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一口氣賣光了美酒。
總共八壇,每壇五兩,就是四十兩,算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而做蒸餾酒的本錢,不足五兩。
何等暴富!
最關鍵的是,有錢交稅,去參加縣試也有錢。
廟會剛過,晚上忽然下起了大雪。
第二天,天地已染成了雪白。
下了驢車,莊毅深一腳淺一腳的踩在積雪中,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手裏拿著一個烤地瓜,融入了漫天風雪中。
他身上穿著冬衣,腳下是棉鞋,頭上還戴著一頂兔毛帽子。
一邊走,一邊哼著調子:“如果說沒有聞到殘留,手中你的香水,我絕對不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八歲的孩童,卻唱的是衝動的懲罰,要不是大雪天就他一個人,肯定會驚掉下巴。
穿過大雪覆蓋的小巷,拐角,走到了棲霞書院的門前,和之前一樣,莊毅總是比其他學子先一步到。
早到掛著大紅燈籠的門都沒開。
咚咚咚!
沒有反應。
莊毅再一次伸手,抓住門環,拍了拍門。
過了一會兒,院子裏傳來嘎吱嘎吱的腳步聲,門接著被打開了。
一看來者是莊毅,門房臉上的不耐,轉作了笑容:“毅哥兒,怎麼不在家多睡會兒。山長早就說了,大雪天可以晚到。”
“嗬嗬嗬,考期越來越近,我想多學一會。”莊毅遞過去一個烤地瓜。
“好學是好事。”門房接過烤地瓜,把門開大一些。
莊毅走了進去,輕車熟路走向山長的書房。
古代,書本是很珍貴的,特別是一整套的書更難能可貴。
山長不僅跟著山長學習破題八股文,還在上課前、下課後,到書房瀏覽山長的藏書。
書本也不光是儒家經典,還有旅遊雜記,可以開拓思維。
莊毅快走到書房時,一道帶著威嚴的聲音傳過來,打斷了他的腳步。
“毅哥兒,今天來這麼早,應該在家多睡一會。”
山長穿了一身帶貂毛的、八成新的對襟棉衣,手拿著一本書,笑著走了過來。
嘴上雖然說莊毅應該在家多睡一會,心裏卻是樂的。
誰不喜歡天分高、又勤學的弟子!
莊毅迎了上去,作揖:“拜見山長。”行禮完畢,從懷裏掏出五兩。
“這麼快?”山長有些吃驚。
壓根就沒想讓莊毅還錢,同時好奇他家是怎麼辦到的。
“我祖父和爹釀酒,賺了小錢。”莊毅笑道。
山長一聽,想起了一件事,“昨天在廟會上出盡風頭的美酒,原來是你家的手筆。”
“正是。”莊毅把銀子捧過去。
山長笑著收了。
師徒二人走進書屋。
書屋非常的寬敞,藏書也很多,總有書會讓莊毅停下腳步。
山長也不阻止莊毅看一些“雜書”,一張一弛才是讀書的王道,長期緊繃著,遲早對身體不好。
這一點,經曆過一遭的山長,最有發言權。
陳夫子也在。
莊毅向他行禮後,把書箱放下,將上次拿的書取出,放回到原處。
看到莊毅把書放回去,陳夫子才問:“毅哥兒,最近怎麼樣,再有幾天就是童子試了,心裏有沒有數?”
童子試亦稱童試,俗稱考秀才,分為“縣試”、“府試”及“院試”三個階段。
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本朝每年二月舉行,連考五場。
通過後,進行由府的官員主持的府試,在四月舉行,連考三場。
通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童生”,再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
院試考取的就叫生員(秀才)。
縣試、府試和院試的第一名,被稱作案首,連中就是“小三元”。
莊毅的大伯就是通過了縣、府試,有了童生的稱號,隻是院試始終沒有考過。
沒考過,得不到秀才的功名,也就沒有那些“特權”。
“唉呀,小子年僅八歲,能有多大本事,隻能算是湊數,就當是體驗一下童子試,積累下經驗。”
莊毅表現得很謙虛,“說來也巧,報考的時候需要五人聯保,剛好缺了一個名額。”
凡應考童子試的考生,必須向本縣的署禮房報名,填寫姓名、籍貫、年齡、三代履曆。
報考童生必須有同考五人聯保,還要有本縣一名廩生作擔保人,開具保結,叫做“認保”。
當然,莊毅口中的“湊數”隻是謙辭。
陳夫子也懂:“那就是信心滿滿。哈哈,祝你成功。”
“謝夫子。”莊毅行禮完畢,然後自顧自的去書房挑選自己需要的書。
因為快考試了,所以莊毅不再選擇遊記一類的書,選的都是四書五經八股文方麵的書。
不要以為古人很蠢,其實古代科舉也是有教材的。
並且和XX密卷是一樣的,選的是本朝一甲三進士的文章,讓後來人觀摩並領悟。
書本內容也不止八股文,還有策論、五言六韻試帖詩。
借了後,放進書箱。
山長放下手裏的書,朝莊毅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離縣試越來越近了,你得提前準備好科舉的物件。”
“我回去就準備。”莊毅道。
“這麼大的雪,關在屋裏念書,冷都冷死了。”山長起身,“走,我帶你逛集市,準備東西。”
“嗯。”莊毅覺得有道理。
大伯雖然也參加過,但他一來本性難移,不能過多指望;二來他自己都馬馬虎虎的,肯定會有遺漏。
莊毅沒參加過科舉,但看過書,知道科舉不僅是考知識,也考體力。
不少士子,由於經驗不足,吃了不少的苦。
山長主動提出來,莊毅自然不拒絕。
於是,師徒二人出現在集市,在大雪天裏逛街。
“水壺,用來裝醒神的人參湯,發現自己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拿出來喝一口,但你這麼小,不能多喝。”
“毛筆,可以剖開的,小地方的差役可不是好脾氣,檢查的時候,要是太難拆開,會粗魯的破壞。”
“醒神的薄荷膏,你的年紀小,很合適。”
“步步糕,既能充饑,寓意又不錯。”
山長走在前麵,莊毅默默跟上,把山長教的內容都記下。
坐墊、薄毯、更香,艾草香囊,文房四寶和鎮紙等,足足準備了一大包東西。
準備十分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