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想談一個大家都熟知的事情——“蟬蛻”現象。蟬古時候學名叫“垂緌”。虞世南有首詠蟬的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首言誌詩,說蟬其實是說自己。在北方,蟬當年產卵,之後這個卵鑽入地下,然後第二年就出來,有的是三年五年的。北美有一種蟬,卵在地下成為幼蟲,17年以後才破土而出。蟬的蟲卵在地下蟄伏著,幹什麼呢?在充實著自己,它們在吸收草根樹根等植物根莖的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