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家宗祠施展相術斷命的時候,我就基本確定柴守拙已經遇害,如今更是幾乎可以認定趙東麗就是凶手,而月琴必是幫凶!
她們身上的邪門魘鎮之術,還有這西廂房裏懸掛的三才擋煞陣,毫無疑問,都是在防備陰魂索命!
防備誰的陰魂?
當然是柴守拙的。
換言之,柴守拙的陰魂應該經常在這座宅子裏出沒,頻繁糾纏她們,向她們索命,這才使得她們弄出那麼多的防禦措施。
而枉死者的陰魂一般都徘徊在遇害之地,留戀屍骸,所以柴守拙的屍骸應該就在這座宅子裏。
隻要能能找到柴守拙的屍骸,我便有辦法讓死人開口說話,使得一切真相大白於天日之下!
宅子雖然不大,可屍骸究竟被藏在了哪裏?
家傳秘籍《義山公錄》裏記載的有“起屍術”,可以幫忙尋找祟氣極重的屍骸,但需要畫“去三屍符”,用木工墨鬥,以黑墨、朱砂調製墨汁,還需紅毛線、黃表紙、朱砂泥、公雞血、桃木棍、白蠟燭、草香、燒酒、火柴......太過繁瑣,耗時也長,眼下準備,顯然是來不及的。
還是用陰陽眼現找吧。
我立刻又塗抹了陰陽眼,先在西廂房裏轉悠了片刻,翻翻看看,沒發現什麼可疑之處。
出來西廂房,我又直奔趙東麗所住的主屋,卻見門是鎖著的,窗戶也都從裏麵上了栓。
若是毀鎖壞門破窗,強行進去,找到了柴守拙的屍骸還好說,可若是一無所獲......
打草驚蛇不說,我假冒柴守拙表弟的身份恐怕還要敗露,再想暗中去查明真想,可就相當難了。
畢竟趙東麗的父親還是警察廳的官員,一旦事情鬧大,我在安慶城也會有不少麻煩,說不定還要連累柴宗緯。
不能冒失。
於是我又折返回西廂房,在月琴的身上仔細搜了搜,卻沒能找到主屋的鑰匙,隻有東西廂房的。
我歎了口氣,正常進是進不去了,隻能試著從門縫和窗戶往裏麵觀瞧,倒也沒有捕捉到祟氣。
我想趙東麗也不至於變態到把丈夫殺了之後,還把屍骸藏自己屋裏吧?
搜尋主屋的打算,隻好暫且作罷。
接下來,我又奔灶房、柴房等能進去的房間,一一搜尋下來,仍然是沒發現任何可疑之處。
我不禁心生猶疑,難道我的想法錯了?
柴守拙的屍體根本不在這座宅子裏?
忽然,我心中一動,戲院!
我怎麼忘了那個地方?
堂屋裏厚厚一疊戲票,趙東麗和月琴又活得像是戲子,連去戲院都要刻意編造謊言瞞著我,還讓月琴留下來陪著我,看著我,甚至不惜出賣色相,用盡渾身解數勾引我......若說柴守拙的死與戲院無關,我是不信的。
想到這裏,我立刻出門,叫了一輛人力車,直奔大觀亭戲院。
大觀亭建在一處園子裏,前臨長江,背倚大龍山,境界開闊,氣象雄偉,是安慶城第一名勝之地!那園子有十來畝大小,園中又有園,便是大觀亭戲園子。
我循著鑼鼓聲一路找到了戲園子,把守在入口處的門官問我要票,我哪裏有?
臨時向他買,早已賣光,死活不讓我進去。
我隻得掏出一枚銀元,笑著塞到他手裏,說道:“門官大哥,通融通融吧。”
他的臉色好看了許多,說道:“不是我不通融,是裏麵滿座,就算我讓你進去,你也沒地兒看戲。”
我說:“我不是來看戲的,是找人的,在後頭望幾眼就行。”
門官遲疑了片刻,還是沒擋住銀元的誘惑,隨手塞進兜裏,說到:“那你跟著我進去,別胡鬧,別亂跑,今天登台可是名角!”
“一定!”
我跟著門官進去,站在最末一排座位的後麵,目光掠過黑壓壓的人頭,一眼就望見了趙東麗!
她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間位置,兩顆翡翠耳墜如暗夜中的螢火,閃爍著幽光。
戲台上,一個男人反串的青衣正在賣力表演,唱的似乎是《鳳還巢》,腔調如泣如訴,若斷若續,幽咽婉轉,很是動人,扮相典雅嫻靜,頗有點霜天白日的感覺,我雖然不大喜歡看戲,所知也有限,但仍然覺得有些驚豔。
“找到了人嗎?”門官問我。
“找到了。”我說:“這戲快散場了吧?我想等她一會兒。”
“馬上散場,你等吧。”門官也不走,杵在我旁邊。
“好!”
一曲唱罷,台下掌聲雷動,喝彩聲也此起彼伏,但忽然有一聲歇斯底裏的尖叫爆出,直接把別人的喝彩聲都壓了下去,撕心裂肺的,著實嚇了我一跳!
那叫的正是趙東麗。
她在叫些什麼,我都沒有聽清楚,似乎是在喊人的名字。
然後我就看見她一手拿帕子擦眼淚,一手抓著東西往台上扔,如癡如狂!
我張望了一眼她扔的東西,頓時呆住。
金葉子,珍珠串子,銀錁子......都是值錢的東西,在她手裏卻像是垃圾一樣,大把大把的拋撒!
台上的青衣不斷的向她鞠躬,道謝,姿態相當優雅,幕後也有人跑出來,幫著收拾那些被趙東麗丟到台上去的金銀珠寶。
趙東麗又哭又笑,發癲了一樣,嘴裏還是不斷的尖叫呐喊,如同瘋子!
我也終於聽清楚她喊得是什麼了——
“白小生!白小生!你是我的命!我的命!”
白小生......
大概是那唱青衣的戲子的藝名。
台下的看客對此似乎是見得多了,也沒幾個議論的。
我低聲詢問身旁的門官:“那女人經常這樣嗎?”
“你居然不知道她?”門官驚訝的瞥了我一眼,然後說道:“她是趙東麗啊,趙家的大小姐,柴家的少奶奶,可謂有錢有勢,卻是白小生的頭號戲迷,都迷瘋了!隻要是白小生的戲,她每場必到!每場必賞!而且永遠都是賞的最多!人稱‘白榜一姐’啊!”
我茫然道:“什麼白榜?”
門官笑道:“就是把所有給白小生賞錢的人,按照賞錢的多少,排個榜單,這位姑奶奶,始終都在榜一!所以人稱‘白榜一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