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武場上的人群漸漸散去,方才那場驚心動魄的對決所帶來的震撼,卻如餘波般在眾人心中久久回蕩。
宋青書沒有理會那些或敬畏或探尋的目光,他獨自一人,緩步走向紫霄宮後的一處僻靜水榭。
那裏,一池碧水,幾竿翠竹,是他平日靜思之地。
他需要消化方才與丁敏君一戰的所得,更需要梳理玄鑒盤中刻錄下的那驚鴻一瞥的太極真意。
水榭臨風,他憑欄而立,望著池中自在遊弋的錦鯉,心境如洗。
一陣極輕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帶著幾分猶豫,在離他數步之遙的地方停下。
宋青書沒有回頭,隻是平靜地開口:“周姑娘有事?”
身後是一陣短暫的沉默,隨即,一個清冷而略帶遲疑的聲音響起:“宋師兄......我......我是來代我丁師姐,向你道歉的。”
宋青書轉過身,看到了那張清麗絕俗的臉龐。
月白風清,水漾眉梢。
周芷若站在那裏,微風拂動著她淡綠色的裙擺,讓她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株在風中搖曳的青蓮,美麗,卻也帶著一絲疏離與脆弱。
她的眼神很複雜,有歉意,有好奇,還有一絲她自己也未曾察覺的探尋。
“丁師姐隻是性子急了些,並無惡意,還望宋師兄不要放在心上。”她微微垂下眼簾,聲音低了下去。
宋青書笑了笑,那笑容溫和而幹淨,不帶半分雜質。
“勝負乃兵家常事,切磋而已,何來道歉之說?”他看著她,目光坦然,“況且,丁師姐的劍法,確實淩厲。若非我僥幸,勝負尚未可知。”
這番話,讓周芷若有些意外。
她抬起頭,清澈的眸子對上宋青書的視線,發現那裏麵沒有絲毫勝利者的驕傲,也沒有半分虛偽的客套,隻有一片澄澈的真誠。
她忽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氣氛一時有些安靜,隻有風過竹林的沙沙聲。
“周姑娘似乎有心事。”宋青書主動打破了沉默,他的語氣不是盤問,更像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是因為丁師姐,還是因為別的事?”
周芷若的肩膀微微一顫,她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袖,貝齒輕咬下唇,片刻後才低聲道:“我隻是......有些不解。宋師兄方才明明可以一招製勝,甚至可以......可以讓她當眾出醜,為何最後卻手下留情?”
在她從小接受的教育裏,對敵須狠,除惡務盡。
像宋青書這般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做法,是她從未見過的。
“為何要讓她出醜?”宋青書反問,語氣平靜,“武當與峨眉同屬正道,今日之會,是友非敵。切磋的目的,在於印證武學,交流心得,而不是為了分出高下,更不是為了羞辱對手。”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遠方的雲海,聲音變得悠遠了些。
“劍是凶器,武功是殺人技。但學武之人,若心中隻有勝負與殺伐,那與山間的野獸何異?我武當祖師曾言,武學之道,首在修心。心正,則劍正。心有仁恕,則劍有分寸。”
這番話,像一記記鐘磬,輕輕敲在周芷若的心頭。
她自小在峨眉山長大,師父滅絕師太教導她的,永遠是門派榮辱,永遠是對魔教的刻骨仇恨。
她的世界,非黑即白,涇渭分明。
她從未想過,武功之後,竟還有這樣一番道理。
“可......可若對敵人也心存仁恕,豈不是婦人之仁?”周芷若忍不住辯駁道,這幾乎是她刻在骨子裏的信條。
“那要看敵人是誰,又要看何為仁恕。”宋青書轉回頭,認真地看著她,“對那些濫殺無辜、作惡多端的匪徒,自然要以雷霆手段,這是懲惡。但對那些隻因立場不同、或是受人蒙蔽的對手,若能以德服人,化幹戈為玉帛,豈非比一味殺戮更好?這便是揚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鋤強扶弱。”他緩緩說道,“但這‘鋤’與‘扶’之間,存乎一心。若心中隻有一把劍,那便隻能看到敵人。若心中裝著天下,裝著百姓,才能看清是非曲直,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手中的劍,究竟該為何而揮。”
周芷若徹底怔住了。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她喃喃地重複著這句話,隻覺得眼前仿佛被推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門外是她從未見過的廣闊天地。
她看著眼前的宋青書,那張俊朗的麵容在夕陽的餘暉下,仿佛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光。
他明明年紀與自己相仿,可那份見識與胸襟,卻比她見過的許多長輩還要深遠。
他不再是那個隻會跟在她身後大獻殷勤的輕浮少年,也不是那個鋒芒畢露、不可一世的武當第一。
他像一位真正的得道者,溫潤如玉,淵深似海。
“宋師兄......”周芷若的聲音裏,不自覺地帶上了一絲敬意,“你......你一直都是這麼想的嗎?”
宋青書啞然失笑,搖了搖頭:“當然不是。我以前也和你一樣,覺得武功就是為了打敗別人,為了爭強好勝。”
他像是想起了什麼有趣的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我小時候偷懶,不愛紮馬步,覺得那是笨功夫。七師叔罰我對著一棵鬆樹練拳,一練就是一個月。我當時滿心不忿,每天都盼著那棵樹被我打死。”
周芷若被他這孩子氣的說法逗得“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這一笑,如冰雪初融,春暖花開,讓她那素來清冷的臉龐,瞬間生動了起來。
她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忙收斂笑容,臉頰泛起一抹淡淡的紅暈。
宋青書毫不在意,繼續道:“可是一個月後,我發現那棵鬆樹依舊挺拔,反倒是我自己,拳頭硬了,下盤穩了,心也靜了。從那時起我才明白,練武,其實是在跟自己較勁。戰勝自己的浮躁、懶惰和怯懦,比戰勝一百個敵人更重要。”
這番樸實無華的話語,卻比任何高深的道理都更能打動人心。
周芷若靜靜地聽著,她仿佛能看到那個倔強的小小少年,對著一棵大樹揮汗如雨的模樣。
真實,而又鮮活。
這與她那充滿了戒律、仇恨與壓抑的成長經曆,是何等的不同。
她看著宋青書,心中那圈漣漪,已經擴散成了滔天的波瀾。
就在此時,宋青書的意識海深處,那枚靜靜懸浮的道源玄鑒盤,忽然微微一顫。
一縷極其微弱、卻精純無比的金色氣息,從虛無中誕生,緩緩融入了玉盤之中。
玉盤上那些晦暗的紋路,似乎因此亮了那麼一絲絲。
【檢測到關鍵人物(周芷若)命運軌跡發生重大偏轉......】
【獲得初縷‘本源’之力......】
【道源功能解析進度:0.01%】
宋青書心中一動,臉上卻不動聲色。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這番話,已經在周芷若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完全不同的種子。
“時辰不早了,師尊她們該等急了。”周芷若回過神來,臉上帶著一絲不舍,對著宋青書盈盈一福,“今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宋師兄指點。”
這一次,她的敬意發自肺腑。
“周姑娘客氣了。”宋青書微笑著還了一禮。
看著周芷若轉身離去的背影,宋青書的目光平靜而深遠。
他知道,改變命運的棋局,他已經落下了至關重要的一子。
然而,當他回到紫霄宮大殿前時,卻發現氣氛已然不對。
所有人都聚集在殿外,宋遠橋、俞蓮舟等人臉色鐵青,而滅絕師太則是一副看好戲的冷漠神情。
殿前,丁敏君正指著宋遠橋,聲音尖利,充滿了怨毒與挑釁。
“宋大俠,我倒是想請教一下!貴派前日擒住那冒充明教的匪徒,為何不當場格殺,以儆效尤,反而要扭送官府?莫非在貴派眼中,魔教妖人的性命,也值得憐憫麼?”
她輸了比武,便要從道義上找回場子,將矛頭直指武當派的立派之本!
“我聽說,此事還是宋大俠您親自下的令!”
丁敏君的目光如毒蛇般,死死地盯住宋遠橋,一字一句地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