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上的“國學家”,以為做白話文的大抵是青年,總該沒有看過古董書的,於是乎用了所謂“國學”來嚇呼他們。
《時報》上載著一篇署名“涵秋”的《文字感想》,其中有一段說:
“新學家薄國學為不足道故為鉤輈格磔之文以震其艱深也一讀之欲嘔再讀之昏昏睡去矣”領教。我先前隻以為“鉤輈格磔”是古人用他來形容鷓鴣的啼聲,並無別的深意思;虧得這《文字感想》,才明白這是怪鷓鴣啼得“艱深”了,以此責備他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