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濂溪區、潯陽區和柴桑區相比鄰,語言和風俗習慣相近相同,地理地形、自然物產、生產生活方式等也都相近相似。自古至今,逢年過節,以及其他喜慶之時,三地人們都有做粑的習俗,形成深厚廣泛的粑俗文化。
九江自古以來便是富饒的“魚米之鄉”。在新中國成立前,柴桑區、濂溪區、潯陽區等地,水稻產區主食大米,兼食雜糧,非水稻地區則以麥、粟、玉米、紅薯為主,僅年節來客用,平日要摻和雜糧煮。故有“粟米飯,玉米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