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3章

晨光熹微,薄霧如紗,演武場上的空氣清冽得仿佛能洗滌人的肺腑。

莫聲穀的目光中帶著一絲探尋,他收劍而立,劍尖的寒芒在初陽下斂去,隻餘下一泓秋水般的沉靜。

他看著不遠處的宋青書,這個平日裏恨不得將“天之驕子”四個字刻在臉上的師侄,此刻卻安靜得像一塊被溪流衝刷多年的頑石。

“青書,這麼早?”莫聲穀的聲音打破了寧靜,平淡中藏著一絲考量。

宋青書躬身行了一禮,姿態謙恭,無懈可擊:“弟子見過七師叔。昨夜偶有所感,自覺根基不穩,想來演武場上靜心打熬一番氣力。”

他沒有提新練的拳法,更沒有展露分毫。

藏鋒,是他為自己定下的第一準則。

莫聲穀聞言,眼中的詫異更濃。

他緩步走近,腳步無聲,如同狸貓踏雪。

他停在宋青書麵前,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他這副沉穩皮囊下的真實想法。

“哦?你往日練功,最重招式變化,何時開始在意這枯燥的打熬功夫了?”

這句問話,帶著明顯的試探。

宋青書坦然迎著他的目光,神色誠懇:“弟子前些時日心境浮躁,一味追求招式精妙,卻忽略了內功才是根本。正如師叔昨日所言,根基不牢,樓閣傾塌隻在旦夕。弟子愚鈍,昨日才幡然醒悟,想從本門最基礎的吐納心法開始,重新修煉。”

他頓了頓,再次躬身,語氣中帶著一絲請教的意味:“還請七師叔不吝賜教,指點弟子《武當入門心法》中的關竅。”

此言一出,莫聲穀徹底愣住了。

《武當入門心法》,那是給新上山的道童啟蒙用的,宋青書早在十年前就已倒背如流。

以他今時今日的修為和地位,回頭去請教這最淺顯的功夫,無異於一個秀才去問夫子“一”字怎麼寫。

這若是傳出去,隻怕會淪為整個武當山的笑柄。

可眼前的宋青書,神情沒有半分偽裝,那雙清亮的眸子裏,滿是求索的真誠。

莫聲穀沉默了片刻。

他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從未真正認識過這個看著長大的師侄。

浪子回頭,難道真能在一夜之間發生?

“好。”莫聲穀終於吐出一個字,神色複雜地看著他,“難得你有這份決心。武學之道,返璞歸真,未嘗不是一條正途。你且將心法第一層‘龜息吐納’的行功路線演練一遍,我看看。”

“是。”

宋青書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在原地盤膝坐下,闔上雙眼,五心朝天,呼吸瞬間變得悠長而微弱,仿佛陷入了深度的沉眠。

一縷縷白氣自他口鼻間吞吐,凝而不散,宛如兩條細小的白蛇,在他身前盤旋嬉戲。

莫聲穀的瞳孔微微一縮。

這一手吐納的功夫,氣息綿長,控製入微,哪裏還有半分初學者的生澀?

分明是已經浸淫此道多年的火候!

他究竟是藏拙多年,還是真的在一夜之間脫胎換骨?

莫聲穀心中疑雲翻湧,但麵上卻不動聲色。他靜靜地看了一炷香的功夫,才緩緩開口:“氣息沉穩,意守丹田,做得不錯。隻是氣走‘膻中’時,略有急躁,當如春蠶吐絲,連綿不絕。”

“多謝師叔指點!”宋青書立刻收功,起身長揖,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感激與欣喜。

這一番晨練請教,一直持續到天光大亮,演武場上人影漸多。

宋青書始終保持著謙遜好學的姿態,而莫聲穀也極有耐心地指點著那些在他看來早已不是問題的“問題”。

當宋青書告辭離去時,莫聲穀望著他的背影,久久不語。

他知道,從今天起,他需要重新審視這個武當第三代的第一人了。

接下來的日子,宋青書徹底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

他不再像過去那樣終日閉門苦修,或是四處找師兄弟切磋比試。

他開始主動承擔門中的雜務。

清晨,他會和最普通的弟子一起,在三清殿前打掃庭院,將每一塊青石板都擦得光可鑒人。

上午,他會去藏經閣,幫著整理道藏,一坐就是幾個時辰。

他不再隻看那些高深的武學秘籍,反而捧著道家的典籍和武當曆代先輩的修行心得,看得津津有味。

下午,他則會去後山的藥圃。

武當四俠張鬆溪精通算學與庶務,藥圃便歸他管轄。

宋青書主動請纓,幫忙照料那些草藥。

他並不懂藥理,卻用上了來自後世的知識,將藥圃按照草藥的生長習性重新規劃,分門別類,甚至還設計了一套引流灌溉的微型水渠。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改動,卻讓整個藥圃的打理效率提升了數倍。

這一切,自然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

“這個青書,最近倒是轉了性子。”張鬆溪站在藥圃旁,撚著胡須,看著那個正在田壟間認真除草的身影,對身旁的莫聲穀笑道。

莫聲穀點了點頭,目光深邃:“是啊,像是變了個人。鋒芒盡斂,踏實得......有些不像他了。”

“嗬嗬,不管像不像,終歸是好事。”張鬆溪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前幾日我考校他算學,發現他思路之奇,竟遠勝於我。這孩子,以前是被虛名給耽擱了。”

兩位師叔的對話,宋青書自然無從知曉。

他隻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地重塑形象,積攢人望。

白日的勤懇與謙遜,是演給所有人看的戲。

而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真正屬於他的修行,才剛剛開始。

“進入,武學空間。”

意識沉入那片熟悉的虛無,宋青書立刻盤膝而坐。

外界一夜,空間七日。

這寶貴的時間,他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在招式上。

他所有的心神,都投入到了內功的修煉之中。

《武當入門心法》!

這門在外人看來早已不適合他的基礎心法,在道源玄鑒盤的解析下,卻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麵。

【心法原理:模擬天地氣息流轉,引氣入體,煉化為內力,儲於丹田。】

【檢測到三十七處可優化節點......】

【優化方案:調整行功路線,與人體一百零八處大穴相合,提升煉氣效率三成......】

在玄鑒盤的輔助下,宋青書修煉的早已不是原本的入門心法,而是一門被優化到極致、專屬於他體質的《真·武當入門心法》!

空間內,時間飛逝。

第一天,他丹田內的氣感由一絲微弱的熱流,壯大為一小股溪流。

第三天,溪流彙聚,開始在經脈中奔騰,發出細微的聲響。

第七天,當他在空間中的修煉結束,意識回歸本體時,那股內力已經壯大到如同小河一般,雄渾而精純,在奇經八脈中按照最優化的路線周天運轉,生生不息!

外界僅僅一夜,他的內力修為,至少增長了過去三個月的苦修之功!

“還不夠!”

宋青書睜開眼,眸中精光一閃而逝。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內力的增長速度雖然恐怖,但已經開始觸碰到一層無形的壁障。

入門心法,終究隻是入門心法。

它的上限太低,就像一條狹窄的河道,已經容納不下他日益壯大的內力洪流。

他需要更高級的內功心法。

但這種東西,不可能直接開口去要。

那會瞬間讓他數日來辛苦建立的沉穩形象毀於一旦。

“內功的瓶頸,或許......可以通過招式的演練來衝破。”

宋青書的腦中飛速盤算。

武當武學,內外兼修,招式與內力本就是相輔相成的。

高明的招式,本身就蘊含著獨特的氣血搬運法門。

他白天在藏經閣,早已將《武當長拳》、《繞指柔劍》、《神門十三劍》等所有他能接觸到的三代弟子武學,統統刻錄進了玄鑒盤。

或許,他可以借著請教招式的名義,去觸碰更高層次的武學,從中解析出更精深的內力運行法門!

這個念頭一生起,便再也無法遏製。

他需要一個完美的借口,一個既能讓他接觸到武功,又符合他如今“勤奮好學、但根基尚淺”人設的借口。

有了!

宋青書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他翻身下床,整理好衣冠,推開房門,毫不猶豫地朝著後山的方向走去。

那裏,是四師伯張鬆溪的居所。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