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我作為新科進士,位置靠後,正好能觀察前方的情況。皇帝端坐龍椅,看起來三十出頭的樣子,麵容威嚴中透著幾分疲憊,眼下有明顯的青黑。
【當皇帝也不容易啊,天天加班,連個雙休日都沒有。看那袖口的墨漬,肯定是批奏章時沾上的】
\"砰\"的一聲,站在前方的一位老臣突然踉蹌了一下,差點摔倒。皇帝的目光也驟然銳利,掃視著朝堂。我趕緊低頭,假裝研究手中的笏板。
\"近日邊疆急報,北狄屢犯我境,眾卿有何良策?\"皇帝開口問道。
朝堂上立刻爭論起來。主戰派主張增兵鎮壓,主和派建議納貢求和。我聽著這些極端化的建議,忍不住在心中搖頭。
【這些人都不懂地緣政治嗎?北狄犯邊是因為去年雪災導致牲畜大量死亡,他們需要糧食渡過難關。與其打仗或納貢,不如開放邊境互市,用糧食交換他們的毛皮和藥材,既能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又能促進雙邊貿易】
我正想得出神,突然發現朝堂上有些官員瞪大了眼睛,四處張望,好似在尋找著什麼。皇帝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過每一位大臣。
最前排戶部尚書劉墉突然轉身,目光直直地鎖定了站在後排的我。
\"新科進士辛明,陛下垂詢,你可有良策?\"劉尚書的聲音洪亮,回蕩在寂靜的大殿中。
我渾身一僵,冷汗瞬間浸透了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身上。
【完了完了,我一個小女子哪懂什麼軍國大事等等,我大學輔修國際關係,畢業論文寫的就是《古代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貿易關係》,剛才想的確實有道理啊】
我深吸一口氣,學著兄長的語氣開口:\"回陛下,微臣以為,北狄犯邊事出有因\"
我將心中所想稍加修飾,娓娓道來。從北狄麵臨的生存危機,到互市貿易的雙贏可能,再到具體實施步驟,條理分明,邏輯清晰。朝堂上寂靜無聲,所有人都聽得入神。
\"故微臣以為,與其勞師遠征或屈膝納貢,不如以商止戰,以利化敵。\"我最後總結道。
皇帝的目光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變得深沉難測。\"辛愛卿見解獨到。朕命你即日赴兵部任主事,專責處理此事。\"
我驚得差點咬到舌頭,慌忙跪拜謝恩。周圍的官員們投來或羨慕或嫉妒的目光。
【兵部主事?正六品?這升得也太快了吧!等等,我是不是給自己挖了個大坑?】
退朝時,我感覺無數道探究的目光黏在背上。走出宮門,我幾乎是逃也似地鑽進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