婷,你讓鄧首長派幾個人過來我家裏住,我這裏還有房間,收拾一下就能住,住的比那裏舒服。”楊阿婆說。
這時,楊阿婆身邊的那幾個阿婆也搶著說說道:“來我們家住,我們家現在就我和老頭子兩個人,空著好多房間,還能住幾個人。”
另一個阿婆也說:“我家房間多,來我家住,飯也在我家吃。”
王月婷見幾個阿婆都那麼熱心,一股熱氣感動心間,隻好解釋道:“阿婆,扶貧隊都已經安排好住宿啦,他們住在一起,工作起來也會方便一些。”
“哦,這樣啊,對了他們吃飯了沒有啊?你跟他們說,讓他們到家裏來吃飯,我馬上就做飯。”楊阿婆說。
“不用了阿婆,鄧伯伯千叮萬囑,說這一次不能再麻煩鄉親們了,他們帶來了鍋具和米糧,會自己做飯吃的。”王月婷解釋道。
“得了得了,我看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見王月婷這麼說,楊阿婆便也不再說什麼,揮手讓王月婷回房間休息。
王月婷對楊阿婆微微一笑,轉身離去,心裏嘀咕著,以前每次想要說服楊阿婆,都要費一番功夫,這一次怎麼那麼快就說服了?
王月婷回到房間,往後一倒,重重地倒在了床上,終於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會兒了,她長舒一口氣,臉上浮現出了微笑。
這段時間,她為了做好迎接老戰士扶貧隊到來的準備,可以說是忙得焦頭爛額,廢寢忘食,臉上的痘痘也長了不少。
而在她的心裏,是多麼期盼著老戰士扶貧隊的到來。
當初是自己主動提出來到望月組做駐村扶貧幹部,可是這都好幾個月過去了,她也沒能幫助鄉親們找到一條更合適的扶貧之路,這讓她多少是有些焦急的。
不過,這也不是說王月婷在村裏所做的一切就完全沒有效果,雖然沒能馬上幫助村民們走上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但她還是下了苦工,為鄉親們做了很多事的。
王月婷幾乎每天都要進行家訪,村裏有近百戶人家,她每天平均家訪一到兩戶,也花了她好幾個月的時間,現在,她已經把整個村子的情況都了解得清楚透徹。除此之外,她更是在方方麵麵給村民們提供幫助,有些孩子在學習上落下了,她連夜給孩子補習;有些獨居的爺爺奶奶生活不便,她也經常上門幫忙;更不用說,隻要她幾乎每天都會和鄉親們一起下到田間地頭,幫助大家幹農活了。
就是靠著這樣一份真誠和努力,王月婷早就已經獲得了全村人的信任,一個單身大姑娘,放棄在城裏舒適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來到這窮鄉僻壤一待就是小半年,誰又能懷疑她隻是來走個過場呢?
現在,這群老戰士們終於來了,也給她帶來了希望,因為她知道,在這群戎馬一生的老戰士身上,蘊藏著無窮的力量,有對這個世界深刻的認知,有對人生深刻的了解,以及對人性深刻的把握。
農村工作自古以來就是一項極其難做的工作,當初誇下海口,以為隻要肯努力,就什麼事都能辦成的王月婷,這段時間其實一直都在不斷地反思,究竟要使出多少的勁力,耗費多少的腦力,才能把綿延了數千年的農村貧困問題給徹底解決?
王月婷隻知道,幾千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想要在這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徹底解決,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同時也明白,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軍人的力量也是無窮的,隻要在黨正確的領導下,把人民和軍人這兩股無窮的力量交織在一起,就一定能發揮出驚人的力量,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