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大國銀匠大國銀匠
不會下蠱的土司

第11章

五金工匠師傅們做純手工五金產品,是無奈之舉,因為他們隻有這門技藝,勉強能討一個生活。

隨著時代的發展,機器化生產和工業化大生產,他們甚至連糊口都有些難了。

五金作坊傳到尹德芳爺爺輩的時候,已經是解放前後的事情了。

在尹德芳的故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縣縣不離康。”父輩們打造五金製品,然後挑著行擔,闖蕩四方。

在浙江中部的永康,地處丘陵,七山一水二分田,五金手藝代代相傳,靠五金手藝養家糊口。

五金手藝有時候壓根不能養家糊口,正是這種薪火相傳的傳統,靠工匠師傅一直堅守的工匠精神,很多五金技藝才沒有失傳。

尹德芳爺爺在當地很出名,清末就開始學習製作五金用品,人家都叫他“文來公”,是遠近聞名的傳統手工藝製作工匠——打鑞匠,製作錫與鉛合金的五金生活器具,可見他爺爺工匠本事很高。

傳到尹德芳的父親這一代的時候,正值改革開放,包產到戶,可以從事個體工商業。

特別是90年代,永康的五金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地蓬勃生長起來,許多五金產品,開始機器化、工業化生成。

尹德芳的家鄉處在浙江中部永康,永康人頭腦特別靈活,什麼五金製品賺錢,他們就一頭紮進去。如果沒有資金,在銀行貸不了款,好在當時民間借貸的業務發達。

永康人也不怕利息高,就靠民間借貸,借貸者也不怕借貸人跑路。工廠主找民間中介擔保,借到資金後,立馬建廠房,租廠房,開足馬力,日夜不停地大幹特幹,賺得盆滿缽滿。

然後,整座城市煥然一新,名車滿城,村鎮裏小洋樓拔地而起。

當然,也有遇到債主跑路的情況,留下背負一身巨債的工廠主和中間擔保人,他們沒有錢,又有債主催債,他們度日如年。

但是,隨著尹德芳爺爺年歲太大,他也打不動五金器具了,他家的五金作坊已經沒落,隻剩下一個名聲“文來公”在外。

為了生計,他父親就挑著擔子,和那些雞毛換糖的義烏小商人一樣,挑擔走四方。

慢慢地,尹德芳的父親有了些積蓄,在自家開辦了一家五金作坊。

尹德芳他們家依舊是純手工打造五金器具,和那些工業化生成,機器生產的企業沒法比。

眼看自家的五金作坊幾乎生存不下去了,尹德芳的爺爺和他父親,都不想尹德芳再從事五金手藝活。

尹德芳10歲時,就拿著錘子,跟著爺爺有模有樣的捶打錫鉛器具。

他喜歡聽捶子敲打金屬的聲音,他感覺金屬也有清音。他甚至覺得在捶打過程中,能夠分辨每一件捶打工具是什麼,捶打的是什麼器具。

他爺爺在彌留之際,把尹德芳拉到床前,掉著眼淚告訴他,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進入事業單位,成為一個端鐵飯碗的人。不要再做一個辛苦的五金工匠。

尹德芳是一個孝順的人,他謹記了爺爺的話,於是奮力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上岸,成了運管所的一名工作人員。

然後,他就在運管所工作,按時上班,按時下班,日子過得平凡而普通。

隨著時代的發展,永康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五金生產基地,專業生產防盜門,保溫杯,電動自行車,滑板車等五金產品的基地。

永康人頭腦活絡,反正什麼五金產品賺錢快,就緊跟時代步伐,快速進入這個行業,你爭我趕。很快,永康五金逐漸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五金生產基地。

世界各地五金銷售商,每年9月26日都齊聚永康。自然而然,永康的五金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世界各地。

尹德芳家的五金作坊,鐵錫合金的五金製品,由於是純手工打造,他們家的五金作坊,在五金行業裏沒有任何優勢,沒有任何競爭力。

可以這麼直白地說,他家的五金作坊,快要撐不下去了,瀕臨倒閉。

雖然尹德芳在單位裏是骨幹,領導的得力幹將,優秀工作者。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尹德芳過得並不快樂,因為他的血液裏流淌著五金工匠的血脈。

28歲的尹德芳,他看到許多朋友都在經濟熱潮中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而且還辦起了廠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以前,別人羨慕端上國家鐵飯碗的人。現在,輪到端鐵飯碗的人羨慕民營企業主。

尹德芳心裏多少也有些心動,自己有聰明的頭腦,如果再不把握機會,錯過了這一波創業熱潮,他將不能原諒自己。

自從尹德芳看到一把一片造的,價值7萬的韓國銀壺,做工精美,美輪美奐。

他突然冒出一個想法,辭去公職,然後回到自家五金作坊開始創業,做工藝銀壺。

但是,怎麼跟自己的父親說呢?父親肯定持反對態度,畢竟尹德芳也老大不小了,他已經28歲了。

如果他辭掉公職,他老父親肯定要跟他拚命。

尹德芳的老父親最清楚肩挑行擔走四方的苦日子,兩肩挑著一二百斤重的小五金器具,走街串巷,換來極少的零鈔。

累了,就把擔子放下,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歇上一會兒;渴了,就手捧一把山泉水喝;餓了,就從擔子中取出自家做的已經幹癟的小麥餅,就著鋁製飯盒裏的梅幹菜慢慢地嚼,雖然難以下咽,但可以省錢。

這種行擔走四方的日子,太辛苦了,尹老爺子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走自己的老路。

五金作坊的生存空間,被機器化生產和工業化生產的企業大大壓縮,可以說生存極為艱難,大多入不敷出。

現在再踏入這個行業,誰這麼沒腦子,這麼傻,會做這純手工的五金器具?

尹德芳也是一個倔強的人,他想做的事情,肯定要做到。但是,怎麼跟自己老父親說呢?

尹德芳知道老父親的性格屬於火炮性格,隻要一點即炸型的。其他的事情都好說好商量,唯獨他要做五金工匠這件事,沒得任何商量的餘地,免談!如果弄不好,自己輕則要挨罵,重則要挨錘子。

辭職這件事,和父親溝通,需要技巧的。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遊說人,找一個合適的時間,一個合適的地點。絕對不能在老父親敲打器具的時候,他手裏的那個錘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