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沒有再在醫學方麵發展,而是先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在村裏建了一座學堂,聘請了有學識的先生,免費教孩子們讀書識字,他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將來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
他還利用自己所學的醫術,在村裏開設了一間醫館,免費為村民們看病,治療疾病,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守護村民們的健康。
當然,齊征也沒有忘記賺錢,畢竟想要維持學堂和醫館的運營,需要大量的資金,更何況,他還要讓自己的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齊征決定重操舊業,開始釀酒。
他釀的酒,和普通的酒不同,他在酒裏加入了一些具有滋補功效的藥材,讓酒不僅美味可口,而且還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他將自己釀造的酒,命名為“長生酒”。
長生酒一經推出,立刻受到了人們的追捧,那些達官貴人,富商巨賈,都爭相購買,希望能夠喝到這種神奇的酒,以此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長生酒的價格,也被炒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一壇酒,甚至可以賣到上千兩白銀。
齊征靠著長生酒,賺得盆滿缽滿,很快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大富豪。
沒過多久後,齊征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繼續發揮自己的才華,為百姓謀福祉。
“蕙蘭,采薇,我想在九灣村,建一座書院。”齊征看著兩個妻子,說道。
“建書院?這倒是個好主意。”尹蕙蘭笑著說道:“咱們村裏的孩子,一直都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如果你能建一座書院,他們就可以學習知識,改變命運。”
秦采薇也頷首:“相公,我支持你。”
“好,既然如此,那咱們就開始行動吧。”齊征笑著說道。
說幹就幹,齊征立刻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開始在九灣村,修建書院。
他的舉動,受到了村民們的支持和擁護,他們紛紛出力,幫助齊征修建書院。
很快一座嶄新的書院,就在九灣村裏落成了。
齊征親自為書院題名,叫做“清源書院”,取自“源清則流清”之意,他希望孩子們能夠在這裏,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能夠成為清正廉明,為國為民的人才。
齊征不僅自己親自授課,他還從各地聘請了許多有學識的先生,來書院任教,為孩子們傳授知識,解答疑惑。
他的教學方式,也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他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他們敢於質疑,敢於探索,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清源書院的孩子們,都變得聰明好學,積極向上,他們不僅學習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為社會做出貢獻。
清源書院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子,前來求學,就連一些外地的富家子弟,也慕名而來,想要進入清源書院,學習知識。
這天齊征正在書院裏,給孩子們上課,突然一個村民跑了過來:“齊先生,不得了了,城裏來了一位大人物,說是要見您!”
齊征心中一動,難道是皇帝又派人來了?
他走出書院,來到了村口,遠遠地就看到一個身穿華服的年輕人。
“不知這位公子,找在下有何貴幹?”齊征看著那年輕人,問道。
那年輕人,打量了齊征一番,笑著說道:“你就是齊征?”
齊征:“正是在下,不知公子是?”
年輕人:“在下李白,字太白,乃是一介遊方詩人。”
齊征聞言,頓時一驚,李白?字太白?莫非,他就是那個詩仙李白?
李白:“久聞齊先生大名,今日特來拜訪,一睹齊先生的風采。”
齊征連忙抱拳,謙虛道:“先生過譽了,在下隻不過是一個粗人,當不得先生如此稱讚。”
李白:“齊先生何必過謙,先生的事跡,我早已有所耳聞,先生智勇雙全,而且還熱心公益,造福鄉裏,實在是令人敬佩。”
齊征:“先生過獎了,在下所做的,不過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李白:“齊先生,不知在下可否入村一觀,也好瞻仰瞻仰,齊先生的清源書院?”
齊征連忙答應:“當然可以,先生請!”
齊征將李白,請到了清源書院,帶著他參觀了書院的各個角落。
李白看到書院裏的孩子們,個個都精神抖擻,聰明好學,臉上充滿了陽光和自信,頓時讚歎不已:“齊先生,你真是功德無量啊,你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更為他們創造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齊征笑著說道:“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我所做的,不過是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而已。”
李白:“齊先生,你真是太謙虛了,你所做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學習。”
參觀完清源書院,齊征又邀請李白,到自己家裏做客,款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兩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親近。
齊征:“李先生,不知你這次來九灣村,所為何事?”
李白放下酒杯,歎了口氣,說道:“實不相瞞,在下此番前來,是想要向齊先生,求一首詩。”
齊征:“求詩?先生說笑了,在下隻不過是一個粗人,哪裏會寫什麼詩?”
李白:“齊先生過謙了,我聽說齊先生才華橫溢,曾經在頤春樓,寫下一首《泊秦淮》,震驚四座,讓花魁宋清兒,都為之傾倒,難道此事是假的嗎?”
齊征聞言,頓時苦笑一聲:“李先生,你說的沒錯,在下確實曾經寫過一首《泊秦淮》,但那也隻是,一時興起,隨意之作,當不得先生如此稱讚。”
李白:“齊先生,你就不要再謙虛了,在下這次前來,就是想要見識一下,齊先生的才華,還望先生能夠成全。”
齊征:“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獻醜了。”
他沉吟片刻,看著窗外,隨口吟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聽到齊征吟出的這首詩,頓時如遭雷擊,整個人都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