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小區業主微信群上千條未讀消息。
張蘭香不知從哪搞到了群二維碼,頂著“王楚環母親”的昵稱,正在群裏瘋狂刷屏。
群裏的聊天記錄,不堪入目。
“@所有人,我是新搬來1棟王楚環的媽媽。”
“有些家事,隻能在這裏跟各位鄰居說道說道,評評理。”
“這孩子從小就命苦,她爸走得早,我一個女人拉扯她跟她弟弟不容易啊!”
“可誰知道,孩子長大了,心也野了,翅膀也硬了,完全不把我們這個家放在眼裏了!”
我胃裏一陣翻江倒海,昨晚的隔夜飯都湧到了喉嚨口。
我強忍著惡心,繼續往下翻。
張蘭香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被不孝女拋棄的可憐母親。
字裏行間都是“我為你好”的無私和“我沒辦法”的絕望。
緊接著,一張照片被她甩了出來。
那是我昨天騎著電動三輪車,駛入小區大門的背影。
照片的像素不高,甚至有些模糊。
但那輛破舊的三輪車,與身後“禦景園”那鎏金的三個大字形成了無比諷刺的對比。
張蘭香配上了一段煽動性極強的文字。
“各位鄰居都看看,這就是我那出息了的女兒!”
“天天就騎著這麼個破三輪出門,說是在外麵收垃圾,收垃圾能收到禦景園的房子裏來?”
“我這個當媽的,真是沒臉見人了!”
“我都不敢想她在外麵到底做了些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跟了什麼不三、不四的人,才換來這身富貴!”
“這種人住在這裏,簡直就是拉低了整個小區的檔次!”
“誰知道她會不會把外麵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帶回家裏來?大家家裏都有孩子,這多不安全啊!”
一石激起千層浪。
原本安靜的業主群,瞬間炸開了鍋。
“12棟的?就是那個昨天跟一個中年婦女在門口吵架的年輕女孩?”
“看著挺文靜的,沒想到啊......”
“騎個三輪收破爛?真的假的?我們小區怎麼什麼人都能放進來?”
“物業幹什麼吃的!這種住戶的背景調查清楚了嗎?別到時候出什麼事!”
我住進這裏才不到一周,跟任何鄰居都沒有什麼交流。
在他們眼裏,我就是一個“新鄰居”。
而現在,張蘭香用幾句話,幾張圖,就輕而易舉地給我貼上了“不孝女”、“撈女”、“危險分子”的標簽。
張蘭香見時機成熟,立刻開始扮演那個為子女操碎了心的慈母。
“唉,家醜不可外揚,我也是實在被逼得沒辦法了。”
“她弟弟張明,從小就讓著他姐姐。”
“現在談了個女朋友,人家姑娘要求不高,就想要套婚房,不然這婚事都快黃了。”
“這個當姐姐的倒好,自己有錢在外麵買這麼好的房子享受,也不知道幫襯家裏一把。我這個當媽的提了一句,她就跟我翻臉!”
“各位鄰居你們給評評理,我要求過分嗎?”
“我沒讓她把房子給我們,就是想讓她把房子先借給弟弟結個婚,住幾年,等他們自己攢夠錢買房了就搬出去。”
“這樣她弟弟的婚事解決了,她這個當姐姐的名聲也好聽點,不是兩全其美嗎!”
我氣得渾身發抖,血液衝上頭頂。
我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在群裏@她。
“張蘭香你有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