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賬本上記著一桶奶粉六百,而我隨手就多給了她兩百塊錢。
我媽卻白了我一眼:“不就手抖多拿了兩張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她的語氣滿不在乎,可我讓她還錢的時候,她卻死死捂住自己的口袋。
“多給這兩百塊錢也是你這個當女兒的該孝敬母親的,還好意思要回去,你真是計較到臉都不要了。”
聽到這話,我不由得笑了。
“親母女明算賬,這話也不知道是誰說的?”
每次她幫家裏買東西,我都會多拿些錢報銷給她,她會當麵把錢數清楚,多了就嗯一聲,默默把錢都拿著。
有一次買了包鹽,就花了兩塊錢,她不用手機支付,而我也沒有兩塊錢的現金,於是跟她商量下次買別的一起報銷。
她卻死活不肯,拉著我不讓走,鐵麵無私道:
“親母女明算賬,萬一你下次不認了我找誰說理去?”
最後給了她一張整鈔她才滿意。
現在她又不認了,把雙標演繹得淋漓盡致。
“找你報銷,就像做生意,得公事公辦,你多給我的,隻能算是小費,是孝敬我這個當媽的,哪有再要回去的道理!”
我媽說得理直氣壯,聽得我連連點頭。
“既然你說是做生意,那我們就在商言商吧。”
好好的母女私事,她非要扯到賬目問題,可她忘了,我是審計出生。
我回過頭從她包裏翻出記賬本,當著她的麵讀了出來。
牛肉一斤八十,一隻雞三百,還有今天的奶粉六百......
“你是去香港買的東西嗎?”
我媽以為我是個都市麗人,不懂菜市場的行情,實際上,之前的保姆阿姨為了避嫌,每次買菜都會把價格拍照給我。
更別說女兒喝的這罐奶粉,市麵上也就賣四百塊錢。
費盡心機從我這貪的錢,到頭來用到誰的身上我也清楚,我隻是覺得都是一家人,沒必要算那麼清楚。
可我媽卻為了貪這點生育補貼,指責我算計。
我最計較的就是別人說我計較,特別是吃了虧還討不著好。
我問心無愧,而我媽卻還在強詞奪理,說自己買的都是上好的食材。
“你們城裏人對吃的那麼挑剔,但凡有半點不新鮮都挑刺,真以為自己像你妹妹一樣那麼好伺候啊?”
我媽趾高氣昂:“奶粉六百塊錢有什麼問題?我買的都是進口的奶粉,店裏還跟我開價七百呢,我好說歹說才給壓到六百塊錢,不說感謝我替你省錢也就罷了,竟敢懷疑我做假賬。”
我媽把賬本一摔,氣憤地拿起鏟子,把鍋都砸漏了。
“再說了,就是我拿多你兩個子又怎麼了?我老婆子辛辛苦苦伺候你們一家三口,天天跑幾公裏幫你們買這買那,還不能要點跑腿錢了?”
聽我媽抱怨著自己的不容易,我不屑地笑了,她還好意思說伺候我們這種話?
我搬了張凳子踩上去,拉開了櫥櫃最高的那格抽屜門,指著裏麵的東西問她。
“那這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