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作用,在古代就被人們重視。在孔子的時代,從大的方麵說,周天子屬下各國之間舉行會盟、訂立合約,都有一套完整而嚴謹的程序,國君為了保證合約的實施或表示自己的可信任,有時會將自己的兒子(一般是作為君位接班人的長子)作為人質抵押到對方國家,直到約定的內容完成。而小的方麵,平民百姓之間或官府與百姓之間的相互取信,都是自然而然的。
近代學者蔣伯潛區分“信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