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三山福地誌

元自實,祖籍山東。他生性質樸魯鈍,不通詩書,但是家裏以經營田莊為生,家產豐足,很是富裕。同鄉中有一個姓繆的人,被任命到福建去做官,因為缺少路費,就向元自實借了二百兩銀子。元自實覺得大家都是同鄉,交情也很深,所以沒有讓他寫借條,就把錢如數借給了他。

到了元代至正末年,山東大亂,元自實遭到一群強盜搶劫,家裏的財產被洗劫一空。當時,據守福建的是平章政事陳友定,福建地區還算是比較安定。於是,元自實便決定帶著妻兒走水路前往福州,去尋訪並投靠繆君。等到了福州後,打聽到繆君果然在陳友定的帳下且很受重用,頗具威勢和權力,門第顯赫。對此,元自實很是高興,然而自己身處困境,又經曆長途跋涉的艱辛,衣衫襤褸、容顏憔悴,不敢馬上前去拜見。於是,元自實便先在城中租了間房子,安頓好妻兒,又整理了衣冠,挑選個好日子前去拜訪。恰巧,拜訪時正碰上繆君外出,於是就在馬前拜見。起初,繆君似乎並沒有認出元自實,直到元自實說到自己的家鄉和姓名,他才驚訝地表示道歉。隨即,繆君便把元自實引進屋,並以賓主的禮節相待。過了許久,也隻是喝了一杯茶,聊了聊瑣事罷了。第二天,元自實又來到了繆府,也隻是招待幾杯酒和幾盤果子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麼特別的眷顧,也絲毫沒有提之前向他借銀兩的事兒。元自實回到居所,不禁覺得旅舍中處處透著淒涼,妻兒怨罵道:“您千辛萬苦跋涉千裏來投奔往日的熟人,為了什麼呢?今日隻是被三杯薄酒一搪塞,便對過往之事隻字不提、不發一語,我們還能指望什麼啊!”

迫不得已,第三天元自實再一次拜訪繆君,可是繆君好像已經感到厭煩了。元自實剛要開口,繆君就急匆匆地說道:“以前我承蒙你借給我路費,我也一直記在心裏時刻不敢忘記;怎奈我現在仕途蕭條,俸祿微薄,但可盡管如此,老朋友辛辛苦苦遠道而來,又怎麼能夠辜負你往日的恩德呢?隻是希望你能夠把借據文書還給我,我自會如數陸續奉還所欠銀兩。”元自實聽到他這樣說,大驚道:“我和你自幼便是鄉裏鄉親,年少時交往密切,感情深厚,我答應你的請求,周濟你的急難,從來都沒有要求你寫過什麼借據文書,如今你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接著,繆君又十分嚴肅地說:“借據文書肯定是有的,恐怕是戰亂之時,你不小心弄丟了。當然,即使是沒有所謂的借據,我也不會與你計較,隻是希望你能夠寬限我段時間,好讓我想想辦法盡力償還。”聽罷,元自實也隻得答應他,但是心裏卻責怪他虛偽巧詐,想不到他竟會如此的忘恩背義,自己可真像是隻被籬笆纏住的羝羊,進退兩難了。

半個月後,元自實又一次來到繆君家,可是繆君隻是溫言接待來打發他,終究是連一文錢也沒有還給元自實。就這樣輾轉推脫,反反複複,又過去了半年。

城中有一個小庵堂,剛好在元自實去繆君家的半路上,所以他經常會在門口歇息一下。庵堂住持是一個姓軒轅的老翁,是個有道的人,他經常看到元自實在這裏路過,就時不時地與他交談,所以彼此慢慢也熟識了起來。時值隆冬,新年也越來越近,元自實窮居無依、百無聊賴,於是又來到繆君的家中,哭拜道:“新年就要到了,可我妻兒卻饑寒交迫,口袋裏連一文錢都沒有,米缸裏也沒有了剩餘的糧食。以前你向我借的那些銀兩,現在我也不敢再有所奢求了,隻希望你能夠像《左傳》裏說的那樣:拿出一鬥水來救活車轍裏的魚,扔下一壺粥來救活那桑蔭下快要餓死的人,這就算是對老朋友的恩惠了。我乞求你能夠憐憫我、體恤我!”說著便一頭趴伏在了地上。

繆君扶他起來,屈指算了算日子,接著對他說:“再過十天,應該是除夕了,你在家耐心等待,我從俸祿裏分出兩石米和兩錠銀子給你,到時候命人騎快馬送到你家,以應對過年的開銷,還希望你不要嫌少而責怪我啊。”說罷,還再三叮囑,不要再到什麼別的地方等待懇求我了。元自實心懷感激地退了出來。回到家後,他就用繆善的話來安慰自己在忍饑挨餓的妻兒。到了除夕那天,全家人都抬著頭盼望著。元自實端坐在椅子上,讓小兒子到坊裏門口去看著打探打探。過了一會兒,小兒子跑回來說:“有人背著米來了。”元自實聽了急忙出去等候,但那個背米的人徑直從他家門前走過,連看都沒看一眼。元自實還以為來的人不認識他們家,於是急忙上前去詢問,不想那人卻說:“這是張員外送給家中私塾先生的糧食。”元自實隻好默然地回去。不一會兒,小兒子又跑過來對他說:“有人帶著錢來了。”元自實又急忙出去迎接,而那人也是從他家門前徑直走了過去,沒有進來。他又追上去詢問,那人說:“這是李縣令在臨別之時送給那些將要遠行的人的錢。”元自實聽了,內心再度惆悵且感到慚愧。像這樣的情況一連發生了好幾次,就這樣全家人一直等到晚上,也沒等到一點兒真正回饋的蹤跡和音信。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了,元自實被繆君的欺騙和推脫一誤再誤,甚至於一粒米一束柴都沒有來得及置辦,此情此景,妻兒隻能相對哭泣。而此時,元自實更是憤怒得五臟生煙,難以遏製,於是在暗地裏偷偷磨了一把十分鋒利的刀,坐在那兒等著天亮。

雞剛叫,更鼓才剛剛停止,他就徑直往繆君家走去,想要等到他出門的時候一刀刺死他。那個時候,天還沒有亮,路上連一個人都沒有,隻有小庵堂中那位姓軒轅的老翁正點著蠟燭誦經,坐在對著門的位置。他看見元自實在前麵走,後麵有幾十個奇形怪狀的鬼跟著他,或是拿著刀劍,或是拿著錘鑿,都披散著頭發,袒露著身體,樣子十分凶惡。過了一頓飯的工夫,元自實就回來了。而這時後麵有一百來個戴著金冠、掛著玉珮的人跟著他,或是捧著傘蓋,或是舉著旗幡,臉色柔和,樣子看上去十分安閑。那位姓軒轅的老翁心中猜測,自實或許已經死了。於是誦完經後,他就急忙前去拜訪元自實,可元自實卻安然無恙。

坐定後,軒轅老翁問道:“今天早晨,你到底幹什麼去了?為什麼你去的時候匆匆忙忙,而回來的時候則慢慢悠悠呢?我希望你來說說這其中的原由。”元自實不敢隱瞞,於是說出了詳情:“繆君這個人不講信義,弄得我如今狼狽不堪!今早其實我懷中揣了一把快刀,想要去殺了他而圖個痛快!可是到了他家門口,我忽然想道:‘他確實是得罪了我,也罪有應得,可是他的妻兒又有什麼錯呢?而且,他上有高堂老母,如果我今天殺了他,他們全家以後要依靠什麼來生活呢?寧可別人對不起我,我也不能夠對不起別人啊。’於是我就暗暗忍了這口氣回來了。”

軒轅老翁聽完後,向他稽首並祝賀道:“您這麼做將來必定會有後福,因為你的心存善念神明已經知道了。”元自實問他為什麼這麼說,老翁說:“你剛生出一個惡念,凶鬼就來到了你身邊;你剛生出一個善念,福神就降臨在了你的身後。這就好像是如影隨形,回響應聲一樣。所以我知道即使是在暗室之內,倉猝之間,也不可以欺瞞自己的本心而作惡,不可以造下罪孽而有損陰德。”說完後,老翁就拿自己之前所看到的景象來安慰他,並且又給了一些錢米來周濟他的急難。然而,元自實卻仍舊悶悶不樂。當天晚上,他就跳到了三神山下的八角井中自盡。

不料,這時井水卻突然分開了,兩岸都是像被刀削出來一樣的石壁,中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僅僅容得下一個人的腳步。元自實扶著石壁向前走,走了差不多有幾百步,就到了山壁的盡頭,路也沒有了,隻出現一個弄口。他從弄口中走出來,隻見天地開闊明朗,在日月的照耀下,儼然是另外一個世界。他還看見了一座宏大的宮殿,匾額上題著四個金字“三山福地”。元自實看後便走了進去,隻見長廊寂靜,宮殿的香爐裏緩緩地飄散著煙嵐。元自實徘徊四望,卻杳無人跡,隻能聽到鐘磬的聲音隱隱地仿佛從雲天之外傳來。元自實實在是太餓了,走不動了,就在石壇旁躺著睡著了。

忽然,有個穿著青色道袍、掛著雪白玉佩的道士走上前來叫醒了他,笑著問道:“翰林公可是領略到旅遊的滋味了嗎?”元自實拱手回答:“旅遊的滋味,我已領略足了。可是您稱呼我為‘翰林’實在是大錯特錯了!”道士說:“你難道不記得自己在興聖殿草擬《西蕃詔書》的事了嗎?”元自實說:“我隻是山東的鄉下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貧賤百姓,今年已經四十歲了,卻還不通詩書,而且我平生也沒有到京城遊玩過,又怎麼會有草擬詔書的說法呢?”道士說:“你應該是被饑餓所困惑,沒有工夫回想以前的事情了。”於是,從袖子裏拿出了幾個梨和棗子給他吃,說:“這叫作交梨火棗,吃了就能夠知道過去及未來的事情。”

元自實吃完後,豁然明悟,想起了自己做翰林學士的時候,在大都興聖殿草擬《西蕃詔書》的事,而且這一切就好像昨天剛發生的一樣。於是,他向道士請教說:“我前世造了什麼孽,今世要遭受這樣的報應?”道士說:“其實,你也沒造什麼罪孽,隻是在任職翰林學士的時候,因文采而自高自矜,不肯提攜後進,所以才讓你今世愚昧懵懂而不識字;因為官位自尊自大,不肯接納遊學的人,所以才讓你今世四處漂泊而無所依靠。”元自實聽了,就拿當今的高官問他:“某人位居丞相之職,卻貪得無厭,公然收受賄賂,那他將來會受到什麼樣的報應呢?”道士說:“這樣的人是無厭鬼王,地下有十個熔爐幫他熔煉橫財,如今他的福份也已經滿了,要受到牢獄之災。”元自實又問道:“某人位居平章高位,身為軍官,卻不約束軍士,反而殺害良民,那麼他將來會受到什麼樣的報應呢?”道士說:“這樣的人是多殺鬼王,他有三百鬼兵,個個都是銅頭鐵額,輔助他為非作歹。如今他的命數也衰退了,要受到分屍之苦。”元自實又問:“某人位居監司之職,但刑罰卻不能振肅;某人作為郡守,而賦稅勞役卻不均衡;某人作為宣慰使,卻從未聽說他宣撫安慰了什麼事;某人作為經略使,卻從未聽說過他治理了哪裏,像這些人又都應該要受到什麼樣的報應呢?”道士說:“這些都已經是枷鎖臨身、繩索係頸的腐肉穢骨,等著被殺罷了,哪裏還值得計算!”元自實於是又提到了繆君欠債不還的事。道士說:“他是王將軍的庫丁,財物到了他那裏又怎麼會隨便動呢?”道士又接著說,“不出三年,世道就會大變革,大禍就要來了,十分可怕。你最好選個地方居住,否則恐怕會受到牽連而遭禍。”元自實聽了,便請求道士為他指點能夠躲避兵禍的地方。道士原本說:“到福清就可以了。”可接著又說:“不如到福寧。”說完,又對元自實說:“你到這裏很久了,家裏人都很擔心盼望,現在可以回去了。”元自實告訴他不知道哪裏有回去的路,於是道士給他指了一條小路,讓他從那裏走,於是他就向道士拜別了。

元自實走了二裏左右,在山後發現一個可以出去的洞。等他回到家裏,竟然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於是,他急忙帶著妻兒前往福寧的鄉村中,住在那裏開墾田地,打理菜園。有一天他正鋤地的時候,地下錚然有聲,得到四錠銀子,家境便漸漸地豐足起來。後來,張士誠奪取了相印,江浙右丞相達識帖睦邇被拘禁,大軍兵臨城下,福建省平章政事陳友定被俘,而其他官員則大多沒能保住性命,而繆君也被一位姓王的將軍所殺,家財也都歸了王將軍。以時間來算,僅僅過了三年,道士說的話就全部應驗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