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您沒事吧?"我驚慌地扶住幾乎癱軟的首長。
他顫抖著手,緊緊攥著那張從我口袋掉落的泛黃照片,臉色蒼白如紙。
首長用近乎哽咽的聲音問道:"這......這是你母親?"
我點點頭,不明白為何一張普通的合影會讓這位威嚴的長官如此失態。
首長聞言,雙眼瞬間盈滿了淚水。
他失態的喃喃自語道:“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啊。”
0
我叫劉誠,來自川省一個叫青山村的偏遠地方。
這裏山高路遠,雲霧繚繞,一年到頭難得見幾天太陽。
在我模糊的童年記憶裏,父親的形象永遠停留在那個陰雨連綿的早春。
那天清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父親就已經起床了。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工裝,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匆匆扒拉了幾口稀飯。
"梅子,我先走了,今天礦上活兒多。"
他揉了揉我的頭發,轉身消失在蒙蒙細雨中。
那年我剛滿三歲,這成了我對父親最後的記憶。
母親張梅是我們村裏唯一的女教師。
她個子不高,清瘦的身材,一張白淨的瓜子臉,說話輕聲細語。
村裏人都說她是"知識分子",和其他莊稼人家的媳婦不一樣。
即便在最困難的日子裏,她也總是把自己收拾得幹幹淨淨。
"娘,爹什麼時候回來啊?"我經常這樣問。
每當這時,母親總是輕輕抱住我說:"你爹是個好人,他走得太早了。"
她的眼裏閃過我看不懂的情緒,但很快就被溫柔的笑意取代。
後來我懂事了,便不再問這個讓母親傷心的問題。
和村裏其他孩子不同,母親從不讓我下地幹活。
"你隻要管好學習就行。"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
鄰居王嬸總說她太"嬌慣"我,母親隻是笑笑:"讀書是孩子的正事,隻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記得上小學那年,我們班裏四五十個人,但隻有我一個人有課外書讀。
那是母親省吃儉用,特意從縣城買來的《十萬個為什麼》。
村裏人都說她"不識時務",但母親依然堅持自己的教育方式。
每天晚上,她都會點著煤油燈,一邊批改學生的作業,一邊輔導我學習。
"誠兒,你看這道算術題......"她的聲音溫柔耐心,就像春天裏的細雨,滋潤著我幼小的心靈。
煤油燈的光暈下,母親的側臉總是那麼溫婉。
隻有在我沒注意的時候,她才會偷偷擦去眼角的淚水。
在母親的悉心培養下,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小學、初中,一路走來,我始終是班裏的第一名。
母親雖然工作很忙,但每次開家長會她都會來,坐在教室最後一排,臉上帶著驕傲的笑容。
02
1982年的春天特別漫長,連綿的陰雨仿佛永遠不會停止。
高考前夕的那個夜晚,我正在煤油燈下複習功課。
這時,母親突然放下手中的針線活,說了一句讓我意外的話:
"誠兒,你要不要報考軍校?"
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絲我從未聽過的顫抖。
我抬起頭,看見母親的眼神格外明亮,像是在極力掩飾著什麼情緒。
"軍校?"我放下手中的書本,有些驚訝,"為什麼突然想到報考軍校?"
母親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起身打開了舊衣櫃的最底層。
隨後,她從一個布包裏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張泛黃的照片。
那是一張年輕軍人的照片,我從未見過:"這是什麼......"
我剛要問,母親卻急忙將照片收了起來:"一個老照片。"
她語氣有些慌亂,轉而拿出一個徽章,緩緩說道:
"當兵好啊,可以保家衛國,還能鍛煉人。”
“你爹生前就說過,咱們家要是能出個軍人,那該多好。"
說這話時,她的眼神飄向遠方,仿佛在回憶什麼往事。
我想追問那張照片的事,但看到母親眼中閃過的一絲痛楚,終究沒有開口。
"媽,您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我?"我試探著問。
"沒有,"她搖搖頭,聲音輕得像在自語,"就是覺得,你要是當了軍人一定很帥。"
就這樣,在母親的建議下,我報考了軍校。
那段日子,我經常聽到,母親嘴裏輕聲哼著一首我從未聽過的軍歌。
高考成績揭曉那天,我以全縣第三名的成績被軍校錄取。
當我拿著錄取通知書衝進院子時,母親正在給她精心照料的那棵石榴樹澆水。
"媽!我考上了!"我興奮地揮舞著通知書。
母親愣在那裏,澆水的壺嘴還在滴答著水珠。
她的眼淚突然就湧了出來,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
"好,好啊!"她反複說著這兩個字,聲音哽咽。
我這才注意到,她的鬢角已經泛白。
歲月的痕跡悄然爬上她的眉角,卻遮掩不住她眼中的光彩。
"媽,您哭什麼?"我有些手足無措。
"高興,是高興的淚。"她擦著眼淚笑道,卻在轉身時又抹了一把眼角。
臨行前一周,母親特意帶我去縣城照相。
那天早上,她把自己收藏多年的深藍色確良襯衫用熱水漿洗得筆挺,又特意去供銷社買了一瓶廉價的花露水。
照相館的老師傅放下相機,樂嗬嗬的招呼道:"同誌,您這樣太拘謹了。"
"您看看您兒子,笑得多自然啊!來,放鬆一點,別緊張。"
母親不好意思地說:"我是第一次照相,以前都舍不得......"
"那就想想最高興的事,比如想想您兒子以後穿上軍裝的樣子。"
這句話仿佛打開了什麼開關,母親的表情突然柔和下來,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將她的側臉鍍上一層金邊。
那一刻我忽然發現,原來母親笑起來這麼美,美得像春天裏盛開的山花。
"哢嚓"一聲,這個溫暖的瞬間被永遠定格。
走出照相館時,我看見母親在擦眼淚。
"媽,您到底在想什麼?"我又一次問道。
她沒有回答這個問題,隻是搖了搖頭:"等你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照片洗出來後,母親小心翼翼地用報紙包好遞給我:"帶著吧,想家的時候看看。"
她的聲音很輕,卻透著說不出的溫柔,我把照片放進衣袋,貼身收好。
那一刻,我暗暗發誓,一定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就這樣,帶著對軍旅生涯的憧憬,還有母親的期望,我踏上了起程的火車。
火車緩緩啟動,站台上母親的身影在蒸汽中漸漸模糊。
她一直站在那裏,擦著眼淚,卻還是對我揮手微笑。
鄰座的戰友見我紅了眼眶,善意地打趣:"大老爺們,哭什麼?"
我沒答話,隻是把那張和母親的合影緊緊貼在胸口。
03
軍校生活就像一把磨刀石,日複一日地打磨著我們。
每天淩晨五點,刺耳的哨聲準時響起。
我們必須在三分鐘內完成洗漱集合,開始五公裏的晨跑。
"劉誠,又在發呆?"舍友老張推了我一把,"看什麼呢?"
"沒什麼。"我收起床頭的照片。
鄰床的程大壯突然湊過來:"喲喂,又在看你媽的照片?"
"告訴你小子,當兵就得心硬!整天想家,能當好兵嗎?"
我沒理他,隻是默默的收起了照片。
程大壯是班裏的體能標兵,從小在農村幹活,一身蠻力。
相比之下,我確實顯得文弱許多。
第一次體能測試,我隻做了十八個俯臥撐就趴下了,引來一片嘲笑。
"娘娘兵!"程大壯最愛這樣喊我,"你這身板,怎麼考進來的?該不會有什麼後門吧?"
這話像一根刺,深深地紮在我心裏。
從那天起,我開始加練。
每天訓練結束後,我都要再練兩個小時。
手臂酸痛難忍時,我就盯著母親的照片,回想她獨自撫養我的艱辛。
一天深夜,教導員王建業巡查時發現我還在操場上訓練。
他皺著眉詢問道:"劉誠,你這是幹什麼?"
"報告教導員,我在加練!"我立正答道。
他走近看了看我的動作,忽然問:"為什麼要這麼拚?"
我愣了一下,指了指胸前口袋裏的照片:"因為,我不能讓她失望。"
王建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好好練,但別太勉強自己。"
三個月後的考核,我不僅完成了八十個標準俯臥撐,還在越野跑中獲得第一名。
最讓人意外的是,在手榴彈投擲項目中,我居然打破了軍校記錄。
"劉誠,你小子真有股子韌勁!"王建業拍著我的肩膀說,"比那些光有把力氣的強多了。"
這話傳到程大壯耳朵裏,他臉色很不好看。
第二天早操時,他故意絆了我一跤。
我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默默地跑到了隊伍前麵。
午飯的時候,他在食堂裏堵住我:"你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別以為當了標兵就能翻天!"
我平靜地看著他:"大壯,我們是戰友,不是敵人。"
這句話似乎觸動了他,後來我才知道,他也是從貧困山區出來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
很快,我就以綜合第一的成績,被評為了訓練標兵。
領獎那天,我多麼希望母親能在現場看到。
晚上寫信時,我詳細描述了領獎的情景,卻隻字未提訓練的艱辛。
一周後,我收到了母親的回信,隻有短短幾行字:"要好好吃飯,別太累著自己。"
信封裏還夾著一張皺巴巴的十元錢,我知道,這是她省下的夥食費。
看著那張起皺的鈔票,我紅了眼眶。
程大壯恰好經過,猶豫了一下,拍拍我的肩膀:"你媽真好。"
我點點頭:“是啊......”
母親的柔弱外表下藏著堅韌,而這種堅韌,也流淌在我的血液裏。
04
1983年冬天,軍校迎來了難得的提幹機會。
按照成績和表現,我都是最有希望的人選之一。
可就在政審環節,我卻被告知因"家庭出身"不符合條件。
政治處李主任說這話時,顯得有些尷尬:"對不起,劉誠同誌。"
"你父親是普通礦工,母親是小學教師,在家庭成分上......"
我攥緊拳頭,想說些什麼,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走出辦公室時,我的心裏充滿了委屈和不甘。
晚上熄燈後,我偷偷爬起來,對著母親的照片發呆。
照片中,她笑得那麼溫暖,仿佛在說:"孩子,別灰心。"
就在我最失落的時候,我遇見了改變我命運的人——首長劉建國。
那是個寒風凜冽的下午,我在訓練場上加練障礙跑。
其他人都已經回去了,隻有我還在堅持。
"小夥子,練得挺認真啊!"一個渾厚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我回頭一看,是位肩扛兩杠兩星的首長,忙立正敬禮。
他擺擺手,示意我不用拘禮。
"你叫什麼名字?是不是最近錯過了提幹機會?"他開門見山地問。
我一愣,沒想到首長會知道這事。
"報告首長,我叫劉誠。"我立正答道。
話音剛落,我明顯感覺到首長的身體微微一震。
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目光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
那一瞬間的對視,讓我莫名地感到心頭一顫。
他的目光太過複雜,既像是在打量一個陌生人,又仿佛在尋找什麼熟悉的影子。
"劉誠......好名字。"首長喃喃自語,仿佛在回憶什麼。
他沉默片刻,忽然話鋒一轉:"當年我參軍時,也是從最基層做起。”
“那時候,有人說我的出身不好,但我從來沒有因此放棄過。"
"首長,我......"我想說什麼,卻被他抬手製止。
首長笑著道:"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打垮,隻要有實力,總會有機會的。"
那個寒冷的夜晚,我們在訓練場邊的休息室裏聊了很久。
首長給我倒了杯熱茶,問起了我的家鄉、學習和生活。
當我提到母親是村裏的教師時,他的手明顯顫抖了一下,茶水差點灑出來。
"你母親......一定是個好老師。"他的聲音有些沙啞。
"是的,她教了二十多年書,村裏人都很尊敬她。"
首長似乎想問什麼,但最終隻是輕輕點頭:"難怪你的文化課成績這麼好。"
一周後,我收到了調令,被調到首長身邊當警衛員。
這個消息在軍校裏引起軒然大波。
我的班長直搖頭:"劉誠啊劉誠,你小子走運了,
知道有多少人想去首長身邊嗎?"
來到首長身邊後,我才發現傳聞中那個威嚴果斷的劉首長,私下裏是個完全不同的人。
他會在夜裏查鋪時,偷偷給我掖被角;
會在我執勤時,專門送來熱水和點心;
更會在我訓練累了的時候,拉著我說起他年輕時的故事。
每次吃飯,他總要往我碗裏夾菜:"多吃點肉,你這孩子太瘦了。"
這種溫暖的語氣,讓我想起了從未謀麵的父親。
有一次,我收到母親的來信,正在值班室裏讀著。
首長推門進來,看見我手中的信,突然停住了腳步。
"是家裏的信?"他問道,聲音有些不自然。
我有些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是,我母親的,她說想來看看我。"
首長的表情瞬間變得異常複雜,他轉過身,背對著我說:"準假吧,好好陪陪你母親。"
說完,他快步離開了值班室,但我分明看見他的眼角有些濕潤。
05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
這期間,我不僅在軍事素養上有了長足進步,更感受到了一種特殊的溫暖。
首長對我的關心,早已超出了長官與警衛員的關係。
但越是這樣,我心裏越是困惑:為什麼首長會對我如此特別?
為什麼每次我提起母親,他的表情都會變得那麼奇怪?
這些疑問像一團霧,籠罩在我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