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喜見郭君七絕500首即將付梓

許昭華(香港)

郭君,楚歌者,郭蘇淮先生也,係深圳市新四軍研究會執行會長、世界華人文化研究會榮譽會長,其於深圳市中層領導崗位公務員退休後,醉心文學,特別於2016年後幾年內,創作大量律絕及散文詩,現著手將七絕500首整理編輯成書,即將付梓。

所謂七絕,即七言絕句。絕句,亦稱截句、斷句。絕、截、斷均有短、截義,因定格為四句,故名。

絕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唐代律詩形成之前,已有絕句,雖亦押韻而平仄較自由,後人即用“古絕句”以別於近體絕句即律絕。

郭君七絕500首,係近體七絕(七言律絕),除個別數首因已書法而不思改動保持原創外,其餘中規中矩,韻腳、平仄、對粘、孤平、三平等等皆全然顧及。

賞讀全篇,發現詩人作品中頗多特拗句。大凡仄仄腳之詩句,若五言第4字、七言第6字拗,稱特拗,拗則前一字必救之,稱特定變格(特拗隻存在於仄仄腳之句子:仄仄平平平仄仄)。

原律絕規定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若第6字拗及救拗後即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文學創作,無論詩、詞、曲、賦、駢、散等,皆需注意結構,方不至雜論無章。然古人雲:“文無定法,文成法立。定體則無,大體則有。”若一味泥於結構,則難成佳作。

律絕要法,曰“起、承、轉、合”。首句為起句,破題或對景起,或引事起,或就題起。次句為承句,接破題或寫意,或寫景,或書事用事引證。三句為轉句,借前句意,相應相避,或寫景,或書事用事引證。四句為結句,借前句意,或就題結,或用事結,言有盡而意無窮。詩言誌,詩人遵循作詩章法:托物言誌,融情於景;語句樸實,直抒胸臆;鋪排陳述,自然流暢;情致婉約,意境開闊。詩文驅於繩墨,淨化心靈,豐富生活,在這大變革時代,歲月留痕,以為史事之記錄。可喜可賀也!

衷心期待及祝賀《郭蘇淮七絕500首》早日問世。

(作者係香港作家、詩人,世界華人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