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婉看到張恒換了一身全新的綢緞衣服,新奇地眨眨眼跑了過來,笑著問道:
“張恒,你什麼時候換新衣服了?這哪來的衣服啊?”
張恒笑了笑:“我找裁縫新做的,好看嗎?”
顧婉新奇地打量了一圈,咯咯笑道:“好看,你穿這身比以前好多了。”
張恒聞言心中高興,隨即便說道:
“我剛換了新衣服,請你去吃飯怎麼樣?我們去這裏最好的酒樓。”
顧婉聽罷臉上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那不行,要是讓人看見我和男子單獨吃飯,要嫁不出去的。”
她說完又眨眨眼睛:“而且,我前不久剛跟爹爹去過呢,醉仙樓的紅燒肉最好吃了。”
張恒聞言沒再說話。
他本來想哄著顧婉和自己去約會的,結果人家倒是醉仙樓的常客,不過想想倒也正常,畢竟顧相公可是大富戶。
被拒絕之後張恒有些失望。
顧婉見張恒不說話,又說道:“你都能請我去醉仙樓吃飯了,是不是很有錢了呀?”
“有點小錢。”
張恒點頭道。
顧婉聞言又笑起來:“那你以後打算做什麼?買大房子當富翁嗎?”
張恒聞言抬起頭,看著美人拍了拍胸口。
“做富翁太沒有前途了,我張恒是要拯救天下蒼生的男人!”
這話倒是讓顧婉愣住了,她歪著腦袋問道:
“什麼?”
看著美人呆呆地模樣,張恒心情大好,便繼續講道:
“顧婉你知道嗎?現在百姓生活困苦,很多地方民不聊生,都是因為咱大明朝有三個最大的敵人在殘害百姓!”
顧婉倒是第一次聽說所謂的三個大敵,心中好奇:“是哪三個敵人呢?”
張恒認真道:“首先是西北那邊流寇,這些人不事生產,四處劫掠,不把百姓當人,這位第一個大敵!”
顧婉聞言深以為然:“我知道這個!我爹爹和我說過,這些流寇殺人如麻,還好不在我們這裏。”
張恒繼續道:“其次便是在東北的韃子,韃子們最是可恨,他們經常劫掠大明的關內,卷走大量的人口和財富,在攻城時甚至會屠城,他們遲早還會再來,這是第二個大敵!”
顧婉聽到這話,小臉暗了暗,嘀咕道:
“韃子的確十分可恨,但也十分可怕,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打架那麼厲害,官兵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我一個姐姐就在遵化那邊被韃子殺了......”
張恒微微一愣,倒是沒想到顧婉有親戚死於韃子之手。
他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倒是顧婉先好奇道:“那還有一個大敵呢?”
張恒聞言深吸了一口氣,這才說道:“這最後一個敵人,也是百姓最大的敵人那邊是朝廷的貪官汙吏!現在的大明官員體係已經爛透了,他們就像是大明的癌症,一直在敗壞大明的根基,現在高門大戶坐擁田地而不交稅款,反而是百姓承擔了十倍的賦稅,很多百姓被逼的隻能流亡落草為寇!”
顧婉沒聽懂癌症的意思,但還是聽懂了大部分。
她思索了一下,問道:“張恒,你為什麼要跟我說這些啊?”
麵對美人,張恒自然豪氣衝天,大手一揮道:“以後我會為百姓消滅這些敵人!”
“啊?”
顧婉驚得張了張嘴巴,小聲問道:“張恒,你哪來那麼大本事?”
張恒笑了笑,說道:“我是沒有這個力量,但科技有這個力量!”
“科技?”
顧婉又聽到了自己沒聽過的詞語,她有些發愣。
張恒便說道:“肥皂就是科技的產物,科技不僅能做出肥皂這樣的好東西,還能做出其他好東西,讓我們的文明加速發展,給我們更加強大的力量,打敗那些野蠻的力量!”
顧婉聽著這些豪言壯語,沒有搭話,她還是難以相信這些話。
張恒歎了一口氣,淡淡道:“不是我說大話,我要是不這麼做,這天下就要完了,不再是我們漢人的天下。”
顧婉看著張恒,眼睛一眨一眨的,隻是張著嘴巴卻沒說出話來。
張恒微微一笑,轉而問道:“對了,我給你的香皂怎麼樣?”
顧婉聞言又露出笑容,大聲回答道:“很好用!我洗完身上都香香的呢!”
“那等你用完我再送你新的。”
張恒笑道。
“好呀!”
顧婉笑起來,笑容明媚。
張恒沒再繼續跟顧婉吹牛,告別顧婉繼續往街上去了。
到了二月中旬,張恒交清了之前顧正林的訂單。
顧正林拿到第一批肥皂之後就已經著手販賣了,將肥皂運到京師之後他也用張恒的法子先用贈送的方式打開了銷路。
第二批肥皂的時候,肥皂已經在京師火爆了。
因為第一批早已經缺貨,第二批肥皂到貨之後立刻引來了一陣瘋搶。
知道肥皂好處的京師婦女們立刻上門搶購。
肥皂的好用也速度傳遍京師了。
連宮中采購的太監都聽到消息買了一些拿回去試了試。
很快這肥皂就在宮中流傳起來。
因為大家用過之後都發現,這東西可比那皂角好用多了!
王承恩是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他這兩天也聽說其他太監說,京師裏流行著一種從天津來的,名為肥皂的東西。
這肥皂不僅能洗衣服,還能洗澡,效果十分顯著,比皂角好用多了。
起初王承恩並不相信,這外麵兵荒馬亂,怎麼會突然有這麼好的東西?
隻是他從負責采買的太監手裏拿了一塊試過之後,立刻就被折服了!
這東西確實太好用了!
皇上的龍袍平常拿去浣衣局洗幾次就顯舊了,而且有一些物資還難以洗掉,可是用了這個肥皂,隻是在臟汙之處搓洗一下,汙漬立刻就消失了!
而且還不會讓衣服顯得陳舊!
他還用這肥皂洗了個澡,效果更是讓他震驚不已。
以前他洗澡要泡兩刻鐘,用了這肥皂,一刻鐘的時間他已經洗的幹幹淨淨,根本沒有一點汙垢!
這樣的好東西居然隻賣二十五文錢!
王承恩得了這樣的好東西,自然不敢藏私,立刻就進獻給了天子。
直到亥時,乾清宮還亮著燈。
崇禎七年,崇禎皇帝朱由檢年僅二十四歲,他口述著聖旨,王承恩在一邊幫忙在奏折上批紅。
片刻後,朱由檢揉了揉眼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