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入門篇:告別誤解,走進真實的心理學
001心理學是偽科學?誰告訴你的
心理學的英文是psychology,源於古希臘語,意思是“靈魂之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心理學也就變成了心靈哲學。
中國人習慣性地認為,思想和感情是源自於“心”,又把調理和規則稱為“理”,所以就用“心理”來總稱心思、思想、感情等,而心理學則是研究心理活動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很多人卻並不認可心理學。一是覺得“科學”就得有嚴格的實驗操作和嚴密的邏輯推理,比如物理學、數學等。心理學摸不著、看不見,且人的心理變幻莫測,是難以控製的變量,要對它進行操作和研究,似乎有點不靠譜;二是認為出現心理問題後,經過谘詢治療很快就能痊愈,結果卻失望了。鑒於此,就給心理學扣上了一個“偽科學”的帽子。
這對心理學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心理學是一門正在走向成熟的學科。1982年,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正式成為國際科學聯合會的會員,這證明了心理學的學術地位。心理學中不少研究領域的研究方法,都跟自然學科的研究方法相似。如今,心理學的各個領域,從實驗控製、統計學分析,直至結論的提出,都已經采取了嚴格的科學設計,製定了統一的科學標準。
世界上不存在瞬間愈病的藥,任何治療都需要時間和過程,心理谘詢也是一樣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三尺冰塊不可能一蹴而就。
心理谘詢想要收到好的效果,不僅需要谘詢師具備豐富的經驗技能,還需要來訪者的積極配合。所以,對於心理谘詢這件事,我們要有正確的理解和現實的期望,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因為短期未見到效果,就否定心理谘詢,否定整個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