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天氣幹燥,北方天氣惡劣,本是平常事,但北方已經一個月沒有雨水,而且如今正是秋風起時,令農田更加幹旱。
雖然羽櫻被後宮煩得暈頭轉向,沒有輕鬆過,但國事比家事重要,她知道崇禎運氣不好,在位期間天災甚多,所以認識了如今最自由,又被皇上器重的段離軒之後,羽櫻更關心宮外情況。
得知北方幹旱,羽櫻竟然臉色大變,連段離軒都猜不出她在擔憂什麼。
焦慮的可人終於等到了傍晚,等到皇上跟皇後用膳後,來景仁宮探望自己的時刻。
隻見羽櫻在景仁宮外左顧右盼,皇上便加快了腳步,匆匆跑上前,握住羽櫻的纖手問道:“為何站在外麵等朕?夜裏風大,萬一惹上風寒,朕多心疼啊!以後在裏麵等吧!”
“皇上,我有要事想跟你說。”羽櫻讓婢女們都退下,自己再抱著皇上的手臂走進寢宮。
“何事如此慌張?”皇上從她的臉上看出了焦急與恐懼。
“皇上,無論我接下來說什麼,你都要相信我,不要把我的話當作笑話,你能答應我這一點嗎?”
皇上皺起眉頭,心情也變得凝重起來,“朕答應你。”
隻見皇上也認真地當起了聆聽者,羽櫻便冒著危險說出心中疑慮:“如今東北幹旱,要及早預防,不然必有天災,此次大旱將會寸草不生,到時百姓饑荒,皇上又要撥款救災。凡事都是事先做好準備比較好,就像病情一樣,初期發病總是比較容易治療。”
羽櫻說的每一個字都刻入皇上心裏,他看著這張熟悉的臉頰,讓他震驚的,不是羽櫻的見解,而是楊小晴也曾經說過一模一樣的預言!沒錯,對於當時的楊小晴來說,是預言,但現在問題已經發生了,的確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羽櫻和楊小晴所說的那樣!
除了羽櫻比較淡定和處事成熟,其它行為舉止,笑容,甚至如今對自己的坦誠,跟那個已經死去的楊小晴一模一樣!
終於,皇上混亂的思緒把二人融合在一起,不禁吐出一句:“你這番說話,以前有人說過。”
羽櫻微微一抖,卻沒有掩飾,反而大膽地暗示道:“皇上,我認為什麼身份,什麼名字並不重要。我在意的是,你愛我,我也能夠陪伴在你身邊。你是一個好皇帝,但天災人禍,豈能一個人完全掌控?我希望可以幫你,我的心意,僅此而已。”
“朕信你,朕豈會不相信你。”皇上似是隨口說說一樣,心不在焉,腦海裏仿佛有更多的疑惑。
看見皇上此刻的神情,羽櫻知道自己衝動了,他如今肯定在懷疑當初楊小晴是不是沒有死,眼前這個羽櫻會不會就是楊小晴?如今重新設計回到宮中,是不是有別的陰謀?崇禎生性多疑,羽櫻居然忘了這一點,以為他真的會完全信任自己。
連續幾天,皇上都沒有見羽櫻,也沒有去其它寢宮,連皇後親自送晚膳也沒有召見,但是皇上加強注視北方旱情。本來這種幹旱程度算不上災禍,但今年北方格外幹燥,農作物基本都幹枯,無法生長,短短半個月,北方便有數人餓死,陝西地方官李大人已經向朝廷申請撥款救災了。
這次旱災,皇上十分重視,節儉的他這次出手也沒有考慮,地方官有什麼要求,他都答應,但是災情不但沒有製止,反而越來越嚴重,這一點開始令皇上生疑。
這是楊小晴和羽櫻“預言”的災禍,到底是不是真的像楊小晴當初所說,寸草不生,導致百姓餓死,遍地屍骸,慘不忍睹呢?當然皇上不想看到民不聊生的景象,但他如今確實要理清楚思路,楊小晴和羽櫻的話。
皇上決定親自前往災區,得知皇上要微服私巡,羽櫻就纏著皇上要跟去災區,皇上想到此事跟她有關聯,所以沒有拒絕她的任性請求。
皇上來探望災民之事沒有公開,所以連地方官李大人都不知情而沒有準備,而他也借用了馬將軍的令牌,冒充他的身份去探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