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認識吳英桂,是在那輛被延誤的高鐵上。
她用身子卡住車門,說是要等女兒。
實則手裏的直播根本沒停過。
最終她得償所願,成為了平台的大網紅。
網友誇她不畏強權,為母則剛。
反倒阻攔的人被罵的狗血淋頭。
她能在醫院哭喪時精準計算賠償金額。
能讓超市經理跪著求她撤訴,還能讓航空公司為她改航線。
她是全網公認的維權女王,也是職業碰瓷界的傳奇。
但這一次,她踢到了鐵板上。
1
“各位旅客請注意,列車即將出發。”
廣播還沒結束,坐在我前麵的紅衣大媽如彈簧般站起來。
用身體卡在了電梯門中間。
“我要投訴你們,我要讓你們上新聞!”
身為記者的敏銳察覺使我舉起手機錄像。
她的一隻腳死死卡住車門縫,另一隻手高舉手機。
屏幕裏的禮物和彈幕瘋狂滾動。
“支持大姐維權,這幫運營商簡直欺人太甚!”
“必須讓大姐為我們出口氣!”
而她則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我女兒還沒上車!連人都沒上齊你們就要發車嗎?”
站台上的乘務員急得滿頭大汗,試圖把她拉回車廂。
“您好大姐,我們高鐵有規定,到了發車時間不能等人。”
吳英桂的臉漲得通紅,嗓音嘶啞。
“你們這是霸王條款,我花了錢憑什麼不等我們!”
她說完,整個車廂裏都炸了鍋。
“你要是等你女兒就改簽下一趟啊。”
“就是,你這樣浪費大家勞動節的時間真的好嗎?”
而我此行也是趁著休假回家探親的。
弟弟最近談了個新女友,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他對這女孩十分癡情,天天給我發她的照片。
照片上看著倒是單純可愛的模樣,不過我還是要替他把把關。
車廂裏盡是對吳英桂的指責聲,她被說的滿臉通紅。
突然,她紋絲不動。
隨後順勢垂直地倒在地上,渾身開始抽搐。
直播間瞬間炸了,禮物特效鋪滿屏幕,彈幕上一片沸騰。
“大姐被氣暈了,趕快叫救護車啊!”
“這一車的暴民,這麼急怎麼不跑著回家呢!”
我走過來,冷漠地看著躺在地上的大媽。
這我第一次看她的表演,不過她的名頭我早就有所耳聞。
她叫吳英桂,四十來歲,算是平台上比較有名的維權博主。
三個月前,她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門口哭天搶地。
在網上發文聲稱大夫醫術不精,治死了她的老父親。
從白天一直鬧到深夜,直到院方塞給她八萬慰問金才肯罷休。
上個月,她又在超市購物時,在盒飯裏發現了死蟑螂。
最後超市經理當場給她跪地道歉,賠償五萬才了事。
而現在,她又盯上了高鐵。
乘務員走過來,麵無表情地掏出一張電子報告。
“吳女士,您前兩天剛去過醫院,你的身體壓根沒有問題。”
她的抽搐戛然而止。
直播間裏,彈幕短暫地停滯了幾秒,隨後更加瘋狂。
“真不敢想這背後的黑幕,連醫院都被收買了!”
“大姐別怕,我在這錄屏呢,被封號了我還有備份!”
吳英桂翻身站起來,拍了拍褲子上的灰。
對著鏡頭露出委屈又倔強的表情。
“家人們,他們連醫院證明都不認!這就是壟斷公司的傲慢!”
我看著她的表演,胃裏一陣翻湧。
她才不是什麼維權鬥士,而是個精明的商人。
她的維權從來不是為正義,而是隻圖利益。
一場利用公眾情緒、操縱輿論的生意。
而今天,我決定撕開她的麵具。
2
我擠過人群,把記者證舉到吳桂英的麵前。
“您好大媽,我是周刊記者,想要采訪下您。”
吳英桂的瞳孔猛地收縮了一下。
她的手機鏡頭條件反射般轉向我,但很快又移開。
這個微妙的動作讓我確信,她這一切鬥不過是演的。
“記者同誌,您可要為我主持公道啊!”
她突然撲過來抓住我的胳膊,力道大得驚人。
“這幫乘務員欺負我一個平頭老百姓,我女兒她。”
“您女兒在哪兒,大家都等您十多分鐘了女士。”
直播間裏的彈幕突然轉向攻擊我。
“這記者什麼情況都沒搞懂,一看就是學新聞學學的。”
“這大媽前一秒還口吐白沫,該不會是演的吧。”
吳英桂讀到第二條彈幕,臉色瞬間變得陰沉。
反手踢飛拉黑一條龍。
這時乘務員調出了監控視頻。
“吳女士,監控顯示您檢票時是一個人。”
站台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
吳英桂的嘴唇顫抖著,直播間人數突然暴跌。
我看著她手上戴著的金色手環。
再想起她平日裏一直偽裝出的窮苦百姓人設。
隻覺得陣陣發笑。
但凡是個明眼人,在她平日裏直播帶貨的時候都能看清她。
說白了,她隻不過是靠訛詐這些大企業大公司賺取利益罷了。
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響了。
她的聲音突然拔高八度。
“喂,你說什麼,我馬上到!”
掛斷電話後,她瞬間切換成悲痛欲絕的表情。
“醫院剛通知,我女兒出車禍了!”
她衝出站台,把所有人都晾在了原地。
吳英桂這一出女兒出車禍的戲碼又把直播間的熱度拉了回來。
彈幕裏滿是安慰和同情。
看著她風風火火離去的背影,我心中暗付。
這女人真是把對輿論的操控用到了極致。
但我並不打算放棄。
回到報社,我立刻整理材料寫了篇報道。
我要揭開吳英桂這所謂維權博主的真實麵目。
聯係了高鐵方麵,我取到了完整的監控錄像。
與此同時,吳英桂的熱度在網絡上持續攀升。
她在網上發了一篇長視頻。
聲淚俱下地控訴自己在高鐵上是遭遇。
她把女兒出車禍的事添油加醋地講了一番。
“因為高鐵公司一直急著發車,我給女兒打電話。”
“她緊著往這邊趕,結果在過馬路的時候一個沒留神。”
她將自己包裝成了一個命運多舛、卻又堅強不屈的母親形象。
網友們被她的言語所打動,紛紛在評論區底部留言支持她。
甚至還有人自發組織為她捐款,要為她討回公道。
我把寫好的報道初稿拿給主編看。
主編皺著眉頭看完後,搖了搖頭說。
“這篇報道雖然有料,但吳英桂現在太火了。”
“發出去輿論雖然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報社將承受壓力。”
我緊握拳頭,心中十分不甘心。
“那她這種欺騙大眾、惡意碰瓷的行為難道就不該曝光?”
主編沉思片刻。
“你最好再調查一下,等證據鏈完整了我再考慮。”
我聽從主編的建議,開始暗中調查吳英桂的社交圈子。
通過一些關係,我來到了她的老家。
3
據她的親戚說,吳英桂已經是個慣犯了。
她的背後是一個小團隊在運作,其業務十分繁雜。
醫鬧算是他的核心產業,她沒事兒的時候就去醫院蹲點。
一旦有病人不幸離世,吳英桂一行人便如餓狼般衝進去。
在病房裏哭天喊地,製造混亂,向醫院勒索巨額賠償。
有時候他們悄悄潛入超市,往食物裏偷偷塞入異物。
隨後裝作消費者索賠天價的精神損失費和醫藥費。
有一次他們更是膽大。
吳英桂在飛機上佯裝發病,最終迫使航班返航。
結果剛下飛機,吳英桂就立馬變了臉。
開始朝航空公司獅子大開口索要賠償。
此外,吳英桂還開發了一款名為”維權寶”的應用。
在這個應用上麵,用戶可以對網購的商品申請僅退款。
從在餐廳衛生安全問題索賠,到在商場投訴服務補償。
各種鬧事項目一應俱全,並且按照鬧事難度明碼標價。
吳桂英僅憑這應用軟件,幾乎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
事後,他們還有專門運營短視頻的團隊。
他們精心設計劇情,利用吳英桂在網上的人氣來引發關注。
最後再通過公司補償和粉絲打賞從中獲取利益。
我從吳英桂老鄉的口中打聽到了她女兒住院的地址。
透過單人病房門口的小窗,雖然繃帶纏著臉。
但是依稀能看見躺在病床上的人正吃著哈根達斯。
想到新聞報道上那個渾身打滿石膏的形象。
我十分確定這是她為了擺脫高鐵上的困境而編造的謊言。
她的女兒雖然綁著石膏,但舉止完全不像一個病人。
拍下了幾張照片,作為又一有利的證據。
就在我以為掌握了足夠證據,可以將她真麵目公之於眾時。
一雙幹枯的手搭在了我的肩上。
剛才拍的入迷,不知何時吳英桂竟出現在我的身後。
她一改往日在鏡頭前的潑辣模樣,臉上堆滿了笑容。
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威脅。
“你就是在高鐵上的那位記者吧,我記得你。”
“既然你都看見了,那我們不妨聊聊?”
我悄悄把相機的儲存卡取了出來,尷尬地笑了笑。
“我覺得我和你沒什麼聊的”
“記者同誌,咱們都是聰明人,何必把事情做絕呢?”
“你要是發了那篇報道,對你我都沒有好處。
“大家討生活都不容易,不如交個朋友,有好處一起賺。”
我冷冷地看著她。
“吳女士,你這種行為已經違法了,公眾現在需要得到真相。”
吳英桂的臉瞬間拉了下來,咬牙切齒地說。
“你這記者,怎麼軟硬不吃呢?”
“我見識過很多記者,可他們都很喜歡跟我講道理。”
說完,她推開了病房門,找了塊布把窗口擋的嚴嚴實實。
我站在醫院的走廊,心中明白。
這場與吳英桂的較量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