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一七、火牛陣,田單

這兩個典故是一個意思,比喻能兵善戰,謀略奇特。它出自《史記·田單列傳》,原文是這樣的:

燕攻齊,破齊七十二城。田單固守即墨。“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十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遂潰敗。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田單用火燒牛尾而後縱牛衝殺燕軍,致使燕軍大敗。

故事說的是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讓大將樂毅統率燕、趙、魏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五國聯軍很快就打下了齊國的幾座城池。可是,另外四國的部隊越過齊國的邊境線後,就各自按兵不動了。隻有樂毅率領的燕軍乘勝前進,所向披靡,接連攻下了齊國七十二座城池,一直打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最後,隻剩下莒邑和即墨兩座孤城了。

當時即墨的守將是田單。田單雖然不是齊國的大將,但他可是文武雙全。樂毅率領的燕國大軍把即墨圍了三年,田單就守了三年,拒不投降。

燕昭王死後,他的獨生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是個喜歡別人奉承的人,而樂毅是一個正直的人,不願說違心話,燕惠王就對樂毅不滿,加上他身邊的一些大臣看到樂毅立下了赫赫戰功,生怕自己被冷落,就別有用心地常在燕惠王麵前誹謗樂毅;田單又使出反間計,在燕國散布樂毅的謠言,說齊軍不怕樂毅,就怕騎劫。如果派大將騎劫去攻打這兩座城,指日可破。燕惠王果然中計,命騎劫去接替樂毅。

田單一看燕軍換將,就著手準備組織反攻。他從城中收集了一千多頭牛,在每頭牛的兩隻犄角上都綁上利刃,牛身上披了畫有各種神獸的圖案,牛尾上係著浸過油的草把,然後,把牛趕出城外。那些牛的尾巴被火一燒,狂奔不已。闖入燕軍的軍營,亂衝亂撞。田單率五千精兵跟在這些火牛的後麵,衝殺出來。一時,燕軍不知哪裏來的這麼多神牛神獸,一個個嚇得亂作一團,互相踐踏,死傷無數。此時,齊軍越戰越勇,燕國大軍全都葬身在火牛陣中。

田單乘勝前進,不到半年就全部收複了被燕軍攻占的七十二座城池。由於田單匡扶社稷有功,最後被齊襄王封為安平君。

說到火牛陣這個典故,使人聯想到《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為抗擊日寇,三毛想到在牛背上捆上炸藥,去炸日軍的炮兵陣地。我軍也曾有過用牛群掃雷的戰例。隨著時代的進步,牛也許不再用於戰爭,但關於“火牛陣”的典故卻很難被人忘卻。因為,這個典故在今天為人們帶來的是對奇特謀略的新的構想。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