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5章

李榮濤在倉庫裏反複確認完凝水符的水質和出水量,才敢給王主任回消息。他沒敢把話說得太滿,隻說“能解決中小型區域的短期缺水問題,可先找個小範圍區域試錯”——畢竟剛接觸跨位麵水利生意,步子邁太大容易出岔子。

王主任很快回複,說國內西北有個叫“月牙村”的村子,村裏的蓄水池幹了快半個月,村民要去三公裏外的河溝挑水,水質還渾濁。村裏湊了點錢,想找個低成本的補水辦法,問李榮濤能不能去試試,酬勞給兩萬塊人民幣。

李榮濤算了算:一張凝水符半塊下品靈石(50塊人民幣),出四五十萬升水,月牙村的蓄水池容量也就三萬升,一張符足夠了,成本50塊,酬勞兩萬塊,淨利潤近兩萬,這生意劃算。他立刻答應下來,當天就收拾行李——一個背包,裝著一張凝水符、一塊下品靈石、幾件換洗衣物,還有之前剩下的水質檢測試紙。

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又轉了兩趟長途汽車,李榮濤才到月牙村所在的縣城。村裏派來接他的是村支書老周,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見到他第一句話就是:“李同誌,可算把你盼來了!再沒水,村裏的幾畝蘋果樹都要枯死了。”

老周開著三輪摩托車,載著李榮濤往村裏趕。路上全是坑坑窪窪的土路,車開得顛顛晃晃,兩邊的土地幹裂著,露出深深的紋路,偶爾能看到幾棵耐旱的沙棘,葉子也蔫蔫的。“去年冬天沒下雪,今年春天又沒下雨,蓄水池幹了,河溝裏的水也快見底了,村民們挑水要排隊,還得沉澱半天才能用。”老周歎著氣說。

到了村裏,李榮濤第一眼就看到了村頭的蓄水池——那是個用石頭砌的圓形池子,直徑大概十米,深兩米,池底的泥土幹裂成了一塊塊,像烏龜殼一樣。幾個村民正背著空水桶往村外走,看到老周帶著陌生人來,都好奇地圍了過來。

“這是城裏來的李同誌,有辦法給咱們蓄水池補水。”老周喊道。村民們頓時炸開了鍋,有人興奮,有人懷疑:“就這麼個年輕人,能有啥辦法?之前來的水利隊都說得打深井,要幾十萬呢。”

李榮濤沒辯解,走到蓄水池邊,從背包裏掏出凝水符和下品靈石。他先讓老周找了個空水桶,然後將靈石貼在符籙旁,默念催動口訣。下一秒,符籙上的水滴符文亮起,一道清亮的水流從符紙中噴湧而出,“嘩啦啦”灌進水桶裏。

“真出水了!”村民們驚呼起來,圍得更緊了。李榮濤把水桶遞給旁邊的一個大爺:“大爺,您嘗嘗這水幹淨不。”大爺接過去,喝了一口,眼睛一亮:“甜!比河溝裏的水甜多了,還幹淨!”

陳博士之前給李榮濤寄了個簡易水質檢測儀,他當場檢測了一下,儀器顯示水質達到直飲標準,不含雜質和有害細菌。老周見狀,趕緊指揮村民:“快!把蓄水池的閘門關好,讓李同誌往池子裏放水!”

李榮濤走到蓄水池邊,重新催動凝水符。水流像一條銀色的小瀑布,源源不斷地注入蓄水池。村民們圍著蓄水池,有的拿著瓢接水喝,有的用桶把水提回家,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老周一邊看著水位上升,一邊給李榮濤遞水:“李同誌,歇會兒喝口水,不急,慢慢放。”

水流持續了大概一個小時,蓄水池的水位上升到了一半,李榮濤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一萬五千升水,足夠村裏用半個月了。他收起用完的凝水符,對老周說:“周書記,水夠了,剩下的水還能再用半個月,要是後續還需要,提前跟我說。”

老周握著李榮濤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李同誌,太感謝你了!這兩萬塊錢你一定要收下,要是沒有你,咱們村的蘋果樹就完了,村民們也得繼續挑臟水喝。”他從口袋裏掏出一遝現金,塞到李榮濤手裏。

李榮濤接過錢,心裏有點暖——這是他用凝水符在地球賺的第一筆錢,雖然不多,但比賣打火機、玻璃杯更有意義。他數了兩千塊出來,遞回給老周:“周書記,這兩千塊您拿著,給村裏買點水管,把蓄水池的水引到各家各戶,方便大家用水。”

老周推辭了半天,最後還是收下了,非要留李榮濤在村裏吃頓飯。飯桌上,老周說:“隔壁的白楊村也缺水,我跟他們村支書提了你的事,他們也想請你去補水,酬勞給一萬八,你看行不?”

李榮濤想了想,答應下來:“行,明天我就去白楊村,不過得麻煩您跟他們說,我隻帶了一張凝水符,隻能補一萬多升水,夠他們用半個月的。”

第二天,李榮濤去了白楊村,用同樣的方法給村裏的蓄水池補了水,拿到了一萬八的酬勞。離開白楊村的時候,村裏的村民們給了他一袋子自家種的小米和幾個蘋果,說:“李同誌,沒啥好東西給你,這點心意你收下。”

回到縣城,李榮濤算了算賬:兩張凝水符成本100塊人民幣,賺了三萬六,淨利潤三萬五千九。雖然比之前想的“跨國大訂單”少,但勝在穩妥,還積累了口碑。他給王主任發了條消息,說月牙村和白楊村的補水問題解決了,要是有其他缺水的村子,還可以找他。

王主任很快回複,說有個鄉鎮的小學,食堂用水緊張,想請他去補一次水,酬勞給一萬五。李榮濤當即答應下來,又在縣城買了些東西——十斤精製鹽、五斤白砂糖、兩箱巧克力,這些在修仙界都是稀缺貨,尤其是精製鹽,修仙界的鹽都是粗鹽,雜質多,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處理完地球的事,李榮濤帶著賺來的錢和采購的商品,回到了清河坊市。他先去了符籙鋪,找藍袍掌櫃買凝水符:“掌櫃的,再給我來十張凝水符,我上次用著挺好,這次多買點備用。”

掌櫃的笑著說:“道友上次買了兩百張,這次怎麼隻買十張?是不是用不上了?”

李榮濤解釋道:“不是,我這次是先試試水,要是需求多,下次再大量采購。對了,掌櫃的,你要不要看看我帶的凡俗商品?這是精製鹽,比修仙界的粗鹽幹淨,還有白砂糖和巧克力,都是凡俗界的零食。”

掌櫃的拿起一小包精製鹽,打開嘗了嘗,眼睛一亮:“這鹽確實比粗鹽好吃,還沒雜質!道友,你這精製鹽怎麼賣?我先跟你買十斤,要是好賣,我再跟你批量要。”

李榮濤心裏一算,精製鹽在地球成本兩塊錢一斤,在修仙界賣0.1塊下品靈石(10塊錢)一斤,利潤五倍。他笑著說:“掌櫃的,精製鹽0.1塊靈石一斤,十斤就是1塊靈石;白砂糖0.15塊靈石一斤,巧克力0.2塊靈石一盒。”

掌櫃的爽快地付了靈石,買了十斤精製鹽、五斤白砂糖和十盒巧克力。李榮濤拿著賺來的靈石,又去了靈植閣,買了二十斤靈米(2塊下品靈石)——靈米在修仙界是普通主食,但在地球肯定是高端食材,他想帶回地球試試市場反應。

回到地球倉庫,李榮濤看著手裏的靈石和賺來的人民幣,心裏有了新的計劃:先在國內的缺水村莊和鄉鎮做“小額水利服務”,積累口碑和資金;同時把地球的精製鹽、白砂糖等商品賣到修仙界,賺取靈石;等資金和資源多了,再考慮擴大規模,比如給修仙界的靈植田提供灌溉服務,或者把修仙界的靈米、靈草賣到地球。

他打開電腦,開始整理這段時間的收益和成本:凝水符成本100塊,賺了三萬六;賣精製鹽、白砂糖和巧克力賺了2.5塊靈石(250塊人民幣);買靈米花了2塊靈石(200塊人民幣)。淨利潤三萬六千三百塊,雖然不多,但生意已經步入正軌,未來可期。

窗外的陽光照進倉庫,落在堆積的商品上,李榮濤伸了個懶腰——跨位麵生意這條路,雖然剛開始走得慢,但每一步都很紮實,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肯定能做出一番成績。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