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相信。
一旦三十萬大軍南下。
不!
隻要有十萬精兵南下,趙青雲那脆弱的統治隻會瞬間土崩瓦解。
要知道,蒙恬手下的可不是普通的兵卒。
那可都是一群擁有著滅國之功的驕兵悍將,是通過軍功爵製優中選優的頂級兵王,是卻匈奴七百餘裏,讓其不敢南下牧馬,不敢彎弓抱怨的絕世狠人。
換而言之,整個大秦半數以上的精銳都在蒙恬的手下。
對於鹹陽任何一方勢力來說,有了蒙恬的支持,也就有了決定天下的資本。
因為這本就是始皇帝留給扶蘇公子的啊!
這個蠢貨!
始皇帝悲憤不已。
天下哪有把廢太子和大將軍放到一起的發配?
他的良苦用心但凡扶蘇用腦子好好想想,也不至於如今這個局麵。
現在好了,留給扶蘇的政治軍事資本,成了他給自己留下的生命線。
唯獨這一點,是現在的趙青雲全然不知的。
不過他倒不是沒考慮過邊境這三十萬兵馬反水的可能。
凡事慮勝先慮敗。
在他的計劃中,雖然不會直接觸怒蒙氏家族。
但暗地裏也早已經做好了與天下為敵的打算。
蒙恬這三十萬大秦精銳自然也算在其中。
其中最為關鍵的,也是最能給趙青雲帶來安全感的。
便是他嘔心瀝血組建的神機營了。
不管是多麼精銳的將士,隻要還處在冷兵器時代。
那麼麵對動輒鋪天蓋地的火器與大炮,那就是活生生的屠殺,是降維打擊!
君不見。
當德國的戰車跨過漫長的東歐平原踏進波蘭的土地上,赫赫有名的波蘭翼騎兵是怎樣土崩瓦解的嗎?
這就是技術代差給趙青雲帶來自信。
就像是現在的華夏六代機一樣。
從前雙發戰鬥機在時,都說用八架雙發戰鬥機換一架美利堅的飛機。
現在攻守易形了!
是隔壁五角大樓開始盤算六架五代機能不能拿下一架華夏的六代機了。
這就是科學技術的厲害,也是他大力發展生產力的目的。
大秦的問題積重難返,舊貴族利益固化分無可分,軍功爵製作為一個上升期的製度也來到了製度架構的盡頭。
大秦急需要一場鐵血暴力的改革!
這也是趙青雲放任以胡亥為代表的投機分子活動的原因。
他們需要一個反叛的借口,他趙青雲也需要一個重新洗牌的借口。
既然優勢在我,那便稍安勿躁。
......
鹹陽宮,此時百官已經退去,陰謀者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這兩天發生的大事。
唯有大秦宰輔王綰。
他身著玄色的大秦官服,被趙青雲留在鹹陽宮單獨問話。
他看向年輕的趙青雲,眼中流露出一絲欣賞。
像,太像了。
像極了當初始皇帝弱冠之年。
一樣的雄心勃勃,一樣的心思縝密。
王綰沒有主動去問,趙青雲也沒用急著去說。
一臣一君,一老一少,就這麼互相打量著對方。
良久,趙青雲啞然失笑。
這老匹夫。
王綰是老秦貴族中溫和派的代表。
拿下王綰,也就拿下相當一部分老秦貴族的支持。
雖然趙青雲自詡武力碾壓這個時代。
但他畢竟對當今朝堂的情況不算熟悉,總不能把百官都殺了。
都殺了誰給他打工,誰給他當黑奴,誰給他賺錢供他享受?
總不能都讓尉繚頂缸吧。
那老東西是真的會趴在他腳下哭喪的。
王綰在朝中聲望極高。
王家也有一定的底蘊,有他幫忙管理文官,那就是再好不過的。
兩人對視良久,看不出所以然來。
趙青雲終於主動開口道:“王相猜猜看老秦貴族這麼多,朕為何唯獨留下卿呢?”
沒有糾結趙青雲大逆不道的稱呼,奉行實用主義的王綰拱手:
“公子不妨直言。”
趙青雲搖搖頭:“王相倒是穩坐釣魚台,如今這種局麵,朕留下卿總不可能是讓卿留下陪朕用晚膳吧,朕想請教先生的是,對老秦貴族朕應該如何入手,懷柔安撫為好還是鐵血鎮壓為好。”
王綰目光如炬,直直盯著趙青雲那張年輕的臉,嚴肅道:“二公子,恕臣僭越,臣也是老秦貴族,臣下之言未必公允。”
“我明白,但我相信王相的智慧。”趙青雲盯著王綰的眼睛。
“李斯是丞相,先生也是丞相,先生既然能與李斯並列,自然是我大秦的肱骨之臣,是先帝聽之信之的大秦棟梁,朕又有什麼不能聽信的。”
“更何況,我的目的隻是更好的征服老秦貴族的人心,又不是六國餘孽要斬盡殺絕,王相真是小心謹慎。”
“若如此,臣有一言,且請公子靜聽!”
王綰抱拳。
“老臣見公子初來鹹陽便展現出雷厲風行的氣勢,趙高已死,胡亥囚禁,李斯同樣秋後問斬,隻是為何公子獨獨留下胡亥公子,要知道隻要給胡亥公子安上謀逆的罪名,快刀斬亂麻,便是全天下也沒用多餘置喙的道理。”
王綰思慮良久,終於將自己心中的疑問全盤托出,不得到答案,他的心便不安。
“王相多慮了。”
對於王綰能主動站在他的角度思考,趙青雲倒是感到有些驚喜。
對王綰這些先帝舊臣的能力他肯定是放心的,畢竟是秦始皇打天下的班底。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這些老秦人不願意聽從他的約束。
但現在看來,這王綰倒是懂得審時度勢。
這些老秦貴族,當真是口嫌體正直。
趙青雲看著王綰,解釋道。
“胡亥會死,但朕不會讓他現在就死,朕會給老先生一個交待的,放心吧,鹹陽亂不起來。”
“若如此,公子仁義,上能繼承大統,傳承社稷,為始皇帝分憂,下能清除奸佞,一掃頹唐,為扶蘇公子報仇。”
“實乃我大秦帝國二世皇帝最好之人選!”
“臣王綰拜見大秦二世皇帝陛下!”
“不錯,大秦天下,舍我其誰。”
趙青雲目光倨傲,神色淩厲。
“青雲年幼,不涉朝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錯對,還望王相日後能本著大秦囯祚之貴,助青雲一臂之力!”
“陛下萬年萬年萬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