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爸的通話不歡而散後,手機總算消停了一陣子。
我以為他們終於明白我的決心,打算放棄了。
可沒想到,半個小時後,屏幕又亮了,這次是我媽發來的一條長長的微信語音。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開了。
我倒想聽聽,碰了釘子之後,她又想出了什麼新說辭。
語音一播放,傳來的卻不是歇斯底裏的哭喊,而是帶著疲憊和委屈的聲音。
“小雅,媽媽知道你生氣了。你別怪爸爸,也別怪妹妹,都是媽媽的錯。”
她先是給自己定了罪,這倒是讓我有些意外。
“媽媽養你們兩個不容易,從小到大,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你妹妹那個性格,你也知道,從小就要強,愛麵子,在外麵一點委屈都受不得。我這不是怕她在男朋友麵前吃虧嘛。”她頓了頓,歎了口氣,“你不一樣,你從小就懂事,能吃苦,媽媽知道你堅強。”
我聽著這話,隻覺得可笑。
我的懂事,不就是被他們逼出來的嗎?
她還在繼續說:“小雅,你別覺得媽媽偏心。我在你妹妹身上花錢,也是為咱們這個家好啊。你想想,她長得好看,嘴又甜,以後要是能找個條件好的男朋友,嫁得好了,不也能幫襯家裏嗎?她過得好了,最後不也是能幫襯你這個姐姐嗎?這就算是一種投資,你懂不懂?”
我立刻想起了高二那年。
我憑著全校第一的成績,拿到了一個去省裏參加物理競賽的名額。
班主任說我很有天賦,隻要去參加集訓,很有可能拿獎,這對以後高考自主招生有很大幫助。集訓費要三千塊錢,對於當時我們家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但也不是完全拿不出來。
我興高采烈地把通知書拿回家,我媽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就放在了桌上。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嫁人。再說了,去參加那個什麼競賽,萬一拿不到獎,這錢不就打水漂了?”
我急得快要哭了,跟她解釋這個機會有多難得。
她卻不耐煩地擺擺手:“家裏沒錢。這錢,我要留給你妹妹報鋼琴班,學點才藝,陶冶一下情操,以後嫁人都有底氣。”
後來,妹妹的鋼琴班隻上了不到三個月,就因為她嫌練琴太苦,手指疼而放棄了。
那台為了陶冶情操買回來的鋼琴,現在還在老家的客廳裏放著,上麵蓋著一塊布,積滿了灰塵。
可我那個被放棄的競賽機會,卻再也沒有回來過。
想到這裏,我拿起手機,直接打了一行字過去:“你的投資失敗了。妹妹的鋼琴已經落灰了。”
發完這句,我直接把她也拉進了黑名單。
我不想再聽她那些自私又荒謬的投資理論了。
在她的賬本裏,我的前途是可以隨時舍棄的消耗品,而妹妹那張漂亮的臉蛋,才是她壓上全部賭注的績優股。
我以為把我媽也拉黑之後,這場鬧劇總該告一段落了。
沒想到,她們把戰場從微信群和電話,直接轉移到了更廣闊的社交網絡上。
第二天中午,我正在公司茶水間泡咖啡,一個關係還不錯的同事突然拿著手機快步走了過來,她把屏幕懟到我麵前,表情又驚訝又同情。
“林雅,你看,這是不是你妹妹?她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
我湊過去一看,是我妹林琪的小紅書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