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十起”形容待人體貼周到,無微不至。
此典出自《後漢書·第五倫列傳》:“吾兄子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東漢時候,京兆長陵有一個叫第五倫的人,第五是他的姓氏,倫是他的名字。
第五倫年輕時勇武俠義,曾率領本族人防禦盜賊、修築營壁。他身先士卒,豪爽果敢,覺得鄉親們的信任。地方官吏覺得他挺有能力的,便任命他為小吏,後他又擔任京兆尹的主簿。他辦事公平,為官清廉無私,得到光武皇帝的賞識,於是派他去做會稽太守。
第五倫生活簡樸,雖然他有豐厚的俸祿,但卻隻要一個月的糧食吃用,餘下的糧食都降價賣給貧困人家。平常自己割草喂馬,讓妻子做飯,也不雇用仆人,當時會稽地方人們迷信,相信占卜算卦,並且每年要殺耕牛祭神,巫祝說如果誰自己吃了牛肉而不祭神,就會鬧病,像牛那樣吼叫,然後暴死。為此,百姓們吃盡了苦頭。第五倫到任後,決心治理這種惡習邪俗。他下定決心要懲罰那些詐騙百姓的巫祝,又貼出告示,如果有人無端地殺死牛就辦他的罪。這樣一來,會稽的百姓都安居樂業了。
後來,第五倫做了朝廷的代理司空,他看到肅宗皇帝將太後的親屬都委以重任,覺得十分不合於法度,將來必會給國家帶來災難,就直言不諱地批評皇帝。他處處奉公守節,說話辦事毫無顧慮,家人和孩子常勸他別太任性,以免得罪權貴自討苦吃,但他卻訓斥兒子不忠不貞。
第五倫的鐵麵無私在朝廷內外一時傳為美談,人們都非常敬重他。一天,一位同僚讚揚他說:“像你這樣的人真可以說是毫無私情了!”
第五倫卻認真地反駁說:“你說的也不全對!以前曾有一位熟人送給我一匹馬,想叫我幫他謀取一個官位。我當然沒收下馬,可是當我舉薦別人做官時,卻又常常想起他。這不是證明我還是有私情嗎?再比如說,我的侄兒生病,一晚上我起來十幾回去看他,但回到床上我很快就睡著了,而且睡得非常踏實。但我自己的兒子生病時就不同了,雖然晚上我不過去看他,但我整夜都睡不著覺,擔心孩子的病情。你看我哪裏夠得上是毫無私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