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單調,規律,磨人。
流水線,焊接電路板。眼酸,手僵。工友竊語:
“喏,那個狠人。”
“他爸快不行了。”
“作孽!”
我充耳不聞。
一周後傍晚,宿舍門被敲響。一個意外訪客。
“陳子軒?”
六十多歲女人,花白頭發,衣著樸素,眼神溫和,表情複雜。
“您是?”
“我姓林,明光孤兒院院長。”她遞過一張泛黃照片,“可能不記得我,但我記得你。”
照片上三歲男孩,眼神機靈。像我。
“十五年前,陳建國夫婦領養了你。”林院長說,“當時,他們很奇怪。”
我心一跳:“奇怪?”
“要求特別——要最聰明的。還帶了智力測試題。”她回憶,“不像領養,像......挑選商品。”
“而且,”她拿出舊賬本,“提前付了大筆‘捐款’,指名要你。還問,孩子若‘出了意外’需什麼手續。”
我後背發涼:“您覺得......這意味著什麼?”
“不確定。”林院長搖頭,“但看你撕保送書,總覺得你遇了事。孩子,需幫助,隨時找我。”
她留下電話,走了。臨走,意味深長:“有些真相,需你自己去挖。”
門關上。我捏著紙條,手心冷汗。挑選商品?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