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立第二中學三年級讀書。學校分文理科,先生入文科班,按該校班級次序為1920屆丁班。開封市第五中學編:《開封市第五中學校友名錄》,2004年內印本,第7頁。
五四運動起,省立二中為河南運動重鎮。該校教務長韓席卿(早年曾師從馮友蘭之父馮台異)與當時在開封他校任教的馮友蘭、嵇文甫、魏烈臣、徐旭生等人成立心聲雜誌社,社址在青雲街馮友蘭住處,“介紹中外新思想、新潮流,傳播新學,提倡民主”開封市第五中學編:《百年名校:開封市第五中學》,2004年內印本,第13頁。。同級甲班學生曹聯亞等創辦“青年學會”,編輯《青年雜誌》,寫白話文。小先生一屆(1921屆乙班)、後為曆史學家的尚鉞亦是當時河南學生運動負責人之一。先生因不喜白話文,未參與校內白話文運動。
時曹聯亞所在班級國文教員張星蔚張星蔚(1871—1939),字維元,河南長葛人。光緒二十七年河南鄉試舉人。民國後曾任河南省議會議員、河南省立第二中學教員等職。反對白話文,教務長韓席卿站在“青年學會”一邊,“將張某調換到其他班級教課”韓蘊清:《五四時代曹靖華與韓席卿的一段往事》,開封市第五中學編:《百年名校:開封市第五中學》,2004年內印本,第83頁。。張星蔚被調換到的正是先生所在班級。先生因擅長駢文、詩詞,頗得張星蔚讚許,故先生日後將張星蔚視為知遇恩師。
是年,與本鄉梁氏完婚。梁夫人為普通農家女子,性溫和,本無名,後先生因於詩詞中每見“河梁秋色”句,為夫人起名為梁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