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1  

“你不肯吃娘做的點心,難道是怪娘殺了皇上嗎?”

“兒臣隻是怕,怕您也會殺了我,就像您殺了父皇一樣。”宮變尚未完全平息,我看著麵前陌生的母親,不寒而栗。

皇後笑了笑,取了一塊糕點放進嘴裏:“沒有毒,我再狠毒,也不至於殺了自己的孩子……”

她的七竅開始溢血,她看著血液滴下,忽而大笑:“不愧是我的孩子,哈哈哈哈哈……”話音未落,已氣絕而亡。

“是可惜,姐姐你竟沒有服下我的毒。”太子帶劍而出,向我襲來。

“今夜我們,不死不休。”

第一章

“你就是和我兄長定親的長公主?也不過如此。”錦衣華服的公子哥上下打量著我:“既然到了,現在就隨我進京吧。”

我高坐於馬上巋然不動,上下看他一眼,忽而一鞭子揮在他身上:“我堂堂大周的長公主,豈是你能評頭論足的?”

這一鞭當下便打得他皮開肉綻。他慘叫出聲:“住手,我的姑姑是當今的柳夫人,你……”

柳夫人?原來如此。我翻身下馬,站到他麵前。

“你現在給我道歉,本公子還可以不計較此事。”他當我膽怯,又口出狂言:“我就不讓姑丈治罪……”

話語戛然而止,我拔出佩劍貫穿他的胸膛:“我隻知我母親劉後,而不知什麼柳夫人。”

“回去給你們家主子複命吧。”我抽出帶血的長劍,看著他被嚇到兩股戰戰的小廝:“你們家少爺對公主大不敬,我已持聖上所賜的莫邪劍,替柳家管教過了。”

第二章

“長姐,你真是糊塗,那柳家公子再怎麼出言不遜,你也不能當街殺了他啊。”太子與我共乘一轎,喋喋不休:“柳娘娘也是好人,如今你殺了她的侄子,你讓她怎麼和家裏人交代?”

“交代?我們姐弟五年未見,你第一句話竟是為了一個外人問我要交代?”我冷著臉:“我駐守邊關五年。如今奉旨回京。按照先法,當有皇室宗親為我接風洗塵,他一個夫人的侄子,也配來指手畫腳?”

我看著同父同母的弟弟,失望不已:“書信不便,母後隻草草提過柳齊如今封為夫人寵冠後宮,我卻不知,連柳家一個無官無爵的兒子都敢稱父皇為姑丈了?柳氏此舉,視你我二人的母族劉家何在?”

“長姐,你別說這麼嚴重,柳娘娘她真的很好,這次你的接風宴就是她操辦的。許是下人交代不周,這才讓那柳家的兒子提前到了城門,對長姐你無禮了。”太子堅持維護這位柳夫人,更讓我膽戰心驚。

“我累了,這件事的對錯,就等宮宴後讓母後定奪吧。”我一錘定音:“休要再提。”

太子欲言又止,但看我的臉色,識趣換了個話題:“柳娘娘說姐姐難得回京,另選個好日子再辦宮宴也不遲,此晚隻當家宴。”

第三章

既是家宴,一切從簡也是合理的。但我看著這場潦草的宴會,氣極反笑:“這就是柳夫人千辛萬苦操持的家宴?”

我從城門口一路壓著火到此處,實在忍無可忍:這些拙劣的下馬威,我受夠了!

我轉身就走,太子拉著我勸:“家宴、家宴,後日的訂婚宴和接風一起,那才熱鬧……”

“什麼訂婚!我根本不知曉此事。”我一把推開他:“柳家算什麼東西,靠著一個女人,也能高攀我?”

“鬧什麼!”皇上和一女子進來,見眼前情景,頗有怒色:“太子,你又做了什麼!真是太讓朕失望了。”

太子跪下請罪,皇上置之不理,和顏悅色把身旁的女人介紹給我:“太平,這位是柳夫人,你離宮早,還未曾正式拜見過,還不叫一聲柳娘娘?”

“父皇,若是宮宴,兒臣自當拜見柳夫人;但今日既是家宴,女兒便隻認父母和弟弟,柳夫人出席咱們的家宴,是否就太不妥了?”我恭恭敬敬行禮,言語之間卻毫不留情。

昔日皇上逐鹿中原,我跟著舅舅們馳騁戰場,立下赫赫戰功。在舅舅身亡軍隊騷亂之際又挺身而出,為了大周固守大漠五年,我自當有倨傲的本錢:“且弟弟並未做錯什麼,父親何必大發雷霆?不如先讓弟弟起來回話。”

此話一出,兩人麵上都不好看。柳夫人瞥了一眼皇上的臉色,知道今晚他不會出頭,就擠出笑臉柔柔一拜:“公主說得對,妾就暫且退下了,等明日宮宴再見也不遲。”

皇上哈哈一笑:“你這孩子,還是以前的樣子,一點也沒變。朕見你回來,喜不自禁,若不是你提醒,實在忘記了太子一直跪著。”

他笑著坐上主位:“都坐,都坐。”

第四章

隨著皇後姍姍來遲,宴會正式開始。歌舞升平,酒過三巡。

皇上忽而開口:“太平,朕聽柳夫人說,你今日當街殺了柳家的小兒子,可有此事啊?”

歌舞聲驟停,太子皺眉向我搖頭,做出認錯的口型。

我早有準備,不急不緩開口:“父皇恕罪,兒臣事先並不知他的身份。他口口聲聲說兒臣與他兄長有了婚約,這姻緣素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皇沒有下旨,兒臣都不得而知。他此番作為,難道不是擅自揣測聖意?他不敬兒臣不要緊,可其言語之間稱父皇為姑丈,對父皇毫無敬意。為了撥亂反正,兒臣不得不當街殺了他,以儆效尤,也讓天下萬民知曉顯貴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道理。”

皇後放下茶盞,直直盯著皇上:“太平何時與柳氏有了婚姻,臣妾為何不知?”

“如今太平也不小了,總不能一輩子守在邊關。柳家的大兒子是今年的探花,儀表堂堂,要朕說,和太平正是郎才女貌。皇後也不操心太平的婚事,幸虧前些天柳夫人說起來,這才有了此事。”皇上又看向我:“那柳家小兒子言行無狀,確實該有點教訓,太平你出手太重,朕先不計較了。現在朕有意給你和柳家大郎賜婚,也是化幹戈為玉帛的美事一樁,太平你意下如何啊?”

“父皇恕罪,兒臣不願嫁為柳氏婦。兒臣難得回京,隻想承歡父母膝下,願父皇收回成命。”我出席請罪,嗔怪道:“兒臣若要嫁,必然是要嫁如同父皇一般神武的男子。父皇您今日偏寵柳夫人,難道就要把兒臣的婚姻視為兒戲,這樣抬舉柳家嗎?父皇您未免也太偏心了。”

皇上很受用這樣的恭維:“這孩子說的是哪裏話,諸多皇子皇女中,唯有你最像朕,也最得朕心。朕哪裏舍得委屈你呢?你明日先見見柳家大郎,實在不喜,也就罷了。”

歌舞又起,台下的人各懷鬼胎。我垂下眼,恭敬道:“多謝父皇。”

第五章

宴後,我以思念母親之名暫居皇後宮中。

“我的兒啊,你真是受苦了。”皇後聽了我的遭遇,潸然落淚:“若是你舅舅們還在,何以讓一個小小柳家猖狂至此?”

我心疼得抹去她的眼淚:“母後何必傷心,現在我接管了舅舅們的兵馬,滿朝文武誰敢不服?您是母儀天下的皇後,柳夫人怎敢對您不敬?!”

皇後用手帕輕拭淚水:“柳夫人算什麼?一個唱曲的歌女,仗著你父皇的恩寵罷了。何以讓我動怒。”

她屏退左右,把我拉近身側,附耳細語:“皇上,有廢太子之意,聖旨已經寫好,隻是還未昭告天下。”

我心下一震,不可置信看向皇後:“母後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弟弟是嫡長子,仁義恭儉,沒犯過什麼大錯,怎能被廢?”

皇後歎了口氣:“母後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還能有假?當年皇上念著你舅舅為國戰死疆場,這才早早立你弟弟為太子。可如今,皇帝日益年老,你弟弟風華正茂,皇上如何能不懼這麼一位年輕的儲君把他取而代之呢?”

“可弟弟性格怯懦,斷不會謀權篡位啊!”我急道。

“不是太子會不會,而是皇上認為太子會不會。”皇後抓住我的手:“這些年,皇上愈發多疑,動輒抄家滅族,朝中大臣人心惶惶,哪一個不謹小慎微以保命?”

“太平,你還不明白嗎?皇上為何不與我商量,就想要把你許配給柳家?抬舉柳家是假,想借機奪了你的兵權是真啊。如今你手握重兵,勢必擁護太子,現在皇上隻是試探,若來日皇上動了真格,我們怎麼辦?”

皇後淚水漣漣:“下一任皇帝,隻能是你弟弟,否則,我們母子三人,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我直視著我的母親:“那母後意欲如何?”

“逼宮。”她輕描淡寫吐出兩個大不韙的字:“讓你弟弟登基,當今的皇上成為太上皇,安享晚年。太平我兒,你會和母後一起嗎?”

第六章

往昔種種滑過腦海,皇上起事後,是皇後含辛茹苦把我和弟弟撫養長大。中途兵敗,母後為了掩護我們,自己被敵軍俘虜,三年才歸。而父皇,隻把我當作一個打仗的工具罷了。

尤其憶起母後笑顏拉著我學步的情景,我漸漸攥緊她的手:“太平的血肉都是母後給予,自當與母後共進退。”

皇後破涕而笑:“我的兒,為娘沒有看錯你。”

“我此次回京,身邊隻帶了不足百名的親衛。不知母後和太子有何計謀?”既然已經下定決心,那就盡快敲定計劃為好。

皇後搖了搖頭:“我不欲讓太子知曉,他一貫軟懦忠孝,必然不會聽娘的話,還會壞了我們的大事。”

“所以弟弟就要坐享其成嗎?”我反問皇後:“逼宮是誅九族的大罪,無論事成與否,他日史書工筆,你我都會被口誅筆伐。太子難道就要清清白白登上皇位嗎?”

皇後隻定定看著我的眼睛:“那是你的親弟弟,我的親兒子啊。太平,倘若如今你是太子,母後當然也會這樣費盡心思的為你籌謀,你的弟弟難道會像你這樣發問嗎?”

我不置可否,隻說起今日馬車上種種:“多年未見,太子也不問問我在邊塞好不好,卻先興師問罪,怎能不讓我寒心?”我當然不是一時怒發衝冠,母後來信裏頻頻談及柳氏囂張跋扈,我借口殺了柳家人,也是想昭告朝野,皇後和太子雖然母族式微,但依舊有我這個長女可以依靠:“若我是男兒,太子之位也落不到弟弟身上。”

皇後隻是把我抱在懷裏,用手拂過我的麵龐:“我的兒,你舅舅去得早,太子又是這麼個性子,娘也隻有你可以依靠了。你和太子都是娘的親骨肉,何必為了這點小事生分?”

她如今貴為皇後,手掌卻不似貴女的柔荑,掌心依舊粗糙,是從前她辛苦養育我們的見證。

我終是敗下陣來:“好,我聽娘的。”

第七章

皇後欣慰地看著我,轉身到櫃裏取出一個貴重的匣子,其中躺著上好的和田美玉:“持皇後之璽,皇後宮中所有衛士都聽你號令。太平,打開武庫分發兵器,禦馬苑所有馬匹一律調出,供武士使用。後日大宴,就是我們動手的最好時候。”

她話鋒一轉:“朝中昔日跟隨皇上東征西討的舊臣,震懾於你舅舅的餘威,感念於太子的仁厚,多是堅定的太子黨。隻是由皇上一手提拔起來的柳家和其附庸,時常上書太子不肖父之事。”

“成王敗寇,到時弟弟登上皇位,諒他們也不敢說什麼。”我絲毫不把柳家放在心上:“朝中文官不過是天子的犬馬,不足為懼。兵馬,隻有兵馬,才是決定帝王的利刃。”

“話雖如此,但也要師出有名。”皇後鄭重其事起身:“太平,本宮以皇後的名義下旨:宮中生變後,你要詔告百官,皇上為奸人所蔽,你奉詔討賊,控製全城,陳兵備戰。”

我下跪接住鳳璽:“兒臣領命。”

第八章

次日未等早朝,我就先後去拜訪太子黨和曾經舅舅的舊部,茶酒中大概了解了如今人心所向。

早朝上,柳相雖未再提我動手殺人,但卻直指太子近日督察吏部不力之事,我對此毫不知情,無從開口,隻能眼睜睜看著皇上把太子罵得一無是處。

我隻能暗示朝中太子黨另提別事,才把此事糊弄過去。

早朝結束後,我主動喚住他:“太子,你是要向母後去請安嗎?不妨一起吧,我們姐弟倆也很久沒有說說體己話了。”

他有些訝然,乖乖跑過來,小聲喚了聲:“姐姐。”

我頗恨鐵不成鋼:“今日早朝,柳家進言,父皇那般訓斥你,你為何不開口辯解?”

太子垂頭喪氣:“是我做錯了事。”

“你是一國的儲君,唯唯諾諾成什麼體統!”我斥責道:“你身上留著父皇和母後的血,為何沒有半分他們的樣子。我既已回來,當然看不慣柳家欺壓到你頭上,在我離京前,這些我都會替你料理好的。”

我看著容貌與我有七八分相近的弟弟,又不自覺軟了語氣:“隻是你自己也要爭氣啊。弟弟,我如今雖兵權在握,但每逢冬季,邊疆就戰事不斷,哪一日我戰死疆場也未可知,你要一直是這個樣子,如何能護住母後?”

他眉頭微動,似有所感,抬頭道:“姐姐,我知道。”而後又默不作聲了。

我見他這副模樣,歎了口氣:“但願吧。”

我不知道我和母後還能幫他多久。隻能但願,但願他真的長成一位帝王,護住母後,護住他自己,護住母族劉家的榮光。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