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3 隻有聰明人才會幽默

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上,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給我國著名小說家蔣子龍出了一個難題:“把一隻二點五公斤重的雞,裝進一個隻能裝半公斤的瓶子裏,您用什麼法子把它取出來?”

蔣子龍當即回答說:“您怎麼放進去,我就怎麼拿出來。顯然,您憑嘴一說就把雞裝進了瓶子,那麼我隻能用語言工具再把雞拿出來。”

幽默是讓人在思考中發笑的藝術,是人生智慧的精靈,有趣隻是機智幽默的附屬品。沒有哲理的滲透,沒有思想的火花,再有趣的語言,最多隻能算是逗樂、搞笑,絕稱不上幽默的智慧。

幽默能減少緊張與壓力,增強你說話的精煉與機敏,而且能徑直揭示問題的實質,置對手於被動的地位。

有一次,馬克·吐溫回答記者提問,說了一句令人驚奇的話:“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婊子養的。”

國會議員們大為震怒,紛紛要求馬克·吐溫道歉,否則將訴諸法律。

幾天後馬克·吐溫的道歉聲明果然登了出來:“日前本人在酒席中說有些國會議員是婊子養的。事後有人向我大興問罪之師,經我再三考慮,我深悔此言不妥,特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正如下:‘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婊子養的’。”

表麵上馬克·吐溫對議員們進行了妥協,而實際上在似變未變中,攻擊的鋒芒更勝上回,大作家的過人智慧表露無遺,幽默氣氛也由此而生。我們再看看發生在愛因斯坦身上的一個幽默故事:

愛因斯坦初到紐約,在大街上遇見一個朋友。這位朋友見他穿著一件舊大衣,就勸他更換一件新的。愛因斯坦回答說:“沒有什麼關係,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

後來,愛因斯坦名聲大振,他仍然穿著那件舊大衣。這位朋友再次勸他去買一件新的,愛因斯坦則說:“何必呢,現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認識我了。”

愛因斯坦以不變應萬變,運用幽默的智慧,既表現了甘於淡泊、不重衣著的儉樸精神,也表達出他暢達的樂觀情懷。

幽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所以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大智若愚。無論多麼充滿智慧的話語,都會用輕描淡寫的態度和故作糊塗的方式表達出來。

有一個小男孩,一向是很機靈的,當然也是調皮搗蛋的。為了解決他身上存在的問題,促使他在學業上取得更大的進步,父母專門請了一個心理醫生來幫助他。

在談話的過程中,心理醫生提出了一個問題,以考察他的知識麵寬不寬。心理醫生問:“你說說看,《戰爭與和平》是誰的作品?”

小男孩慢條斯理地回答說:“我不可能知道的,我才這麼一點年紀,怎麼會去讀托爾斯泰的書呢?”

小男孩的回答就是典型的大智若愚,他坦承自己不可能知道,但事實上他卻已經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準確地回答了出來。

可見,幽默本身就是一種智慧,一種創造,一種優美、健康的品質,一種超凡脫俗、寬容大度的性格。我們要想得到幽默感,有時候就需要使自己變得“糊塗”起來。

幽默感很強的人往往把自己智慧的光芒掩蓋起來,以一副愚蠢的麵目出現在大家麵前,有時還要故意說些傻話,逗得大家前仰後合,但卻沒人會以為他們是十足的傻瓜,相反大家都會為他們的智慧所傾倒。

有一次,一位外國使者前來拜見美國總統林肯,看見他正在細心地擦著自己的靴子。

這個使者非常驚訝,不由得發自內心地讚揚道:“啊,總統先生,您太偉大了,您總是親自擦自己的靴子嗎?”

“不錯,”林肯笑著回答:“那麼,你平時都是擦誰的靴子呢?”

表麵上看,林肯的回答是愚蠢的,他怎能不知道,對方的問話是什麼含義呢?但他卻故意在“擦自己的靴子”與“擦誰的靴子”上裝糊塗,給對方來了個機智的幽默。

把自己的智慧掩蓋起來,故意對相當明顯的事實視而不見,讓自己的思維在看似愚蠢的地方尋找突破點,說出的活就會很有情趣,讓人忍俊不禁。

而有時,幽默也可用來反擊,即以隱喻迂回的方式來勸諫人。

某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因為機器突然故障,不得不用一架家用的小相機應急。不料那被采訪者的家屬竟然帶著幾分嘲笑地說:“早知道您用這種小機器,我就自己拍好送給你!”

攝影記者回頭一笑:“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我來拍的道理!”

他這句話真可以說是既幽默而又含蓄地給予了還擊,意思是:“你拍的畢竟不是我拍的,機器相同,拍出來的可不一樣啊!”更深一層的意思則是:“就是因為不敢用你老兄拍出的爛東西,所以還得我這位專家出馬!”

如果他真將這一大段話講出來,難免造成正麵的衝突,所以那淡淡短短的一句,學問是大極了!

“淡淡地”,這正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如同會說笑話的人,往往自己麵無表情、毫無笑意,卻冷不防地說出叫人前仰後合的話。

有一個人在競選對手詰問他:“你一無所長,到底有哪樣比我強?”時,隻是淡淡一笑:“我實在跟閣下差不多,閣下的優點,我全有!我的缺點,閣下也都具備!”

這句話,若不是聰明人,還真難會意。它的妙處是表示:“我的優點,等於或大於閣下!閣下的缺點,等於或大於我!”

當然這種反轉式的句法,也不盡然用於攻擊。

在金鐘獎的頒獎典禮上,某電視公司的得獎人,在致詞時說:

“過去我以公司為榮,但是今天(頓一下)公司要以我為榮!”頓時引得滿場熱烈的掌聲。

他這句話的妙處,不僅在於句子的反轉,更在於其中的停頓,引起聽眾預期的心理,甚至使人有錯誤的預期,然後峰回路轉,一語驚人!

梁實秋先生還經常講述西方一個非常著名的幽默例子:

法國大文豪伏爾泰總是讚揚另一位作家,但是對方卻一個勁地批評伏爾泰不好。當伏爾泰聽說時,隻是淡淡一笑:“真的嗎?相信我們雙方都錯了!”

不過幾個字,全然改變了形勢,其中的智慧奧妙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

人的注意力是相對的、暫時的,因此在吸引對方注意力方麵不能指望一勞永逸。一旦你說話變得平淡,聽者就會感到乏味,注意力就難免要分散。因此,你在談話中,要時時注意觀察對方的反應,一旦意識到對方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就要努力把他拉回來。你可以改變一下話題,或者是換一下說話的方式,用一句俏皮話或一則笑話把對方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你的身上。”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