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九州之人,言語不同,生民已來,固常然矣。自《春秋》標齊言之傳,《離騷》目《楚詞》之經,此蓋其較明之初也。後有揚雄著《方言》,其言大備。然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逮鄭玄注《六經》,高誘解《呂覽》、《淮南》,許慎造《說文》,劉熹製《釋名》,始有譬況假借以證音字耳。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