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前,我報名了一檔名為“祖國花朵”的育兒直播秀。
節目組不可置信的確認了好幾遍信息:
“你是說,你八歲的兒子是個慣偷,一個月將近要偷二十幾次東西?並且你的老公還縱容他,享受這些孩子偷回來的東西嗎?”
我再次慎重點頭,在內容保證書一欄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可直播開始,全網惡評卻向我湧來:
“這煞筆瘋了吧?想獻祭家人的清白來起號嗎?怎麼會說自己八歲的兒子是慣偷呢,我看她那個萎靡不振的樣子,才像個神經病。”
“搞沒搞錯啊,自己生下來的孩子,有必要對他那麼狠嗎?全網曝光?孩子小時候,有點小偷小摸的壞習慣很正常吧。”
我頂著壓力和謾罵,將隱形攝像頭安裝到了家裏。
既然法律拿慣偷兒子沒辦法,那我就請全網來製裁。
八歲的兒子晨晨一回家,就背著書包往臥室裏鑽,連口水都不喝。
他的眼神極其興奮,額頭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渾身的呼吸,都因為過度緊張而微微顫抖著。
晨晨往日幹癟的小書包,現在裝的鼓鼓囊囊的。
我見兒子那興奮的樣子,一眼就能猜到,晨晨肯定是又從學校,或者商店偷什麼東西帶回家了。
從去年開始,他就陸陸續續將一些陌生的物品偷回家。
學校老師和樓下便利店的老板,幾乎成為了我轉賬賠償的常客。
我一個月四千出頭的工資,超過三千都用在了,賠償兒子偷回來的東西上。
他這個月,已經偷過不下十幾次了。
道歉的信息,被我熟練的寫成模板,谘詢賠償金額,上門道歉,彎腰鞠躬。
這套流程,這一年,我經曆了不下百遍。
兒子的床底下,堆滿了偷來的東西,有玩具,零食,衣服,甚至過分的是,還有女性用品和各色的內衣褲。
我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我八歲的兒子,真的成為了一個“慣偷”。
出於母親的責任感,我一個箭步衝上去攔住了兒子,一隻手抓住了他的書包,語氣果決道:
“讓我檢查一下,你的書包裏裝著什麼!”
晨晨聽到我的要求,臉色立馬漲得通紅,他使勁將書包扯了過去,力氣之大,幾乎要將我掀翻:
“你死一邊去,黃臉婆憑什麼管我!”
口袋裏的手機開始發熱,見此情景,直播間數萬的觀眾往裏湧入:
【好家夥,這就是拿孩子打窩的那個媽媽嗎?好窒息啊,用孩子換流量,就為了成為互聯網網紅嗎?無語了。】
【哎,小時候我爸媽也這樣,什麼都不說,就誣賴我,還隨意翻我的書包和筆記本。】
【這種人怎麼配當媽的?不如一根繩子吊死算了,什麼證據都沒抓到,嘴皮子一碰就是誣陷。】
晨晨麵色不改,對著我繼續咒罵:
“賤人死一邊去啊!你憑什麼誣賴我?”
“你就是網上說的那種東亞病態父母,連尊重小孩的隱私都做不到!你憑什麼看我書包?你有什麼資格呢!”
“原生家庭是我一輩子的痛,你隻是我生物學上的媽,管的別太寬!”
老公王明打開門,剛回家,就見到我和兒子,麵紅耳赤站在客廳爭吵。
他不耐煩的扯了扯外套,臉色瞬間冷了下來。
不問原由,就開始厲聲嗬斥我:
“你這個當媽的,能不能不要那麼惡心,每天就是懷疑兒子幹壞事,你要是有神經病,就去看看醫生。”
說完,不等我回應,他轉過頭,用父子倆的獨屬暗號,朝晨晨眨了眨眼睛,安慰他道:
“沒事兒子,去玩吧,你媽她就是個精神病,她有臆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