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辭掉大城市的工作,回老家開了家小公司。
想著員工大多是鄰裏鄉親,為方便他們,便定下了 “不打卡、彈性工作” 的規矩。
活兒幹完就能走,忙的時候晚點來也無妨。
起初一切都順順利利,直到新來的員工在網上控訴:
“天天忙到夜裏十一點才下班,無良老板一分加班費都不給!”
“回家時女朋友早睡著了,再這麼熬下去,對象都要跑了!”
帖子一發酵,老員工們也被說動了,紛紛來找我提意見。
我經過連夜反思,第二天一早就宣布:
取消彈性工作製,嚴格執行新的考勤製度——早8晚6按時上下班打卡,一分一秒都不能差!
......
五年前,我還在上海一家上市互聯網公司擔任副總經理。
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我毅然回到家鄉創業。
憑借之前攢下的客戶資源,我開了一家小互聯網公司,業務也是源源不斷。
雖然本地人才水平自然不能和魔都相比,但我相信員工是最寶貴的資源,隻要我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我給員工的薪酬在本地絕對算得上頂尖了,因此不斷有從一線城市返鄉的精英加入公司。
除此之外,我知道年輕人都喜歡晚睡早起,所以也照搬了一線城市互聯網公司的考勤製度:彈性上班。
員工可以自由選擇上下班時間,並且不要求打卡,隻要自覺每天完成工作就行。
員工都很感激我,都說幸好陸總是從一線城市回來的,就是尊重人才。
大家也很自覺遵守紀律,雖然不用打卡,但也都在0點前到崗。
我們公司雖然人數不多,但連續三年上榜“本地好企業”榜單,是外界人人羨慕的“神仙公司”。
直到張誌遠來上班。
張誌遠是剛招進來的員工,四十歲左右。一般公司是不會招這個年齡的,但是他麵試的時候坦言家庭負擔重,需要工作養家糊口,如此忠厚老實,我就破例留了下來。
沒想到卻反手捅了我一刀。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時候,我給大家介紹公司福利製度,張誌遠舉手提問:“陸總,咱們彈性上班,會不會有人鑽漏洞啊 ?”
我笑著擺擺手:“公司信任大家,真要是有事隨時請假,也沒必要鑽漏洞。”
月底發工資前,人事經理陳麗來到我辦公室:“陸總,誌遠最近有點不正常。”
“怎麼了?”
“這兩天找他辦手續總是找不到,一問同事說他都是下午來。”
陳麗說:“我去問了他部門經理,誌遠也沒請假,最近工作進度總是拖後腿。”
我沒有多想,安排她去了解下情況,是否是家裏有困難需要幫助。
本來以為這隻是一件小事,沒想到,有一天突然收到朋友的信息:“陸曉堂,是不是最近項目很趕啊?”
我被問的一頭霧水,“還好吧,我們這項目進度一直都那樣,沒有特別趕工。”
“哦,那就奇怪了。網上有人說你們公司天天加班,也沒有加班費。你趕緊看看是啥問題。”
我立刻掛完電話搜了一下。原來是在一個微博發起的#黑心資本家#曝光活動中,有人點名了我們公司,每天都有很多人加班到深夜,還沒有加班費。
他曬出了一張帶有時間水印的照片,我看了下是上周四晚上十點左右,公司辦公區燈火通明,一群年輕人對著電腦聚精會神。照片還著重拍了幾杯咖啡,配的文字殺人誅心:“你見過深夜十點的月亮嗎?可憐的打工人,就靠著咖啡給資本家賣命。”
可是我記得很清楚,那晚是幾個年輕人說反正回家沒啥事,幹脆在公司打幾場遊戲比賽,我還興致勃勃的在另一邊觀戰。這個拍照片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那就是故意在黑我們。
隨便點開幾個評論看了更是讓我眼前一黑,清一色罵我資本家,祝公司早點倒閉的。
塔麻德。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還沒等我安排調查,陳麗就跑到我辦公室了。
“不好了,陸總,勞動局打電話來讓咱們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