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老戰士老戰士
梁宇寒

第一十二章 出發

王誌毅走進書房,在書桌前坐下,打開了電腦,將這些天在腦海中醞釀的關於扶貧工作的方案擬成了一條條的建議,記在了文檔裏,文檔的題目標為《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工作計劃》。

胡芸麗的作息時間比較早,每天大概十點鐘就要去睡了,這時,她拿著一杯熱牛奶走了進來。

“不要太過操勞了,都退休了還那麼拚命幹嘛?”胡芸麗邊說邊將牛奶放在書桌上。

“沒事,趁著身體好多做點想做的事,等百年之後啊,有的是時間去睡。”王誌毅笑道。

“呸呸呸,胡說八道,總之你悠著點啊,我先去睡了,晚安。”胡芸麗說著轉身離去。

“晚安。”王誌毅朝她揮手道。

王誌毅繼續打字,雖然已年近六旬,而且在部隊裏像他這個年紀會電腦操作的老兵並不多,但王誌毅卻是個電腦高手。

王誌毅最開始學習電腦還是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時候網絡還沒有普及,但王誌毅卻成為了部隊裏最早接觸電腦的人,一開始,王誌毅隻是用電腦在打字寫文件,漸漸地,他發現電腦可以做的事是如此之多,在網絡興起之後,更是將很大的精力用在了學習電腦和網絡上,在那之後,隻要有條件,他便會子啊部隊裏大力推動電腦與網絡的使用,這讓他所在的部隊一直處於信息化的最前沿。

作為一個軍人,很少有人像王誌毅這樣對信息與網絡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王誌毅寫完工作計劃,已是夜深人靜,快十二點了。他打算明天就打印出來,在開會的時候,分給扶貧隊每個隊員一份,好方便討論。

王誌毅拿起那杯牛奶喝了一口,才發現牛奶已經涼了,但他並不介意,一口喝了下去。

王誌毅站起來,給自己的頸椎按了個摩,王誌毅一直都很注重鍛煉與身體的保養,但幾十年伏案工作還是讓他落下了一個很難治愈的毛病——頸椎病。

王誌毅邊給自己按摩,邊在書房裏來回踱步,想事情的時候他總是習慣這樣,就這樣踱了幾分鐘的步,他重又在書桌前做好,接著打開了書桌右邊的抽屜。

抽屜裏,整整齊齊擺放著很多個小盒子,這都是他幾十年來在部隊裏立下戰功獲得的軍功章。

王誌毅打開了一個藍色的盒子,裏邊有一枚特殊的軍功章,是他在汶川救援中立功獲得的。

在軍功章下邊,是一疊厚厚的信,這些信,是包括王月婷在內的很多受到他資助的孩子這十幾年來寄給他的,他們寄來的不僅是對他的問候,是對自己生活的彙報,更是一顆顆赤誠的心。

王誌毅把信拿在手上,一封封地撫摸著,翻到了盒子的最底部,是一疊他與這些孩子們的合照,他從其中抽出了一張,這是一張他與王月婷的合照。

看著王月婷那稚嫩的臉龐,王誌毅不禁又想起了往事。

在所有王誌毅資助的孩子當中,王誌毅最關愛,最心疼的便是王月婷了。

他們的第一次相識,是在十多年前的2008年。

那一年,汶川發生了舉世震驚的大地震,一夜之間,傷亡慘重。一時間災區的通訊幾乎全部斷絕,中央立即做出決定,派遣部隊前往救援。而王誌毅所在的空降旅部隊,便是第一批進入汶川救援的隊伍。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舉國人民的關注和支持下,經過了艱難卓絕的救援,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於將地震的危害降到了最低,但即便如此,在這場大地震中,還是有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也留下了無數的孤兒。

王月婷就是這些孤兒之一,她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當時她隻有十四歲,十個身體單薄瘦弱的女孩,還在上初中,地震的那晚因為住在有著抗震建築的學校而逃過了一劫。

但王月婷的家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她家裏的老房子是幾座簡陋而年久失修的磚瓦房,在一次強震中瞬間倒塌,她的家人們都被埋在了磚瓦中,失去了生命。

在學校劫後餘生的王月婷拖著瘦弱的身體,不顧一路上的危險,全力向家的方向跑去,當她看到整個村子都遭到近乎毀滅性的強震,當她預料將永遠失去家人的時候,竟能強忍著巨大的悲痛,加入到救援的隊伍中。

當時,王誌毅正帶著隊伍在王月婷家所在的村子進行搶險救援,當得知誌願者救援隊伍中這個瘦弱的女孩其實已經失去了所有家人的事後,看著她那張稚嫩卻堅強的臉,忍不住當場淚如雨下。

而這個小女孩,卻主動上前安慰王誌毅道:“叔叔,不要哭,我會堅強地活下去,這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弟弟的在天之靈才會感到欣慰。”

“孩子,不要怕,以後我就是你的親叔叔,我們所有人,都是你的親人。”王誌毅抹掉眼淚說道,並一把將王月婷抱入懷中。

這時候,已經強忍了許久沒有掉一滴眼淚的王月婷,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汶川救援結束後,王誌毅的部隊繼續留下來參與當地的重建工作,當時,有很多軍人都開始資助失去親人的孤兒們,而王誌毅也把王月婷當做了資助的對象。

巧的是,這對忘年交又同姓王,於是王誌毅便真的把王月婷當做侄女來看待,而在王月婷心中,王誌毅也成為了她獨一無二的王叔叔。

王月婷是王誌毅資助的第一個孩子,這些年來,王誌毅不僅包了她上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學費,還會定期地給她一筆生活費。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小小年紀的王月婷非常懂事,一直把王誌毅對她的恩情記在心底,隻要有機會,便會以各種方式報答。

“隻要你能好好成長,長大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去回報社會,幫助別人,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王誌毅說。

王月婷將王叔叔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裏,不僅努力學習,更是早早地就開始賺錢。

王月婷在年滿十六歲的第二天就去做了兼職,她在超市做過促銷,在街頭發過傳單,在咖啡館當過服務生,每個周末,當別的孩子還在睡覺、逛街或是打遊戲的時候,她已經用自己還並不成熟的雙手和汗水來換取勞動的報酬了。

上大學之後,王月婷更是年年都申請到國家獎學金,慢慢地,她接受王誌毅的資助金也越來越少。

“王叔叔,你把這些錢都拿去給其他更需要的人們吧,我現在已經能自力更生了。”大三那年,王月婷對王誌毅說,並從此不再接受王叔叔的資助,因為她已經完全可以自力更生了。

當時,王月婷不僅利用課餘時間去做兼職,拿國家獎學金,還自學成才,成為了一個做PPT的高手,她經常能接到一些企業的單子,幫他們製作高質量的PPT,每個月都能有好幾千的收入。

看著王月婷成長得如此迅速,如此優秀,王誌毅倍感欣慰,於是便接受了王月婷的建議,開始尋找其他需要資助的孩子。

從那之後,王誌毅不管隨部隊到什麼地方駐防,他都會盡量在當地尋找需要資助的孩子,給他們以最大的幫助。

在王誌毅的影響下,部隊裏對貧困學子的資助行為越來越多,而這年來,光是王誌毅一人,所資助的孩子數量就已經有超過十個人了。

如今,這十多個孩子,或成長為了社會的棟梁,或還在學校裏努力學習,而王誌毅資助貧困孩子的善舉,仍在繼續。

因為要資助貧困的孩子們,王誌毅把大部分的工資都花在了上麵,甚至還動用了積蓄,而自己在生活上的開銷卻盡可能地節省。

好在一直都生活在部隊裏,王誌毅平時也不會有太多的開銷,但這麼一來,他對家庭方麵的支持便也少了很多。

王誌毅和胡芸麗有一個獨生女兒,由於胡芸麗留在當地工作,常年和王誌毅分居,因此女兒也就跟著胡芸麗一起生活。

王誌毅每年隻有在休假的時候才能回來見女兒一麵,因此父女倆多少有一些生疏,這些年來,因為常年分隔兩地,王誌毅除了在精神上對女兒盡力表達關心之外,在物質上卻沒能有太多的付出。

女兒在沒結婚前想要買房,王誌毅也沒辦法幫她湊一個首付,最後女兒隻能放棄買房。女兒結婚的時候,王誌毅也沒能送出多少嫁妝。

“爸,到底我是你的女兒,還是他們是你的兒女?你這樣不顧一切地去幫那麼多人,你幫的過來麼!”終於有一次,女兒對王誌毅發泄自己多年來心中的不滿,埋怨他不知道關心自己家裏人,不知享福,卻去幫助一群素不相識的孩子。

但王誌毅卻說:“縱有良田萬頃,日食不過三餐;縱有廣廈千間,夜寢不過八尺。我一天有三頓飯吃了,八尺床睡了,足矣!夠了!多餘的錢應該拿出去幫助他們!”

話雖然這麼說,但王誌毅多少對女兒是有愧的,所以在退休之後,他便開始盡可能地幫助女兒一家,以盡量彌補這些年來對她的虧欠。

當然,王誌毅覺得更加虧欠的人是老伴胡芸麗,因為自己疏於對家庭的照顧,因此照顧家庭的重擔便落在了胡芸麗的身上,王誌毅不止一次地向老伴表達歉意,並承諾用餘生來彌補。

“你啊,我還不了解?要是我阻止你去做這些事,你難道會聽?我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你,要不是知道你是這樣的好人,我倒還不願意加給你呢!”胡芸麗微笑道,其實她對丈夫的行為一直都是理解與支持的,雖然平日裏對王誌毅是這也嫌棄那也嫌棄,可在這些大事上,她一向很佩服老伴的勇氣。

後來,當女兒成為了一個母親之後,漸漸地也轉變了思想,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不讚成也不反對,到最後也全力支持王誌毅的這些善舉!

當淚珠順著臉頰流下,滴在了照片上,王誌毅才發現自己又多愁善感了。

他將臉上的淚痕擦幹,又將照片上的淚水擦幹,才將照片放回到抽屜中。

王誌毅打開電腦,繼續完善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的下一步工作計劃,盡管已是深夜,但他做起這些事來卻毫不覺得疲倦,就像他這些年來一直資助貧困孩子一樣,隻要覺得所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王誌毅就會全力以赴,無怨無悔。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