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出自《晉書·謝立傳》:“堅眾奔潰,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勝計,淝水為之不流。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這段文字,是“風聲鶴唳”這個典故的最早記載。意思是苻堅的潰敗之兵,聽到風聲和鶴叫,以為是追兵呼喊。形容疑懼驚慌,一有風吹草動,神經便極度緊張。
故事說的是太元八年,就是公元383年的秋天。秦主苻堅一聲令下,百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晉地進發,首尾連綿一千多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