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吉爾吉斯斯坦之光:印在索姆幣上的詩人奧斯莫諾夫傳吉爾吉斯斯坦之光:印在索姆幣上的詩人奧斯莫諾夫傳
康艾什·朱素波夫、達吾提·阿不都巴熱

第一章初戀故事

“想知道愛情的價值?!那煩請涉過波濤洶湧的河水,翻過巍峨的高山。”

——摘自阿勒庫勒·奧斯莫諾夫的筆記

20世紀30年代,坐落於伏龍芝市 伏龍芝市:伏龍芝市是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1926年至1991年之間的名稱。1991年2月5日,伏龍芝市更名為比什凱克市。——譯者注的師範學院成了當時吉爾吉斯知識分子的文化源泉。 當時該學校教學樓坐落於捷爾任斯基和托克托古爾兩條街交會口,是用木頭搭建的兩層樓。後來該教學樓被拆遷。刊登在學院板報上的文章、詩歌,以及在學生社團裏談論過的問題等,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整個文學圈。當時市裏喜愛文學和藝術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像去劇院一樣浩浩蕩蕩地去看學生們的演出。演出結束後,有時還會舉行舞會。那會兒也正是探戈、克拉科維亞克舞、狐步舞在城市裏流行的時候,年輕人學習舞蹈的熱情非常高漲,有時那些非社團成員甚至不被允許進入舞會練習舞蹈。

在那個時代,阿勒庫勒·奧斯莫諾夫也像那些年輕人一樣追求著時髦,他的生命也猶如清澈的泉水一般開始湧現出來。他的青年時期是在學院度過的,他的詩歌被刊登在學院板報上,他經常從俄語作品中翻譯詩歌。加入學院的社團後,他熱衷於和社員討論關於藝術和文學的問題,渴望著探索藝術和文學的更多領域。在文學領域,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佳話。

阿勒庫勒接觸俄語書籍的時間比較早,他不僅閱讀世界文學,還涉獵文藝界的其他領域,比如著名音樂家、畫家們的佳作,等等。也正因此,他在同時代年輕人當中慢慢凸顯出來了。他從年輕時期起就開始為文學創作積累經驗,注重自我修養和涵養精神世界。他從青年時期就把勤勞、誠實、踏實認真、有條不紊和樹立遠大的誌向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年輕的詩人對馬列主義的熱愛讓其傾盡一生鑽研馬列主義。他也嘗試著用新時代的眼光去審視大自然、社會和當下的時代。

我們翻看阿勒庫勒二十幾歲風華正茂時的筆跡, 今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科學院手稿部收藏有阿勒庫勒·奧斯莫諾夫的筆記。其中寫到他讀過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著作。我們看一下年輕詩人1937年1月12日的日記:“今天心情開朗。9點鐘起的。天氣寒冷,多雲。由於寒冷的天氣,樹枝都穿上了潔白的雪衣。晚上讀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讀懂了他們是如何評價生活和真理的。讀完,世界觀也有所變化了。”次日,1月13日的日記:“直到深夜12點,讀了《馬列主義中的文學與藝術》一書。”在詩人的筆記本中寫著卡爾·馬克思的“人最好的品質是把所有的能力都用在一個目標上”這句名言。他也摘抄了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評價和一些德國智者的名言。

此外,詩人接觸到的不僅有無產階級的那些領袖和哲學家的著作,還有世界文壇和藝術界的代表,如肖斯塔科維奇、荷馬、內紮米、納沃伊、莎士比亞、歌德、海涅、貝多芬、莫紮特、柴可夫斯基、恰夫恰瓦澤、普希金、萊蒙托夫、涅克拉索夫、勃洛克、羅蘭、曼凱維奇、高爾基、馬雅可夫斯基、葉賽寧等的佳作。年輕時期的他把他們關於世界、詩歌、藝術、生命的名言、詩歌記在自己的本子中,並把它們背誦下來。這些涉獵涵養著他的寫詩能力,驅散了他的煩惱,給他帶來了快樂。阿勒庫勒沐浴在一千多年以來延續下來的詩人們的詩歌世界中,並且崇敬他們詩歌的力量。

阿勒庫勒經常來師範學院。當穿著合身得體的白色西裝的阿勒庫勒走進教學樓的時候,站在窗戶邊上的一排排女生會像輕風吹過的蘆葦一般齊刷刷地看向他,有說有笑地說起悄悄話。他走過那些女生身旁的時候總能聽到她們輕聲細語地說著“阿肯”一詞。

那年他二十三歲,在出版社工作。他已經是三本書的作者。每天晚上同齡人都出去約會的時候,他總是獨自一人聚精會神地盯著白紙,捋著思緒,寫著詩。他沉迷於寫詩,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念想、陪伴,他就愛詩歌。

晚上,同伴們結束約會回來炫耀著對象送的手帕,而後又開始寫他們的情書。而那些情書大部分一模一樣,都是同一個套式,除了收信的女生名字以外,其他部分都會原模原樣抄下來。當阿勒庫勒讀到這些套式情書的時候,總是一笑置之。

有時,他的一些癡情的夥伴會帶著他們抄寫智者、詩人們關於愛情的名言名句的本子來找他,訴說他們的一往情深:“阿勒凱 阿勒凱:詩人阿勒庫勒名字的首兩個音節“阿勒”加上“凱”的叫法,這種叫法在吉爾吉斯語中有一種表示親近的意思。——譯者注啊,我知道你有一捆捆詩書,你也讓我知道你有多厲害吧!我愛上了一位仙女一般的女孩兒,懇請你幫我寫一封情書吧。我對她如癡如醉,想她想得神魂顛倒、徹夜難眠。你用詩歌讓她對我著迷,讓她也嘗嘗愛情的‘苦’吧。”

阿勒庫勒也幫那些因愛廢寢忘食的癡情夥伴們寫過浪漫的、灼熱的情詩。他寫情詩並沒有隨意碼字,雖然還沒有心愛的人可以讓他相思刻骨、痛心疾首,但他在詩歌裏像一個博學多聞的老人一樣教誨夥伴:“務必要珍惜你們青澀的愛,永遠讓它純潔如初,一定要對你們的承諾負責任。”在寫情詩的時候,他自己也渴望遇上美麗的姑娘。畢竟,不親身經曆和心愛的人互相收寄情書,那就體會不到很多特別而微妙的感覺。

有時,愛情會來得特別突然。年輕詩人的心中有了戀愛的感覺。這下他“被迫”奮筆疾書,以淚洗麵,用詩歌訴說著他的愛意。甜蜜的愛情啊,它能讓這個世界顯得更加美麗,能讓你擺脫孤獨,並且會賜予你一雙翅膀,任你翱翔;甜蜜的愛情啊,它有廣袤無邊的草原任你奔跑,它有芬芳誘人的花園使你陶醉,它也有灼熱的篝火讓你溫暖無比;甜蜜的愛情啊,它也有種種考驗、煩惱和深沉的思念。

阿勒庫勒沒有把他的愛意藏在心底,而是將其都寫成了詩歌。他足夠珍視讓他感受到溫暖的心上人,他用絕美的字眼代替心中對心上人的(真誠的)呼喚,寫成了情詩,獻給了她。他向來都會勸說夥伴:“若相愛,就一定要忠於你們的感情。”當他自己也初嘗甜蜜的戀愛時,更加珍惜這份愛意,並且忠誠於他們的愛。人生隻有一次,千萬不要錯過追尋愛情的機會。

前段時間他寫了一封情書,但又因為一連好幾天都沒能把信送出去而煩惱,每天夜裏他把信壓在枕頭下睡覺,最後好不容易在窗戶邊上把情書交給了她。他想起了那時候:不敢和姑娘對視的阿勒庫勒好不容易擠出了一句“這封信是寫給您的”,這一句話如此小心翼翼,聲音再小一點恐怕會被風吹走,但這一句話又如此溫柔,如此深情。那位姑娘嬌羞地看著他這一刻的模樣,可能是出於同情吧,她什麼也沒說,接過了情書。那一刻他如此開心,心情猶如脫離了折磨自己已久的苦海一般愉悅、明媚,那時他感覺到自己在廣袤無邊的草原上策馬奔騰,身邊還有她,隻有他倆在一起。

平時迅速流逝的時間在阿勒庫勒準備和心愛的女生約會的時候就變得度日如年,緩慢異常。他緊張得怎麼也坐不住,感覺連提筆寫詩的力氣都沒有了。下班後他走到城外,沿著火車軌道走了很久很久,身邊慢慢地亮起了路燈,偶爾從遠方傳來火車鳴笛聲。

阿勒庫勒提前來到了約好的地點。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從宿舍樓走出來的女生們,總感覺下一個走出來的就是自己正在等待的那一位。身邊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的男生也在昏暗的樹底下等著他們約好的女生出來。這會兒,從他總是深情地望向的大山那邊傳來轟隆隆的雷聲,春風輕輕地吹響了樹葉,也撫摸著阿勒庫勒柔滑的頭發。這時,從宿舍樓裏走出了一位姑娘,窗戶透出來的燈光打在她臉上的時候,阿勒庫勒便認出了她是阿依戴 阿依戴:吉爾吉斯語,意思為如月。——譯者注。此刻,他心跳如此急促。她徑直地向站在大樹下的年輕人走來,年輕人上前迎接她。她有沒有感受到小夥子緊張的心情和急促的心跳呢?他們沿著公園裏潺潺流淌的小溪走著,公園裏的燈光非常柔和,不知何處傳來悅耳的音樂聲。沉浸在愛情中的阿勒庫勒不時深情而溫柔地看著她的眼眸。而女生右手輕托臉頰似懂非懂地走在他身邊,比以前沉穩了許多,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麼。對阿勒庫勒來說,這一刻是能夠讓他愉悅歡樂的。他想把那皎潔的月亮、寫過的詩歌、今年首次去看的伊塞克湖的靈氣講給她聽,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說說話吧,阿勒庫勒。”過了一會兒阿依戴發話了。阿勒庫勒不知道該說點什麼,有點尷尬又緊張地張開了手掌,並說:

“我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話好。”

“那你寫詩的時候知道寫什麼話嗎?”阿依戴驚訝地問他。

“不知道。”他聳了聳肩。

這一刻,阿勒庫勒想要說出無比溫柔浪漫的話,想要像果園中的百靈鳥一樣撥動她的心弦。但此時不知道怎麼了,他總是一直在重複著一些簡單又無趣的話。如果不能用驚豔的詩句讓她目瞪口呆,那還有說話的必要嗎?他們看著自己在月光下的影子,一起走著,各自陷入了沉思。

“阿勒庫勒,給我念念肖塔·魯斯塔維利的詩歌吧。你那天念的片段我至今難忘。”阿依戴說道。

阿勒庫勒打量著她,這一下他輕鬆了很多,指著兩層樓房的房門對她說:“那走吧!”而阿依戴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走嘛,我給你念肖塔·魯斯塔維利的詩歌,我們很快就會出來的。”阿勒庫勒拉著她的手說道。

他們走進去的是五一街道上的賓館,阿勒庫勒就住在其中一個房間裏。家裏的一切家什也就這些:鐵床,床邊上放著收音機的一個箱子,窗台上放著的五六本書,書桌上散落著的墨盒、筆和紙。阿勒庫勒讓姑娘坐下來,自己收拾了一下書桌上的紙,而後從床底下的舊箱子中抽出了三個本子,溫柔地說道:“我想翻譯肖塔·魯斯塔維利的詩歌,這些是我翻譯的一些片段,不多,翻了幾處。”說著略帶害羞地翻著本子。

戀人的首要職責是心安神泰保守秘密,

望穿秋水卻需要將憂愁煩悶深藏心裏。

離情別緒更會令他相思之火熱烈如熾,

忍氣吞聲才讓他那內心激情如醉如癡。

被熱烈如熾的思念燒得心焦如焚,因愛憂愁煩悶的恐怕不止阿勒庫勒一人。因愛翱翔於天地之間的年輕人被燃燒的愛情箭矢正射中心窩,火燎全身,讓他遍體鱗傷。誰能知道這種心焦火燎的感覺呢?誰又能知道年輕人心中燃燒的愛情烈火呢?

愛情是盲目的又見得諸多色彩,

愛情是失聰的又聞得千種音。

愛情使得季節瞬間千變萬化,

她的花朵因人而異不得摘走;

愛情使得樂章美輪美奐,

卻不得世人隨意演奏欣賞。

“等等,等一下,你再念一遍可以嗎?”阿依戴說著拿起筆,在潔白的紙上記起了阿勒庫勒關於愛情的唯美詩句。他像是老師讓小學生聽寫句子一般,緩慢地一遍又一遍地念著詩句。他一邊念著詩,一邊深情地望著她細長的眉毛、她的字跡,對阿勒庫勒來說,此時的阿依戴猶如仙女下凡一般,她玲瓏剔透的臉頰上散發出的柔和的光照亮了手中的白紙,還有他的心。而她好像什麼也沒發現一樣將雙手放在胸前,嬌羞地聽著他念詩。這下好了,平日裏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的年輕人好像才開始蘇醒。他借助詩歌的力量,把剛剛那羞澀的神情徹底拋在了腦後。你看!他的每一句都如此深情、真誠,猶如從深海中撈出無瑕的珍珠戴在阿依戴修長的脖子上一樣,如此美麗、溫馨,讓他們陶醉在詩歌之中。你看!此時念著詩歌的年輕人正如盤旋在空中的鳳凰一般,化成火焰,劃破了天空!

阿勒庫勒喜歡的女生叫阿依戴·吉格塔列娃。她十三歲時從農村搬來伏龍芝就讀師範學校。十七歲時的她亭亭玉立,楊柳細腰,膚白貌美。阿依戴有一雙通透明亮的眼睛和一頭烏亮濃厚的黑發,是一位穿著打扮華麗優雅,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的少女,同時也是一位義正詞嚴、沉毅寡言、秀外慧中的姑娘。她身邊的姑娘們根據她這些特征給她起了好聽的名字,叫她“如月”“如陽”。阿依戴在上學期間深受大家的喜愛,也有不少追求者不停地給她送來情書,但她都沒有同意和他們交往。

就在這時,阿勒庫勒用詩歌寫的情書撥動了她的心弦。阿勒庫勒給阿依戴寫的《花朵與鳥兒》是1936年完成的。如阿勒庫勒後來所寫的那樣,他遇到了能讓他坐立不安的那個人,因此(他寫道),“那難忘的初戀,貴重如珍珠、翡翠、寶石一般”。

阿勒庫勒二十二歲時隨身帶著一本專門用於寫詩的花紋封麵小冊子,小冊子放在他的棕紅色挎包裏,冊子上有被老鼠啃過的痕跡。冊子裏麵是年輕的阿勒庫勒在1937年陷入愛情之海的那八個月裏用拉丁字母寫下的日記。他把這本見證了他愛情的冊子保存了一生。

我們是兩男兩女在一起等待著半夜零點。看!我手表十二點了。“新年快樂!”我們深情地對視著,牽上了手。而後我們走進了柔軟的黑夜當中,散步、閑聊,如此愜意。我們把她們送到家門口,興高采烈的、心花怒放的、多麼美好的夜晚啊!

(1937年1月1日)

我收到一封情書:

“為何遲遲情書不來?

難道先生把我忘?

寫寫真情心中星海,

讓我解愁解念想!”

(1937年1月2日)

多麼愉快的約會啊!真想目不轉睛地看著她那美麗的臉龐,越看越喜愛,心中的愛情之火焰越看越旺。然後我們一起去看了《納塔爾卡·波爾塔夫卡》,我們三個人一同去的,喜劇很有意思。路上我們聊了關於生活的話題。

(1937年1月16日)

昨天晚上N又來找我了,我們聊著這流水一般的生活走了三四條街道。不知為何,心裏麵一直想著A,不管怎麼努力不去想她都力不從心,心中有種刺痛感。我急切地等待著這件事的未來走向。身邊的朋友們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聊天,總會很自然地把我們倆加到他們的話題當中,真把我急死了。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愛情啊,真是一件艱難又甜蜜的東西啊!

(1937年1月17日)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晚。是我休假前的最後一晚。我和朋友們在家組了個局一起玩,一兩個小時後A來了。朋友們單獨留下我們兩個走了。我們聽了動聽的曲子,跳了狐步舞。她那,她那可愛的童心啊……燈突然滅了,我去裏屋找火柴出來,A竟然不見了,原來她藏在床底下了。我們坐著。初戀的感覺真是蜂蜜一般甜蜜無比,如火焰一般溫暖你全身,仿佛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發生在你身上一樣。我們一直坐到半夜三四點,此時的愛情之火燃燒著我的心,還有她的心。

(1937年6月30日)

和A見麵了,好想她,有很多話想對她說。

(1937年7月25—26日)

我和A見麵了。那天我生她的氣,她後來才意識到,我還有點孩子氣。我們以最熱烈的愛情度過了接下來的三個小時。那天是非常珍貴的、無比愜意的一天。

(1937年8月18日)

等A等得花兒都差點謝了。說好的三點半到,現在已經是五點半了,還沒到。心裏好難受。

(1937年8月20日)

誰不曾經曆愛情的煩惱呢!詩人阿勒庫勒在與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即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意大利語: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或譯為彼得拉克、佩脫拉克,意大利學者、詩人和早期的人文主義者,亦被視為人文主義之父。——譯者注同樣的年紀,二十歲左右就陷入了愛情的旋渦。

彼特拉克對年輕的美女勞拉一見鐘情,聲稱她為“照亮我生命的太陽”,一生都在為她寫詩與對她的思念中度過。如今世界各地的讀者也喜愛他的情詩,同他一起感受他的思念之情。但丁呢?十九歲的比阿特麗斯的臉龐他隻看到過一次,仿佛就印在了他心中,灼燒他的內心,她的樣子總是在眼前顯現,或者出現在夢裏,讓他輾轉難寢,嘗盡愛情的困苦。每當走過比阿特麗斯走過的路,他的思念之情愈發強烈,瘋狂不已。越來越深的思念之情使他終日以淚洗麵,最終獻身於愛情。但丁二十五歲時和比阿特麗斯一樣英年早逝。但丁用一百首詩歌治愈了他的愛情之苦。他在對比阿特麗斯的思念、哀求中越來越迷戀她的美,自己也被稱為愛情詩仙。他把比阿特麗斯的美貌寫進了情詩當中。我們看看這些名人的例子,再看看阿勒庫勒的經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年輕時期在愛情的折磨中寫的詩歌。那是阿勒庫勒幸福的時光,是他“初愛佳人如蜜甜,愛情之花遍地現,如蜜甘甜,擁有亮閃黑夜、愛情之焰”的時光。傍晚會去見仙女般美麗的姑娘:“烏黑大眼我的美人,你每一句都如金。鮮花綻放香氣撲鼻,你到來時春來臨。”他和女生道別回來後,坐在窗邊凝視伏龍芝的夜空,陷入沉思:“原本黑夜並不可愛,因為有愛顯可愛。不被愛火燒傷再,可愛黑夜不重來。”他不能睡一個安穩覺,剛眯上一會兒就會驚醒過來,連忙找出本子寫下詩歌或者情書。

阿依戴回村時,阿勒庫勒有時會送她出伏龍芝。陽光灑在大地上,他們漫步在廣袤的草地中,沿著小溪傾聽流水涓涓聲,采摘美麗的野花。在小鳥優美的歌聲中,天空中悠悠飄著的白雲變成巨輪航行,他們兩個賞花玩水,把城市、小鳥、巨輪都拋在腦後,漫步在天地之間。每當像這樣沉浸在愛情的喜悅當中時,阿勒庫勒總會在心裏麵朗誦起魯斯塔維利的詩篇。比起阿勒庫勒,這時的阿依戴更喜歡多說說話。他們走到微風吹拂的小山丘上的時候,都喜歡一言不發地望著遠方。

阿勒庫勒喜歡在山丘上望著廣袤無邊的草原。在這裏,可以把炊煙嫋嫋的小村莊,路上緩慢行駛的小小的馬車、汽車和行走的人們,還有河床中的大石頭等盡收眼底;在這裏,可以看到如被打碎的玻璃片一樣波光粼粼的河水邊上,鬱鬱蔥蔥的樹林散發著生命的氣息;在這裏,可以看到從那遙遠的天際線下的山腳處延伸到這邊的城市外圍郊區。他們從山丘上下來,又繼續趕路。

對於完全沉迷於愛情的阿勒庫勒來說,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路上見到的石子兒對他來說也像寶石一般珍貴;灰蒙蒙的霧霾對他來說如潔白的雲朵一般親和柔軟;淙淙細流如華麗的樂章一般動聽;枯萎的樹枝如盛開的花朵一般美麗無比。

到了村子外圍,他們像這次是最後一次見麵似的依依不舍地相互道別,阿勒庫勒深情地、久久地望著自認為是命中注定的愛人。阿勒庫勒坐在村子邊上的山丘上望著身穿刺繡裙子、拎著包的姑娘消失在村莊裏,猜測著她現在心裏想著什麼,自己心裏也莫名地溫暖起來。就算已經看不到她的身影,他還是會揮著手和她道別,最後和天空中飄著的白雲與飛翔的小鳥揮手道別後回去。

他在1937年8月的日記中寫道:“我把阿依戴送到她家,因為返回途中蹚水,感冒了兩天。”

我們從阿勒庫勒1937年末的筆記中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對阿依戴失望的詩句。他很鬱悶和驚訝於阿依戴不回他的情書。

愛情是心血,

是良藥。

愛情是火焰,

你未燒?

若你曾有過愛之火,

不知如今為何逃?

(1937年10月18日)

親愛的你,

凡事都會考慮周到,

遇事不慌如風自在。

但有件事,

為何逃避?

(我們應該白頭偕老。)

難道不知對你的愛?

(你的回信為何沒來?)

(1937年10月22日)

就在當年,阿勒庫勒收到了阿依戴寫的一封淒楚的信。看到過阿勒庫勒那時的悲痛的夥伴這樣回想當時的情景:“阿依戴給了阿勒庫勒一封信。那時年少啊,女生走後我偷偷地讀了信,信中寫道:‘阿勒庫勒,我的命運已經被我爸媽決定好了,我不能丟下他們。我們不能永遠在一起。對不起。保重。阿依戴。’”

日夜沉醉於愛情的年輕小夥被潑了冷水,心中充滿了悲傷。失去了心愛的人,他淚流滿麵。“這噩耗應該不是真的”,他還是不敢相信這件事。就在最近,阿依戴不是還在以清澈的目光羨慕地說著“誰都不可能割舍掉愛情,不信你看魯斯塔維利詩裏的人們”嗎?說好的要珍惜這段懵懂的感情的那些誓言去哪兒了呢? 這生活的苦海流向了阿勒庫勒,使阿勒庫勒百般無奈,悲痛欲絕。戀愛時他堅信整個世界都圍著他轉,難道他錯了嗎?他還誇口過未來不用去思考婚姻,珍惜珍貴的愛情就足矣。他們的愛情讓他以為會給予他永恒的生命,殊不知他輸給了這甜蜜的幻想。

“阿勒庫勒和阿依戴再次在那棵分杈的大樹下見麵了。他們坐在高大的樹墩上乘涼到月亮升起。以前氣憤、悲痛欲絕的阿勒庫勒這次平靜了很多。”見證過年輕詩人的愛情的夥伴回想道。

後來他對朋友這樣說過:“我佩服阿依戴的言辭和她的智慧,更加喜歡她了。”天意難違,阿勒庫勒沒能得到初戀的姑娘。年輕詩人充滿深夜的喜悅、幸福、愛情的歡快詩歌本裏,首次添加了悲傷的詩:

有些懊悔為何這麼愛上你,

我也知道你受歡迎有人氣。

你的笑聲現在如刀剮我心,

眼淚如血感覺生活沒氣息。

阿勒庫勒在《我的人生經曆》(1949年)中明確寫道:“就在本月(1938年5月),我和我人生中第一次愛上的姑娘阿依戴·吉格塔列娃分手了。我如今還不知道原因。”年輕的詩人陷入了悲痛,日子難耐。起因就是愛情,就是和心愛的人分手。他有想過這樣嗎?怎麼樣才能找到醫治這痛苦的解藥呢?怎麼樣才能彌補這心裏的空虛呢?難道把青春賭給愛情的年輕詩人會變成人群中孤獨的那一個嗎?

內心軟弱的人在陷入痛苦之時,會咒罵愛情,開始憎恨自己的感情及心愛的人。他們會壓抑自己的感情,會臆斷愛情是假的、騙人的。雖然他們的身軀活在世上,但他們會親手熄滅剛燃起的那把火焰。甚至不可能會感知到是他們親手扼殺了自己的命運。

而慎重麵對自己的生活、忠於誓言的人的話語和行動卻與之相反: 他們不會玷汙愛情給予他們的那份情感,會像嗬護樹苗一樣嗬護它,讓它茁壯成長。這份真摯的情感隻有他體會過、感受過。這份情感應該被加倍嗬護,讓其茁壯成長。讓別人看看這份愛情的力量到底有多強。等著瞧,阿勒庫勒會追尋愛情,會為愛情創作詩歌,會壘出愛情的高塔。

阿勒庫勒創作了多首傷感的歌曲,甚至也寫過諷刺破壞他們愛情的阿依戴丈夫的詩。那些詩他隻給好朋友讀過,之後就馬上撕掉。

現在,他想多說說他的悲傷。他想創作篇幅更大的作品。

阿勒庫勒決定把以前偶爾翻譯過一些片段的魯斯塔維利的愛情史詩《虎皮武士》全部翻譯成吉爾吉斯文。那是一部關於偉大的愛情的佳作。阿勒庫勒在《我的寫作經曆》中寫道:“我暗地裏對自己說‘這般痛苦應該用詩歌來治愈,而且應該讓更多的人認識我’,然後把那氣憤化為動力繼續工作。我離不開詩歌,大多時候坐到天亮:念詩、翻譯、驚訝、興奮!感覺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他在書中的“念詩、翻譯、驚訝、興奮”後特意省略了“哭泣”兩個字。他的眼淚濡濕了正在寫譯文的白紙,他在那些被淚水打濕了的白紙上,把魯斯塔維利的史詩翻譯成了吉爾吉斯文。他的悲傷如此深刻。

“翻譯它時,春夏秋冬都沒有休息 ,因為它太吸引人了。”詩人在自傳中最後寫道。詩人一年到頭夜以繼日地翻譯魯斯塔維利的史詩。尤其是在瑪列耶夫卡村,他廢寢忘食地進行了翻譯。聽他的夥伴們說,阿勒庫勒對他們說詩歌如潮水一般向他撲麵而來,他差點寫不過來。還說後來稍微修改了史詩。

阿依戴紅顏薄命。年輕的姑娘很久以後才開始理解阿勒庫勒。聰慧的她在他們見麵時沒有再逃避,反而像以前一樣溫柔地對待他,給予他自己的一些建議,努力把他的愛情轉化為友情,以便往後兩人相互尊重地來往。她的好朋友們偶爾會談起阿依戴,說她最近開始做一些噩夢:“我爸,我經常夢到我爸歐斯莫納勒,他把他的大衣橫著蓋在我身上,和我吵著說道:‘為什麼把阿勒庫勒獨自一人拋下了啊?’”

這之後不到五個月,阿依戴由於產後疾病纏身去世。那是1938年的冬天。阿依戴沒能讀到魯斯塔維利的史詩。對阿勒庫勒來說這一年太糟糕了,真是雪上加霜。“1939年到1940年創作少了一些。但讀了很多書。不知為何我在那段時間準備了一本名叫《抒情》的書,寫了很多悲觀的詩。後來我把它們都燒掉了。”阿勒庫勒在《我的寫作經曆》中寫道。

翻看詩人的手稿,偶爾會見到一兩首在那些年寫的詩。您可能會說也沒人去讀,也沒人去看,也沒人去批評他在那些年寫的那些詩,那他為什麼會再次記起那些親手燒掉的詩呢?估計就是由於阿勒庫勒極度悲痛中創作的那些詩歌是如此淒涼、如此傷感、如此真實而充滿力量,比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的詩歌高出幾個層次。在我看來,詩人應該是把他內心的愛情之痛極度高超地轉化成了詩。反之,如果那是一些蒼白無力的詩句,沒有那麼觸動心靈的話,就不可能在《我的寫作經曆》中被詩人提起,不可能被多說半句。阿勒庫勒把他看得比子女、愛人還重要的詩歌給燒掉了,您說可不可惜!這該需要多強大的內心、多大的勇氣、多少的男子氣概啊!再看他沒向讀者隱瞞燒掉詩歌這件事,多麼真實自然啊!這下您佩服詩人對時代的愛意了吧!阿勒庫勒非常尊敬和熱愛他的讀者。他知道時代不會接受一個隻顧及自己的詩人。因此詩人沒有把那些讓人陷入悲傷的、時代不需要的詩歌獻給大眾。您是否能看到他對那個時代的敬重,是否能看到他高舉時代良好聲譽的旗幟,堅信時代的走向,把生命投入到時代的先河?這就是男子氣概!不是嗎?

人們不僅從詩人們的詩歌和教導中吸取經驗,還對從他們的生命軌跡、做人準則中積累經驗感興趣。這件事看起來可能平平無奇,但在詩歌麵前是一個大學問。

……經曆一段戀愛以後,阿勒庫勒的詩歌當中頻繁出現“阿依” 阿依:吉爾吉斯語,月亮之意。——譯者注一詞。他經常把這一詞用在他翻譯和創作的詩歌當中。他喜歡用這一詞語。這也不禁讓我們聯想到他心上人的名字,“阿依”這一詞可能和他的心上人的名字阿依戴一樣會給予他溫暖的感覺吧。

在和阿依戴戀愛的那段時間裏,阿勒庫勒寫下了《可愛的夜》,他應該不是憑空寫下這些片段的:

把臉湊到月光下,

你會變得如月美。

今晚幸福我們倆,

讓我親親你的美。

早晚難耐去伸手,

想把月亮摘下來。

阿勒庫勒手稿當中有一首名叫《愛情》、篇幅較長還未寫完的詩。估計是詩人《愛情》抒情詩的初稿吧!阿勒庫勒在他作品中第一次提到阿依戴的名字。詩中的女主角名叫阿依戴,男主角叫波佐依 波佐依,吉爾吉斯語,意思為年輕男子。——譯者注。阿依戴和波佐依一同考進大學。畢業後他們一同回到村裏,在村裏教書。這時戰爭 指的是蘇聯衛國戰爭。——譯者注爆發了,波佐依前往前線。三年後,女主角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是幾句謎語,寫道:“我已中傷,若你願來,馬上回信。”阿依戴讓波佐依馬上回來。但到了他回來的日子,阿依戴卻因為害羞,留在家裏沒去接他。詩就在這裏停了,還沒寫完下文就停筆了。

這首詩中有詩人關於自己的愛的詩句:

年輕時,誰不曾愛風華正茂,

年輕時,誰不曾為愛燃燒。

懵懂的愛,熱烈初戀慷慨激昂,

不曾學過,但堪比大海風浪。

愛情它有無窮力量愈發高強,

纏繞、誘惑,直到你遍體鱗傷。

愛情迷人,如戴鈴鐺的候鳥一般,

隻可聽聲非常難抓隻來一趟。

阿勒庫勒沒有把作品用阿依戴這個名字發給出版社。他如此珍重心上人,連她的名字都不會隨便亂用。我聽說他曾在《虎皮武士》開頭的一句中寫過阿依戴的名字。

現在,我們像海底尋針似的從魯斯塔維利作品裏找找她的名字。您看,在《阿拉伯人的國王羅斯傑萬的故事》中有這麼一段:

少女長大美如月,

怎能描述她的美貌和身姿。

前文我們說過詩人是用美妙的詞彙壘砌堡壘,偉大的詩人像技術一流的瓦匠一般,能分得清每一個詞的重量,會精挑細選,咬文嚼字後能將它們放到最恰當的位置。雖然詩人在詩中濃墨重彩地寫著摘下天上的月亮,但我總感覺他在回憶著他的悲痛。對真正懂他的人來說,在詩行中的“阿依戴”一詞猶如技術精湛的瓦匠砌藏在瓦片當中的黃金一般顯眼吧!

現在沒人能指出哪個是阿依戴的陵墓。隻有托克拜村 屬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索庫盧克區。——譯者注的老奶奶偶爾會想起她。但阿勒庫勒深愛的阿依戴永遠活在他的詩歌當中。人們會談論“她是誰呢?她在哪兒呢?是個大美人吧?”,讀者會追尋她,羨慕她,記住她。

阿勒庫勒封麵一側帶紅線的灰色手跡本子上寫著數字“11”。1949年,詩人離世的前一年,本子記錄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想法。

“你在看什麼呢?(阿依戴的相片)。”阿勒庫勒在本子第31頁寫道。詩人的手跡中未能找到給阿依戴寫的詩。雖然心愛的人已經離世十幾年,但阿勒庫勒依然把對她的愛藏在內心深處。您不妨想想,整個詩歌界有多少首是獻給心愛的人的詩歌呢?

阿勒庫勒十二年前(二十二歲時)在自己的一張相片背麵寫過這麼一首詩給阿依戴:

青春的捉迷藏得以尋得,

歡樂嬉鬧應在此時此刻,

人生苦短,良藥何處尋覓,

青春亦如此,望君倍珍惜。

近期托克拜村的薩尼帕阿姨從箱子底下找出了珍藏多年的阿依戴的照片。雖然阿依戴不是非常漂亮,但她那棕色的眼睛十分明亮,天生麗質,就是不打扮也一樣楚楚動人。

她對阿勒庫勒來說,是一位有著“如黎明的星星般嬌羞可愛”的性格,“秀色可餐耀人眼”“佩戴飾品、長發及地”“月貌花容閃光芒”長相的大美女。如果我們通過詩人(阿勒庫勒)的眼睛去看《虎皮武士》中的這些片段,那應該就是阿依戴的肖像吧。

若要描述:眉眼生黑,

秀發等身長又長,

雙眸如同滿天繁星,

脖頸肌膚白皙如玉。

阿勒庫勒戰勝了坎坷的命運、生活的考驗。正如古代東方智者所言,人應該慢慢戰勝自己,了解人生,對人生有博物通達、達人知命的感知。阿勒庫勒的優勢就在這兒:所經曆的生活又變成詩歌,如蝴蝶一般飛到詩人筆邊。

阿勒庫勒並沒有因為讓自己悲傷不已的愛而束手就擒。他不是懦弱的人,不會被悲傷、沒有未來的感情牽著鼻子走。他呼籲人們以真情自願征服真愛:“如果愛比生命還可貴,那我有理和愛針鋒相對。”

他在詩歌中希望人們遠離生活中的低級誘惑,為夢想努力奮鬥,祈禱人們的情感純潔無瑕,呼籲人們活得正直優雅。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