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①闔②第一
粵若③稽④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⑤之開闔以命物⑥,知存亡之門戶⑦,籌策萬類之終始⑧,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⑨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之今,其道一也⑩。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注釋】
①捭:分。
②闔:關。
③粵若:發語詞,通“曰若”、“越若”。
④稽:考。
⑤陰陽:古代常用的哲學概念,指宇宙中的兩種矛盾對立、相互消長的勢力。陰陽交替是宇宙發展的根本規律。
⑥命物:立名命物。別本“命”字上有“名”字。
⑦知存亡之門戶:預測吉凶、智悉存亡興衰的關鍵。門戶,樞機、關鍵。
⑧籌策萬類之終始:籌策,謀劃;萬類,萬物;終始,興衰演變的過程。別本“類”作“物”。
⑨朕:跡象。
⑩其道一也:大自然的規律,聖人的道理是同一個。
審察其所先後:仔細審察事物的前後聯係。
度權量能:度權,估量對方的思維能力;量能,指衡量對方的實踐能力。
校:比較。
【譯文】
考察回顧曆史,得知聖人在天地之間乃平民百姓中的先知先覺。聖人觀察陰陽二氣的開合來給萬物命名,知曉生死道理,掌握萬物的始終,考察民心民情,通達人的心理變化狀態,觀察事物發展變化的征兆,而把握住各種事物的關鍵環節。所以聖人處在天地間,從古到今,所用遵循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萬事萬物的變化無窮無盡,但都是有條不紊,各按其道。有的陰、有的陽,有的柔,有的剛,有的開放,有的閉合,有的鬆弛,有的緊張。所以聖人把握住事物的關鍵,審察事物
的前因後果,權衡其輕重緩急,比較其技巧優劣長短,而後借物舉事。
【感悟】
天下的事物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按照一定規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正因為這樣,所以要掌握各種事物獨特的變化規律,而後以不同的方法因時、因地去對待它們,順其自然即可成事。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