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隨著拓洋實業公司2台75蒸噸燃煤鍋爐主要設施關停並拆除,鄭州市非電燃煤鍋爐實現“清零”。
在這場藍天保衛戰中,河南堅持標本兼治,自我加壓,在超低排放、燃煤鍋爐淘汰治理方麵,對比國家要求標準再減10%。
2016年至2020年12月,全省關停煤電機組108萬千瓦,淘汰煤炭過剩產能3286萬噸,非化石能源利用量達到1864萬噸標準煤,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煤炭消費總量連續三年累計下降7.3%。工業源治理,全麵實施鋼鐵、焦化、水泥、炭素、電解鋁、平板玻璃企業、工業窯爐超低排放改造或提標治理。在全國率先完成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76%。
監測重要交通幹線上的運輸車輛、建築工地上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尾氣排放情況,加強監管機動車汙染,建立機動車“環保監測+公安罰款+交通監督維修”的協同監管機製,嚴查機動車超標排放。
2019年,全省淘汰、治理、更新公字頭柴油車輛3.71萬輛,路檢柴油貨車128萬輛,查處超標車輛5.8萬輛,建成重點企業門禁監控係統700餘套,核發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標牌7.3萬個,查處黑加油站點1562家、黑煉油點3家、黑加油車1255輛,對20座儲油庫、275家加油站、440輛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實施監督抽測。在全國率先印發《高排放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深度治理技術指南》,得到行業專家的高度認可,被全國多個省(區、市)借鑒或直接應用,得到生態環境部的肯定。
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鐵心鐵麵鐵腕治“三散”。為解決農業生產生活領域燃煤汙染問題,積極製定激勵政策,建立工作機製,逐漸改變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方式,培養綠色生活理念。2016年至2020年,累計取締整治“散亂汙”企業10.1萬多家;劃定“禁煤區”,整治取締散煤銷售點1.4萬個,全麵推進散煤替代,累計完成“電代煤”“氣代煤”500萬戶。
2020年的除夕,在全省禁燃禁放區域內,沒有煙花炮竹的煙霧和噪聲,節日裏全省迎來了“河南藍”,人們沉浸在濃濃親情裏,享受清淨、祥和、安全、文明的新春佳節。
為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進一步鞏固、擴大禁放成效,營造平安、生態、文明、和諧的祭祀氛圍,河南未雨綢繆,精心調度,以務實舉措確保清明期間的禁燃禁放工作取得實效。
讓鄉村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是關係農民的切身福祉。
作為農業大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在秸稈禁燒、農業揚塵治理、農業產品加工環節的減排工作上,因勢利導,細化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具體工作任務,積極推進工作責任落實,強化工作保障措施,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卓有成效。
控塵、控煤、控排、控車、控油、控燒,在藍天保衛戰中,嚴格落實“六控”措施,從源頭遏製大氣汙染問題。
利用全省布局合理的觀測站、監測站等智能監管設備,實現大氣監測延伸到鄉鎮、水質監測覆蓋到縣、重點企業用電量指標日監控。優化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以優先控製重汙染行業主要涉氣排汙工序為主,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進行差異化管控。實施空氣質量排名約談,每月公布全省各市縣空氣質量排名等創新機製。讓依法治汙、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上升到新台階!
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實施綠色環保調度,開展綠色環保引領企業綜合審核評定工作,給予環保、經濟激勵政策,激發企業環境治理的積極性。
一係列創新性舉措與部署,促使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2020年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PM10、臭氧、優良天數5項指標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均排名第一,優良天數增加幅度居全國第一。
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同時,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係統推進水汙染防治,統籌抓好水源地保護與黑臭水體治理,實施全域清潔河流措施,加強河湖汙染綜合整治及水生態保護、修複,製定實施“一河一策”的水質提升方案,清除垃圾河、臭水河,整治排汙口,清理汙染源,全省消除劣V類水體,河流水質持續改善。以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為重點,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入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保障飲水安全。
堅持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切實加強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在全國率先完成了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嚴格實施農用地土壤環境分類管理。嚴格建設用地環境風險管控,建立汙染地塊數據庫和地理信息平台,啟動“一張圖”管理建設。
加強土壤環境風險防範,積極開展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積極推進農用地分類管理,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狠抓源頭管控。通過科學檢測與論證,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良好,這些先進經驗在全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會上做了典型發言並得到表彰。
通過汙染防治攻堅,全省水、土質量顯著改善,國家考核的省轄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到或優於Ⅲ類的比例為100%,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庫區及幹渠沿線水質持續穩定達到II類標準,確保了首都及沿線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每年入冬,在三門峽庫區廣闊明澈、碧波蕩漾的湖麵上,成千上萬隻白天鵝自由自在地飛翔、戲水、覓食,安詳地休養生息,成為當地一道亮麗風景,四方遊人爭相觀賞,絡繹不絕。
河南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原則,堅決扛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政治責任,全麵加強生態保護和汙染治理工作,圍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開展沿黃河左右岸全線調研,編製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結合汙染防治攻堅,實施水、大氣、土壤汙染綜合治理工程,全麵開展黃河流域飲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汙口、涉水企業、黑臭水體、農村生活汙水等排查整治,對入黃主要支流實施綜合治理等一係列措施,“黃河寧,天下豐”正在成為現實。
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同時,著力提升生態功能,不斷加強生態保護和治理修複。全麵加強生態示範創建,抓好“兩山”轉化細胞工程。積極開展生態示範創建,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造有利條件。紮實展開“綠盾”行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持續推進森林河南生態建設,全麵加強生態修複工作。“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今日河南,水更清,天更藍。
盎然綠色,逐漸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良好生態,日益成為幸福生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