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瑤,你皇姐孤身一人前往涼國,沒有幫襯也難保我朝安定。你從小身子骨好,還學了些拳腳功夫,你過去保護她,我也放心些。”
沒想到,她想到的方法,便是說服父皇,要我一起去北涼和親。
她割舍不了將來的尊榮,也不想放任我在京城享福,所以不知道怎麼求得父皇回絕了夫子求娶答應了她。
我按下萬千思慮恭敬地回話:“父皇一片苦心,兒臣懂得。隻是,這樣一來,我朝恐危矣。”
“大膽,你一個庶出公主,怎麼就能危及朝廷?”
一個鎏金筆筒摔到我腳下,迸起的碎渣劃破我的臉頰。
“父皇息怒。不是兒臣不願意陪皇姐去,隻是我朝公主不多,正值婚嫁年歲的,也就是我和皇姐。今時皇姐和親北涼,可是如若蜀國和雍國,也想建秦晉之好,也沒有合適的公主了。任何時候,兒臣願意解父皇燃眉之急,但是也不願將父皇置於難解之困境。”
父皇發怒的神色,一點點疏散開。
“嫁去北涼一個嫡公主,已經體現我朝誠意了,再送一個公主,豈不是送上我朝的臉麵,供敵人踐踏?故而兒臣覺得不能陪皇姐嫁過去。”
“起來說話。”父皇端起茶來,細細品味這一年僅有百十斤的貢茶。
“謝父皇。”
我任由臉上的血細細流下,神色不變地繼續說。
“兒臣知道父皇擔心皇姐,不若兒臣送皇姐去和親。然後在邊境上為父皇守國門,如若皇姐那邊有事,兒臣也能及時趕到。”
“嗯,這個方法好,隻是邊疆苦寒,你要受苦了。”
“兒臣不苦。兒臣雖女子之身,但是從小也立誌保家衛國,請父皇授予兒臣一個官銜,屆時不論襄助皇姐,還是守國門,都能盡一份力。”
聽到我要官銜,本來慢悠悠喝茶的父皇,嚴肅地審視著我。
我神色自若,“兒臣知道,女兒成不了大器,可是父皇養育至今,總該做點事情回報一二,求父皇恩準。”
我脊背堅挺,露出孺慕的神色。
父皇哈哈大笑,“我兒孝心可嘉,隻可惜不是男兒啊。好,準了。”
我走出大殿,後背一層密密的汗。
我終於能走出這四方的宮牆了。
我抬頭,看了遠處自有飛過的一群燕子,無聲地笑了。
生活從來都是泥沙俱下,危機並存。
我要把破爛的人生縫縫補補,變成刀槍不入的盔甲和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